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新闻1+1》定位及特色分析

时间:2022-10-17 01:46:50

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新闻1+1》定位及特色分析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5-0346-02

摘要:随着公众民主意识、参与意识的觉醒和媒介素养的提高,电视评论节目渐渐受到热宠。央视新闻频道改版后推出的《新闻1+1》成为电视评论节目的旗舰。《新闻1+1》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一档“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每期节目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展开评论分析。本文就从《新闻1+1》的栏目定位,话题选取以及叙事手法等方面分析其特色,为电视评论节目的创新提供理论参考和改革思路。

关键词:新闻1+1;电视评论;时事新闻

《新闻1+1》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一档“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作为栏目的重点而言,栏目定位首先是时事新闻,然后才是对于时事新闻的评论,至于直播则只是栏目的一种播出方式。《新闻1+1》的节目形式是一位主持人加一位新闻观察员,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三大类选题中每天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评论。

能从每日众多的话题中选取出亮点,是《新闻1+1》成功的首要元素。栏目将选题定位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三大类,要求既要有足够的深度去解读,又要有显著的新闻性去吸引大众的关注。三类话题的评论性谈话叙事路径可以交叉,但都必须具备专业而独到的分析见解。这些话题具有开放性,无论普通民众还是新闻工作者都能清晰感觉到其蕴含的价值。而如何才能解读透彻,并且读出新意,担当意见领袖,表述出具有行动意义的见解,这正是开放性选题的难度。

《新闻1+1》的栏目定位是“时事新闻评论”,所以,每期节目都是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近期发生的事件,最新变动的事态,或最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发表评论,表明栏目的立场和观点,从而达到及时的“提供给观众多元化的信息、合理有效的引导社会舆论、指导实际工作与生活”的目的。

《新闻1+1》每天上午十一点左右栏目组会先召开第一次会议,首先是传达新闻频道的频道重点,热点新闻、新鲜话题以及禁忌的话题;然后,编导们根据自己看到并认为是今天的热门、新鲜话题进行第一轮选题,各个编导报题,集体分析题目,确立两到三个选题供领导定夺。下午一点左右领导把确定的题目传回,栏目组召开第二次会议,根据选定的题目讨论评论的方向和重点,讨论希望通过这个现象传导给观众什么样的信息。详细到短片一要表达怎样的内容,演播室大概讨论的方向,然后是短片二要阐述的内容和演播室讨论的方向,然后将短片一、二分配给两名编导,由他们去完成有关话题的短片制作,并有一个总策划负责整体设计,话题方向等。下午五点半之前要完成所有素材的搜集和整理,主班人员要完成文案的创作,然后进入非编机房进行导视和短片的编辑工作。晚上八点半必须出片,九点上线即进入台里非线,九点半开始直播。如果遇到突发事件临时改题,就只能全体加班应对新的话题。一般临时改题有几种情况,或者是台里下达统一的口径原来选题不许报道,或者是当天有重要的突发事件需要临时做追加报道。

