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的研究

时间:2022-10-17 05:01:56

关于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的研究

摘要:本文介绍了高层建筑施工的控制要点,分析了产生安全事故的发生类型及产生安全隐患的根本原因,提出了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研究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trol points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alyzes the types and reasons of the safety accidents, and puts forward the management methods.

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safety;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建筑业是继交通、矿山之后的第三大事故高发行业,建筑施工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级领导重视,社会关注高,行政问责严厉,而建筑业工作的艰苦性和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又决定了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探索科学高效的监管方法,理清建设各方安全主体责任,积聚监管资源,形成监管合力,夯实安全生产的各项基础性工作,才能实现安全工作的平稳健康发展。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体会,简要谈谈如何做好当前建筑施工安全工作。

1 建筑安全问题介绍

在近几十余年来我国的高层建筑建设可谓突飞猛进,其建设速度和建造数量在世界建筑史上都是少有的。施工过程中,施工环境的严重污染对施工方而言产生的毒害作用是巨大的。因此,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来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对于建筑施工来说,伤亡事故有三大特点:

1.1 高空坠落、触电、起重伤害事故占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90%以上;

1.2 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三违”造成的事故占绝大多数;

1.3 事故高峰出现在夏秋季节。因高处坠落而死亡的人数,在生产事故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同样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由于事故发生频率高,死亡率大,因而高处坠落事故曾被列为建筑施工四大伤害之首,约占全部事故的60%以上。

研究建筑施工高处的特点,分析事故成因,寻找事故发生规律,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极为紧迫的。这也是各国学者目前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做好预防工作,事前控制为主安全和生产是一对与生俱来的矛盾,不可避免也不可回避,要正确对待。要在组织生产的同时抓安全。由于普遍安全的认识不到位,普遍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缺乏法律观念和意识,逃避承担法律义务和责任;没有实施有效的安全教育,安全意识资薄。

2 具体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本文从多方面分析了其施工控制要点。一般来说我们的设计措施为以下几点:

2.1 “放”的措施:设置永久性伸缩缝:外墙面适当位置留分隔缝等。

2.2 “抗”的措施: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的应力集中:重视对构造钢筋的配置;对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轻质墙体,增设间距大于3m的构造柱,每层墙高的中部增设厚度120mm与墙等宽的混凝土腰梁;砌体无约束端增设构造柱;预留的门窗洞口采用钢筋混凝土框加强: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用钢丝网(每边搭接)进行处理;屋面保温层与隔气层的合理设置等。

2.3 “放”、“抗”相结合的措施:合理设置后浇带,采取相应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混凝土中多掺纤维素类等。在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中,对新浇筑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尤为重要。为使早期尽可能减少收缩,需主要控制好构件的湿润养护,避免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产生较大的收一缩的同时,受到内部约束而易开裂。

3 高层建筑安全管理方法

由于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露天高处作业多、工作条件差,以及在有限的空间要集中大量人员密集工作,相互干扰大,因此安全问题比较突出,在此对安全管理综述以下主要控制点:

3.1 基坑支护

3.1.1 基坑开挖前,要按照土质情况、基坑深度及环境确定支护方案。

3.1.2 深基坑(h≥2m)周边应有安全防护措施,且距坑槽1.2m范围内不允许堆放重物。

3.1.3 对基坑边与基坑内应有排水措施。

3.1.4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坑壁的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2 脚手架

3.2.1 高层建筑的脚手架应经充分计算,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工艺编制的脚手架方案应附带计算书。

3.2.2 架体与建筑物结构拉结:二步三跨,刚性连接或柔性硬顶。

3.2.3 脚手架与防护栏杆:施工作业层应满铺,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

3.2.4 材质:钢管Q235(3#钢)钢材,外径48mm,内径35mm,焊接钢管、扣件采用可锻铸铁。

3.2.5卸料平台:应有计算书和搭设方案,有独立的支撑系统。

3.3 模板工程

3.3.1 施工方案:应包括模板及支撑的设计、制作、安装和拆模的施工程序,同时还应针对泵送混凝土、季节性施工制定针对性措施。

3.3.2 支撑系统:应经过充分的计算,绘制施工详图。

3.3.3 安装模板应符合施工方案,安装过程应有保持模板临时稳定的措施。

3.3.4 拆除模板应按方案规定的程序进行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拆除时要设警戒线,专人监护。

3.4 施工用电

3.4.1 必须设置电房,两级保护,三级配电,施工机械实现“四个一”;施工现场专用的中心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供电系统中心采用TN-S系统,即三相五线制电源电缆。

3.4.2 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确保电阻值小于规范的规定。

3.4.3 配电箱、开关箱:采取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同时两级漏电保护器应匹配。当然,除了技术方面的措施外,我们还可以有别的方式来有效地降低施工的危险系数。当然从其他方面,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些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但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企业声誉,制约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还会给家庭带来不幸,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 先进技术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

建设单位往往拒付施工企业安全措施费用;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招商引资项目、个体投资项目及旧村改造工程违法违规现象较严重;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还不能有效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来提高管理水平。从技术上做好管理工作,一个工程项目往往施工工艺复杂,各施工工种班组多,因此在技术上做好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安全施工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劳动保护工作,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安全施工管理.搞好安全生产,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安全管理的对象是生产中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施工规范,技术交底等工作,确保施工过程的每一工序步骤尽在掌握之中各种情况的处理准备方案,保证能按时保质地完成。

5 结束语

本文从多方位分析了高层建筑施工的控制要点,产生安全事故的发生类型,以及产生安全隐患的根本原因。我们结合学术界对于高层建筑施工安全方面的最新成果,以及这几年来在管理方面的突破。论述了对高层建筑施工的控制措施,进而分析了安全防护措施的方法与新思路,为今后的建筑施工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刘红星.浅议员工激励的原则与方法[J].山西建筑,2007,33(32):216—217.

[2]陈穗茵,李文雄.浅谈我国建筑施工管理的概况[J].山西建筑,2008,(03),225.

[3]李坚.浅谈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J].科技刨业月刊,2007,(10),131.

[4]《建 设 工 程 安 全 生 产 管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5] 杨文柱,《建筑安全工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浅析港航常用机械维护保养 下一篇:浅析建筑电气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