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生性别错位的教育追问

时间:2022-10-17 02:16:05

男女生性别错位的教育追问

编者按:近期,郑州十八中为避免孩子们成长中的种种误区,制定28条“阳刚男生”标准,20条“秀慧女生”标准,对学生开展性别教育,并且,每年每班评出一名“阳刚男生”和一名“慧秀女生”。希望孩子们以此为参考,抵制近年来盛行的“伪娘”现象以及女性“中性风”,从而健康成长。其实,不管是理科班还是文科班,男女生性别教育错位问题已日益凸显,校园“假小子”和“娘娘腔”已经成为了教育关注的热点。

莎士比亚说:“弱者啊,你的名字是女人!”。但是在今天,莎翁的这句话却失去了意义。在三百多年后的今天,女性一反娇弱的形象,不让须眉,豪放不羁,在许多领域超越男性占据强势地位,而男性“伪娘”的现象却频频见诸公众视野,社会上,“阴盛阳衰”的论调更是不绝于耳。这样的反差也许连莎翁也意想不到,“弱”这个词已经不能用来说女人了。

随着性别中性化的愈演愈烈,郑州十八中此次的这个规定毫不意外地掀起了舆论大波。有人认为这个规定值得推广,对中小学生进行性别教育迫在眉睫,否则将走进“男不男、女不女”的阴错阳差之怪圈。也有人认为,学校这个规定很雷人,如今教育都提倡个性化发展,怎能给男生女生制订标准,按照模子来打造?究竟是什么原因才让“伪娘”崛起?要得到结论,我们还得从现象的来龙去脉来分析。

父教缺失,别让“伪娘”袭击理科男

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这样说:“父爱缺失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空洞,任何政府都无力填补。”据美国父道组织调查,70%的少年犯出自单亲家庭,60%的犯、72%的少年凶杀犯,70%的长期服役犯人来自无父家庭,90%的无家可归和离家出走的孩子来自无父家庭,75%的戒毒中心青少年来自无父家庭。

面对这样骇人听闻的数据,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讲师、儿童心理学博士李文道指出:“现在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父教缺失、母教溺爱。缺乏父教使得孩子走向两个极端,一个是胆小如鼠,比如在外面受了欺负不敢做声;一个则是胆大包天,走向犯罪的道路。母教溺爱则成为男孩的爱心杀手,无形地抹去了男孩们的责任感、应有的气魄,使得他们变得软弱。因此,每位父亲请记住:没有哪个男人比蹲下去帮助孩子的时候站得更高。”

在一项网络调查中,“父亲在家庭教育中角色的缺失”一项,占了性别教育问题分析总投票量的1/4。据了解,每逢学校开家长会,家长会总是妈妈来得多,父亲往往以工作忙等原因缺少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很少来参加家长会。

著名教育专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强调说:“父亲是男孩教育的第一资源,也是最重要的男子汉启蒙老师。”现在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长的溺爱使得男孩更加脆弱,更加“女性化”,逐渐缺乏承担责任的意识和能力。

有家长表示,现在有太多的家庭,母亲过于强势,父亲沦为小“羔羊”,女方动辄对男方颐指气使的霸道行为与性格,也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养成。

据《中国青年报》的调查还显示,53.8%的人认为父亲会让男孩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44.1%的人认为父亲会让女孩更具有自立精神。专家指出,中国的父亲需要承担起更多的家庭教育责任——社会对“父教”的需求似乎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教育专家孙云晓表示,对于孩子的教育,父母的作用是有所侧重的。婴幼儿时期以母亲教育为主,母亲独有的温柔、细心、周到,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发挥出明显优势。小学阶段父母责任各半。上了初中以后,母亲的影响力下降,这时就需要父亲发挥更大的作用。青春期的孩子想要独立,不能忍受母亲过于细微的管束,此时父亲较松的管教反而受到孩子的欢迎。

时下,家庭中“小皇帝”逐渐增多,他们从小理所当然地享受来自所有家人的宠爱与呵护,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如同温室里的幼苗,风不能吹着,阳光不能晒着。在这样的“圈养”生长环境下,孩子自然会缺乏社会担当的意识,自我生存的能力,以及抵御挫折的心理素质,男孩如何不会变“伪娘”?

有人说,世界是理科的,人心是文科的;男人是理科的,女人是文科的,这个世界的走向大致是由理科男把持的。但是,如果“伪娘”袭击了理科男,这个世界就是……

男女教师失衡,“假小子”侵占校园

据调查,在小学,大多数学校女老师占比达80%以上,甚至有些学校达到90%以上。男女老师平均比例约是1:10。尤其在幼儿园中,几乎是清一色的女教师,男教师只有一两个,有些地方女幼教和男幼教比例达300:1。男女教师比例如此悬殊,也让许多学校管理者头痛不已。有校长认为,男女老师比例失衡在中小学很普遍,不管哪个学校,占大多数的肯定是女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学校也希望男女老师的比例更合理一些,多补充一些男老师到教师队伍中来,可事实上,每年招考教师,女老师比例很高。学校的选择空间小。男女老师比例失衡很难被打破。

在一项关于男孩危机的网络调查中,“教师男女比例悬殊,男性氛围缺失”和“学校教育所推崇的背诵记忆能力、表达描述能力等都与男孩好动的特点相冲突”的数据几乎持平。男孩子身处清一色的女性氛围中,几乎与男性化教育绝缘,这对于男孩子以后的个性和心理发展影响深远。