《新闻1+1》的选题大致分为三类:时事政策解读、公共话题、突发事件。每类主题都敢于选取一些较为敏感的话题,触角也会伸向体制机制层面,为决策层提供一种思路和建议。这一方面需要胆识和评论策略,更重要的是必须把握好评论时机,在大量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寻求忠恕、公允、客观、平衡的新闻意见。关于时事政策解读,《新闻1+1》重点在于梳理历史发展脉络,建构媒介层面上的国家议题。比如:在时事政策解读方面,2008年5月2日《新闻1+1》曾推出一期引起网民讨论的特别节目——《临界点:中日关系圆桌论坛》。节目中双方嘉宾的交锋非常激烈,谈到许多敏感问题时也直言不讳。节目最后,双方拉手的姿态也表现出中日关系正在走向暖春的新图景,为观众呈现出国家意义层面上的中日关系,从新闻控制的角度上说有利于引导受众理性地看待日本社会和民众,从而完成媒介层面上的政治意义建构。在突发事件类的选题中,《新闻1+1》注重报道时机,凸显“不一样的解析”。在突发事件类选题中,《新闻1+1》也开始关注一些敏感的社会问题,同时采取适当的策略,不抢“第一落点”,只抢“第二落点”。因为突发事件需要一个调查和处理的过程,如果一开始就陷入舆论的狂躁中,必然增加新闻意见的政治风险。只有当事件逐渐平息后,掌握翔实、准确的材料,对事件有一个全景式把握和掌控,才能做出理性、富有建设性的评论。对突发事件评论另一种策略就是独到、深入、异质的阐释,在思考维度上抢占先机。比如:2011年1月27日《新闻1+1》的《家乐福:大店也欺诈!》节目。家乐福的价格欺诈案发生在1月初,而《新闻1+1》则是等到新闻落实查实后,政府和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做出初步的处理结果之后,等更多的观众从最初的愤怒回归理性之后,才进行的报道和评论。在讨论中,节目更多的把重点放在家乐福欺诈背后的问题。为什么敢欺诈,为什么事发后的态度暧昧不明,为什么道歉信没有诚意和怎样制裁这种行为和怎样维权的问题上。而不仅仅是将家乐福欺诈案的事实呈献给观众。在公共话题类的选题中,《新闻1+1》把百姓关注点作为切口,促进决策科学化。《新闻1+1》通常会对微观事件进行剥茧抽丝,最终抽象为体制机制层面的公共议题。比如:2011年1月24日《新闻1+1》的《如何破解“春运焦虑”》节目。每年一度的春运,这似乎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关心的话题,也是《新闻1+1》每次春运期间都会不止一次选定的话题。但这期节目讨论的中心已经变成了春运是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政府所能做的只是尽可能的调和矛盾,用尽各种方式让更多的人能够平安的到家。但无论是哪一种选题,选题都要遵循服从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服务于中心工作;选题都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并要有一定的针对性;选题还需要考虑社会效果。

《新闻1+1》在叙事和评论方面的特点更为明显。首先,在节目中主持人与观察员是双向制动的。这样在节目中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开放的话语场。主持人是提问方,但同时也参与到话题讨论,也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起到引导话题的作用。传统的电视新闻评论大都“寄生”在所报道的事实中,评论的内容通常是主持人几句不痛不痒的批评和调侃,总体上是为新闻事实服务的,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或者帮助观众理解新闻事实。《新闻1+1》则开创了一种以主持人加观察员为主要形式的“二人转”式的新样态。主持人不仅仅是一个提问者和串联者,而且对节目观点的系谱进行宏观把控,对新闻意见进行有益的补充和平衡,把选题的思考空间交给观众,在每个“关节点”发出疑问,防止受众落入窠臼,既把他们引进来,又让他们能厘清关系,顺畅地走出去。

其次,是要把握好节目中“问责”类选题的容忍度,为新闻当事人行使“反论权”提供平台。在批评型或者舆论监督型节目中,《新闻1+1》往往是通过个案反映普遍问题,探究制度中的漏洞、体制中的弊端、法律中的瑕疵,站在体制机制层面进行反思。即使是对个案进行问责,也是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首先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解读当事人做这件事的动机。其次是举出大量事实作为论据,最后的议论环节也留有一定回旋的空间,将开放似的的评论结果留给观众,也留下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给观众们在节目之外对于制度中的漏洞、体制中的弊端、法律中的瑕疵进行讨论,而不是就事论事,不仅仅是单纯的对事件本身发表评论和问责。节目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个案的讨论和评述最终达到逐步完善社会体制。

