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地区健身俱乐部的现状与发展探析

时间:2022-10-17 02:34:00

天水地区健身俱乐部的现状与发展探析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天水地区8家健身俱乐部进行问卷调查、访谈,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天水地区健身俱乐部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建议扩大专业健身指导员数量,提高健身指导员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开设有针对性,较新颖性的项目;提高俱乐部内部管理水平;发挥地域优势,营造俱乐部的环境;整合俱乐部收费,做到场地高档化、价格合理化、以满足大众人群健身需要。

关键词: 天水地区 健身俱乐部 发展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为了使研究对象的样本较全面地反映整体情况,从调研的便利性、结构性和代表性的角度选取天水地区8所健身俱乐部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中国期刊网1994-2013年国内相关体育产业,群众娱乐业和统计学等大量体育期刊、学术论文和参考书籍等方面文献资料,并对相关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为本研究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2.2访谈法。

走访有关学者、教授,听取对于选题、开题报告、问卷设计、调查方面的意见,同时,借发放问卷时机与健身俱乐部教练员、会员、工作人员等当面交流,收集了相关口头信息,为研究提供了更多的依据。

1.2.3问卷调查法。

2013年10月-11月对天水地区8家健身俱乐部进行调查,能够反映天水地区健身市场的现状,在每家随即抽取参加健身锻炼的会员50人,教练、指导员10人,经营者(老板)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经营者问卷8份,回收8份,合格问卷8份,回收率100%,合格率100%;会员问卷200份,回收190份,合格问卷186份,回收率为95%,有效回收率为97.8%;健身教练员问卷40份,回收问卷40份,合格问卷40份,回收率100%,有效回收率100%。

1.2.4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类比、综合等逻辑方法对获取的各类数据进行探讨与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天水地区健身俱乐部基本情况分析

2.1.1健身俱乐部的地域分布分析。

健身俱乐部地理位置的选择对该健身俱乐部的经营有一定的相关性。地理位置对健身俱乐部的经济效应影响包括三个因素:有效的服务半径、服务半径内的人流量及整体消费水平[2]。俱乐部地理位置优越,其周围的商业环境、娱乐发展有一定规模,人口流动量大、密度高能吸收更多人参加健身活动,增加健身的人数,从而促进健身俱乐部的发展。

据调查,健身俱乐部主要分布在商业区、居民区、行政区。发现地理位置对其经营有一定影响,调查的8家俱乐部中有四家在商业区,占总数50%,其次居民区与行政区各一家,各占25%。可见,天水地区健身俱乐部选择商业区高于居民区与行政区。商业区具有更好的盈利条件:人流量大、交通便利、便于广告宣传及消费者健身锻炼。事实同样证明商业区营业最为理想,优于居民区与行政区。由此可见,地理位置选择与其经营状况有直接关系。

2.1.2健身俱乐部的规模分析。

调查得知:有游泳池和健身器材的大型健身俱乐部5家,有健身器材的2家。天水地区的健身俱乐部以中、小型为主流,中、小型健身俱乐部有投资少,资金回收快,选址容易等各方面优点。但中、小型健身俱乐部提供的健身项目较少,健身俱乐部一般组织结构不够完善,配套的服务与设施相对滞后。另外,有些条件比较差的场馆,只有一间房子,一套影像设备,一两个指导员,几副哑铃、杠铃,开设在街头巷尾,费用很低。大型健身俱乐部除健身项目多、设施齐全外,还提供相关服务,经营、管理呈现多元化。

2.1.3健身俱乐部的主要经营方式及盈利状况。

据调查,天水地区健身俱乐部主要是会员制与非会员(零散收费方式)相结合的经营形式。会员从次卡(10元~38元)、月卡(100元~380元)、季卡(288元~588元)到年卡(365元~1288元),还有根据健身俱乐部的自身情况而定的健身卡。所以健身俱乐部要维持良好运转,实现其课持续发展,让更多消费者以较少的投资进行健身活动是目前天水地区健身俱乐部有待解决的问题。

2.1.4健身俱乐部的经营时间和经营项目的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天水地区健身俱乐部的经营项目以操课类、心肺练习类、肌肉练习类、球类为主。规模较大的健身俱乐部授课内容相对较多。