有专家表示,学校尤其是小学和初中阶段,应改变教育价值观,允许学生张扬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适应能力。男孩生性好动,却规定他坐得端端正正,把手背在后面听课。老师应该明确男女生的性格差异,给男生以更多的宽容。

其实,在校园内,活波好动的男孩子更喜欢男教师,男教师可以带学生参与一些更“男人式”的游戏,这符合男孩的性格。既然男老师这么受学生和老师的欢迎,那为啥男老师还是缺呢?据了解,现在的一些师范类院校男生本来就少,一些理工科专业的男女比例达8:1,而一些文科类专业男女比例1:4。从生理角度来说,女生较擅长感性思维,男生则逻辑思维能力较强,这种差别导致了男女生往往在高中分科时就出现了男生青睐理科而女生喜欢文科的情况,在考大学的专业选择上,这种区别就愈加明显。这样无疑就造就了男教师越来越少的情况。

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伴随着理科男的崛起,家长和孩子在选择专业上,几乎都先考虑理科,实在没办法的才去读文科,因为读文科带来的是就业困难。有人说:九十年代初期,大街上扔一块砖,十个人中会砸到九个学计算机的;九十年代末,再扔一块砖,十个人会砸到九个搞网络的;现在扔,十个人会砸到九个做IT的。据统计,人才市场中成功就业的理工科毕业生数量占专业总量的72%,就业榜上毕业生专业排行前10位中有7个是理工科专业,占总量的69%。可见从就业状况来看,文科生和理科生存在巨大的落差。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一些文科毕业生更愿意去选择考公务员、去企业、当“村官”等,他们认为这些职业比在学校里“看孩子”更有吸引力。男女教师严重失衡导致学校里“假小子”横行,这样男孩子如何重整雄风?

早在三十年前,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就曾预言过世界发展的十大趋势,其中就包括性别的中性化。如今,预言成真,性别边界模糊、性别中性化已经成为一种世界范围的青年文化现象。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如果男女发展片面追求趋“同”,而非在差异化发展中寻求和谐,也很有可能最终走向“同而不和”。

(责任编校:扬子)

理科男VS文科男

外形。(1)理科男:不一定很帅,但是长得帅的男生都集中在理科。随便拣一个出来,也是眼神清澈,毫无杂质,整个人清清爽爽,透着单纯,透着可爱,像甜脆小萝卜。即使不是“型英帅靓正”的超级帅哥,也是舒心顺眼,不至于令人恶感顿生。即使上班几年了,只要公司没有硬性的着装要求,他们还是穿着干干净净的T恤牛仔裤,T恤上面是不张扬的图案,给人阳光和青春的感觉。(2)文科男:长相往往是千奇百怪,让人感叹造化的鬼斧神工。憔悴而沧桑,像半蔫酸黄瓜,与青春这个词永远是平行线,不得交叉。害得很多人误会高考早就没有最高年龄限制了。而且根据“相由心生”定律,由于他们很丑,也不温柔,甚至阴阳怪气,样子更让人觉得惨不忍睹。

数字化思维。(1)理科男:《第一次亲密接触》记载:“我看着她的眼睛,视线的俯角约20度。我们六只眼睛(我有四只)的距离约20公分。所以我和她身高的差异约=209*tan20度=7.3。我171,因此她约164。至于她的头发,超过肩膀10公分……”注意:痞子蔡,水利研究所博士生。(2)文科男:最头痛的是——1530元存了3个月零7天,银行利息2.14%,扣去20%的利息税,最后总共是多少?

笨嘴笨舌。(1)理科男:语言表达能力差。即使在网上凭借超强的逻辑思维,加上打字速度够快,唇枪舌战时还能跟文科男有得一拼,到了生活中就优势尽失了。最怕女朋友问出“你是过去爱我还是现在更爱我?”之类比脑筋急转弯难度系数大一百倍的问题。(2)文科男:巧舌如簧,花言巧语是他们的强项,靠这点本领在网上骗骗低年级的小妹妹是他们惟一的精神慰藉。而且倾诉欲极强,好为人师。比如哲学系的总以为自己是大师,以道德教化为己任,动不动就呕心沥血教育别人陶冶情操净化灵魂提升境界。

向往浪漫。(1)理科男:一个理科男的自白:“我向往浪漫,并愿意为之付出,但想不出很多的浪漫的东西,只能简单地浪漫。”他们可能只会最俗最没新意的浪漫段子,放个烟花,看看流星雨之类,不会带给女生意外的惊喜。但如果女友提出要下香水雨,也会咬着牙大出血买Chane1或CD。(2)文科男:女友要香水雨,他们明明心疼钱包,还编了101个理由古今中外地论证下香水雨的不可行。

动手能力强。(1)理科男:最开心的是攒机成功。家里电话、冰箱、洗衣机坏了,琢磨琢磨,最多1小时搞掂。平时闲着没事就到处搜集随身听、耳机以及各类电子产品,拆了重装,满足于再创造的。根据动手能力强这一点,干家务的能力也应该比较强。而且家里吵架时女人可以随便摔东西,反正他们乐于修理。(2)文科男:电脑,读到中文系研究生,打字指法还是一指禅。偶然遇到一个半个会修电灯泡的,足以让周围人等惊讶不已、啧啧称奇。

上一篇:海豚族等 第5期 下一篇:“轮岗制度”下的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