再次,《新闻1+1》充分利用网络的力量,构筑出一片公共意见的集散地。中国目前已经进入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渡期,这个时期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社会的“碎片化”。因此,就传播的影响力而言,以往依靠某一类媒介强势覆盖的情况也发生了变化。《新闻1+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选题时也大都是采用网络上热议的话题,着力于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点进行探讨,并且充分尊重不同利益群体的情感诉求。比如:2011年2月14日的节目《尘肺病救助:不该只是个例!》就是的选题来源就是新浪微博上关于古浪尘肺病救助的消息。《新闻1+1》通过网络话语和官方话语相互搭梯子的方式让草根议程走上了公共议题的舞台,既集纳公共领域意见,又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让偏私或者非理性的网络语言得到自我修正。

再者,利用图像评论,声画结合增强事件的冲击力。这种评论方式的优势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画面的传真功能,作为口播评论论据的转述和触点,例如:2011年2月9日《新闻1+1》的《大旱:远水才能解近渴!》这期节目,前方记者在山西、河南、山东等地区对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和当地农民的采访和现场评述,这些图像评论的符号让抽象的政策可观可感,远远胜过演播室对集体林权改革的褒扬。二是通过各种符号的相互配合,呈现评论相应的画面,让观众从具象感知上升到抽象内容。节目通常采用的技术手段是1比1等大的双视窗或1比2的双视窗来实现符号的融合,增强传播效果。同时在短片中也尽量通过镜头语言来叙事,解说词充当新闻意见,避免看图说话式的新闻叙述。例如:2008年7月2日《新闻1+1》的《华南虎事件余波未了》这期节目的短片说道:“纸老虎”事件之焦点似乎已经不在于照片的真伪,而在于一个周正龙的背后是哪些机构和动力,使一桩本不复杂的事情变得这样曲折。”这段配音所配的画面是周正龙不同时期的不同表情。镜头语言暗示着周正龙当时自信背后某种威权的能量,同时也反窥出相关官员目前应有的表情,极具反讽和调侃的评论意味。2008年汶川地震后、2009年《新闻1+1》更是把“直播室”搬到灾区,推出多期“震后观察”系列节目,白岩松在现场进行采访,并即时发表评论,成为图像评论和口播评论完美结合的典范。但电视技术本身并不能改变历史的逻辑,技术逻辑必须符合社会和历史的逻辑。因此,图像评论的归宿最终需要过渡到观察员体制性制度话语这个逻辑范式中,因此,《新闻1+1》每期节目中都会设计两个段落,第一个段落是以观察员对该事件的论述和总结为节点,第二个段落则是观察员进一步探究事件机理和解决思路,结论也往往是开放性的,从而在图像评论与口播评论中建构起一种令人信服的逻辑推理关系,促使受众能对评论文本进行支配式解读。

最后,论证的群体性,即各个方面的人士共同参与评说,是《新闻1+1》的又一显著特征。电视述评既有记者、主持人作为个人或媒介参与的评论,也有群众的议论,还有专家、学者的评论。各界人士通过不同的方式共同就一个话题或者一个事件进行评论。比如:2011年02月16日《新闻1+1》的节目《城里的“烟花”!》各方人士就对于春节期间的烟花爆竹该放还是该禁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首先演播室的嘉宾邀请是公安部消防局王沁林副局长,从专业角度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其次,在节目短片中群众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并且节目中还连线了中央电视台驻香港的记者,借鉴香港关于烟花燃放的意见。论证的交流性和群体化优势,使《新闻1+1》更容易贴近观众心灵。

近几年,随着公众民主意识、参与意识的觉醒,新闻评论在新闻界的地位正在不断上升。新闻评论性节目区别于一般的新闻,但也区别于一般的评论,它的特点是把新闻的客观性和评论的说理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导向性;由于评说和谈论的话题又是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因而有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这种新闻性、思想性、群众性的有机结合,决定了新闻评论性节目具有倾向鲜明、导向直接、影响广泛的特点。可以看出,以《新闻1+1》为代表的时事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相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众素质的提高和新闻工作者观念的不创新,一定会涌现出更多具有鲜明个性,并能反映时代声音的新闻评论节目。

作者简介:万琳,女,山东济南人,硕士,就职于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上一篇:基于人工智能的慢性肾病分级预警模型 下一篇:物业小区停车位归属权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