另外,大多数健身俱乐部的营业时间大多在12小时左右,节假日照常营业,比较方便健身消费者参加锻炼。根据会员流量,健身俱乐部活动的时间分为高峰时段和非高峰时段。高峰时段一般集中在每天的17:00~22:00。据调查,随着人们节假日与休闲时间的增多,健身俱乐部营业时间有延长的趋势。

2.2天水地区健身俱乐部经营者状况分析

2.2.1经营者的性别与年龄分析。

从调查结果看,天水地区健身俱乐部的经营者年龄在30-55岁之间,并且男性高于女性。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加,一般在30岁~55岁之间的时候,人生经历、能力及阅历都处于巅峰时期,比较适合创业。所以天水地区健身俱乐部经营管理者年龄结构比较合理。

2.2.2经营者的学历与所学专业分析。

经营者学历结构与所学专业与其管理水平有一定相关性。一般来说,学历较高且专业是管理方面的管理者,其健身俱乐部的运转具有长远的发展规划,对俱乐部的工作人员有科学管理,但对体育专业知识和行业发展的情况不甚了解;而教练出身的管理者对专业知识更了解,但经营和管理方面的知识懂得不多[3]。

调查得知:天水地区健身俱乐部经营者学历相对较低,大多是一些具有经济头脑的商人,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管理水平,一些兼职教练的管理者,没有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和系统的学习,大多是通过短期学习或长期锻炼,专业知识较薄弱,有碍天水地区的体育健身产业的发展及长远利益。

2.5.3过于注重眼前利益,忽略长远利益。

为了急于回收资金,局限于短期的促销活动,忽略长期发展。经营要慢慢进入消费者的生活中,使其不知不觉养成参与健身活动的习惯,成为俱乐部忠实的消费者。

3.结论与发展对策

3.1结论

3.1.1目前,天水地区健身俱乐部的发展具有很大潜力。

3.1.2天水地区健身俱乐部规模以中、小为主,位置集中在商业区,经营方式主要采用会员制与非会员制相结合。

3.1.3天水地区健身俱乐部经营项目大多设置适合女性的运动项目,而男性消费者锻炼方式比较单一,对老年人的特点的健身项目比较少。

3.1.4天水地区健身俱乐部经营者年龄合理,但专业和学历相对薄弱,值得欣喜的是管理理念较为统一,以“以人为本”为主。

3.1.5天水地区健身俱乐部教练员趋于年轻化,但女性教练比重远大于男性。天水地区教练员的学历与专业较差,不够系统专业。

3.1.6消费人群主要为中青年人,集中在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企业白领等具有稳定收入的静态职业群体,大部分人受过良好的教育,消费者具有降脂减肥、塑造形体、缓解压力等多元化健身动机。

3.2发展对策

3.2.1建立较完善的市场法规和制度,强化管理者和经营者的法规意识,有关部门协调监督和宏观指导并多鼓励、多扶持。

3.2.2提高俱乐部内部管理水平(如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管理者业务水平等),完善俱乐部的规章制度。俱乐部的经营者及管理人员应努力提高其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这就要求经营者和管理者在课的内容方面体现出“新、易、轻、美、趣”等方面要求。

3.2.3发挥健身俱乐部的地域优势,营造俱乐部的环境(如硬件设施。场地通风、器材摆放合理。浴室设置等),树立品牌形象。开展一些特色服务(如会员折扣、礼物。健身体验卡等)。

3.2.4整合俱乐部收费与经济发展水平。建立和完善俱乐部服务体系,加强媒体宣传力度,正确指导人们的健身体育的需要,完善体育设施,制定广大体育消费者所能承受的收费标准,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到俱乐部消费[8]。总之,就是合理消费大众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满足大众健身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传景.苏州市商业型健身俱乐部现状调查和发展对策研究[D].苏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9:1-6.

[2]刘德佩.体育市场营销技术[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3]徐培森,等.杭州市健身娱乐市场供应需结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3,1:42.

[4]麦仲山.浅谈“以人为本”经营管理理念与银行案件的防范[J].广西金融研究,2001:2.

[5]温孝卿.消费心理学[M].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

[6]徐立娟.苏州市经营性健身俱乐部现状调查和发展对策研究[D].哈尔滨:东北师范大学,2009:23-27.

[7]李伟明,刘勇.体育市场营销导论[M].北京:龙门书局,1998.

[8]田里,马晓云.营业性健身房经营与促销问题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

上一篇:高职行业英语之教学初探 下一篇:“问题教学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常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