药品自动分装系统

时间:2022-10-17 05:03:23

药品自动分装系统

摘 要:本文通过单片机为核心的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全程数控调整、全状态伺服处理、数据统计、微机联网、语言报警等功能,可满足制药行业对大剂量粉针精密分装的需要。

关键词:单片机;粉针;药品;分装机

1 引言

粉针药品分装机是在制药行业粉剂生产线上大量使用的关键设备。目前国产粉针分装机基本属于传统的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数控装置,装量小(0~1.4g),准确度低(±5%),售价较高,难以满足对目前国际市场畅销的3g大剂量药品进行分装的要求。

智能化粉针药品自动分装系统是以单片机为核心,采用全新设计思想研制的智能化测控管理系统。该系统配以4头螺杆式分装机构,可同时对4路0~3g(或0~5g)的装置进行全程数控调整、全状态伺服处理(包括药瓶计数、空瓶检出、料位检测、自动注粉等),具有自动统计班产、日产和月产量、掉电保护、微机联网、现场调度及打印、语音自动报警等功能。本机由VMOS功率模块来驱动三相六拍步进电机,采用脉冲调制式斩波驱动电路,使驱动电源效率和步进电机上限工作频率得到显著提高。4个注粉头可同时工作,装量准确度达±2%。

2 系统构成

系统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8031单片机主控系统、键盘、LED显示器、状态检测电路、语言自动报警电路、掉电保护电路、串行通信接口、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入料电机驱动电路、多路稳压电源、486型微机、机械传动及分装机构。

3 硬件设计

3.1 单片机主控制系统

以8031为核心的单片机主控制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对运行状态进行检测、显示、参数设定、步进电机和交流电机(包括主电机、入料电机、搅拌电机)的自动控制、数据统计、随机或自动打印、与上位机的通信。由MC14618组成标准时间发生器。采集系统接收到的状态信号共12路,包括4路注粉头到位信号、瓶到位信号,碰壳信号、记数信号、空瓶信号各一路,4路料位检测信号。

3.2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步进机电驱动电路主要包括4路脉冲分配器、调制器和功率放大模块。图2为其中一路步进电机驱动电路的原理框图。8031和8155经过控制门输出脉冲信号,再通过光电耦合器隔离和电平转换,加至CH250脉冲分配器的时钟端。CH250是产生步进电机驱动信号的专用芯片。为配合75BF003型步进电极,CH250按三相六拍、正转方式工作。按传统统计,CH250需经复合晶体管构成的驱动电路来驱动步进电机,不仅体积大、而且功耗高、效率低。该系统采用脉冲调制式斩波驱动电路,用几十千赫的高频来调制三相六拍脉冲。利用高频下电机绕组的感抗明显增大的特性,来提高绕组上的压降及有效功率。该方案的优点是能提高驱动电源的效率,同时由于调制频率远高于脉冲频率,并不影响步进电机正常工作。功率模块由大功率VMOS管构成。VMOS管具有输入阻抗高、驱动电流小、高频特性好、开关速度快、工作电流大、耐压高等优点,属于新型功率器件。使用VMOS功率模块能进一步提高驱动电源效率,并减小体积,增加可靠性。

3.3 通信接口

通信接口包括主CPU控制板的串行通信接口和连接486微机RS232接口。现采用光电耦合器整形与隔离、电流环式输出,使远距离通信效果良好,数据传输可靠。直接组网数量可达50台粉针分装机。486微机经过RS232接口可随时访问任何一台,提取有关数据加以统计,打印生产报表。

4 红外光电检测电路

利用红外光电检测电路可对产量进行自动、定时、准确地统计,包括成品药瓶的班产、日产及总产量,还能自动扣除漏装粉的空药瓶。红外发射电路由NE555产生的40Hz、占空比可调的已调制信号,经红外发射管SE303A发射出去。红外接收及放大电路由红外接收管接收调制信号,经放大、解调和整形,再经过晶体管作功率放大,获得计数脉冲送至主CPU控制板完成实时统计工作。由于采用红外线调制发射,接收后再解调并放大输出的光电隔离式转换方式,因此可大大提高外界光线干扰的能力。

5 软件设计

6 采取的措施

在检测空瓶时要根据瓶内有无药粉来判定,但玻璃的折射易使探头接收到杂散光线,加之正在导轨上传送的瓶体晃动等因素,均可造成误判。为此采取以下措施:

(1)给发射、接收探头增设导光槽,槽内壁及导轨内侧均涂以不反光的涂料,减少了杂散光线。

(2)采用两套红外发射、接收对管,一个正对瓶塞位置,另外一个对准药瓶下部,仅当同时检测到信号,才确认是成品药瓶并输出一个瓶计数信号,由此可扣除空瓶和未扣瓶塞的药瓶。

(3)在检测点增加过渡传输带以减小瓶体晃动。

(4)在软件设计上采用双重判误方法。首次检测到瓶盖挡光信号后延迟10ms,第二次检测到此信号再延迟10ms,若连续3次检测出,才认定是瓶计数信号。

参考文献

1 沙占友.新编实用数字化测量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2 于海生.计算机控制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3 何友华.可编程控制器及常用控制器.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3

上一篇:生物医学传感器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下一篇:论中西方正义观之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