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时间:2022-10-17 01:31:36

常州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快速发展,集群化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区位特征。文章对常州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初步研究,找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此提出了促进常州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常州;高新技术产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一、引言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启动了“863”计划,掀开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序幕,先后创办了一大批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了高新技术产业。目前,这些区域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基地,并形成了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走廊。近几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2008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总收入和出口总额分别达到58322亿元、60000亿元和4156亿美元。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是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二、常州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世界各国经济中广泛存在的现象,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集群由于持续的创新而显现出竞争优势,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甚至国家发展的动力源泉。21世纪以来,在市场化进程的推动下,常州高新技术产业从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提升经济增长质量起步,不断发展壮大,产业特色日益凸显,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首先,经济总量不断增大。2009年常州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完成现价产值2886.95亿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14.52%,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的48.29%。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842.42亿元,同比增长15.18%;出货值354.71亿元,同比下降7.27%;完成利税总额243.77亿元,同比增长20.01%;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726.27亿元,同比增长22.67%。其次,初步形成了支柱产业和产业集群。经过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新科电子、冲电气软件、常工电子计算机等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以高博能源材料、福派博克高分子材料、圣戈班技术材料等为骨干的新材料产业,以宝菱重工、天合光能、小松工程机械等为主体的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和以千红生化制药、庄臣同大、常茂生物化学工程等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等四大支柱产业。2008年,支柱产业实现产值占全区产值的90%以上,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2300多家,过10亿元企业达到38家,过亿元企业总数达到243家。民营资本进区办企业并在全区经济总量中占有相当比重,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据统计,常州市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科技企业占八成以上,并且大多分布在各个科技园区内,相对集中在计算机、软件、电子通信设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形成了这些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一些民营科技企业以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市场前景较好的科研成果研发起步并实现了快速发展。1997年以来,国家科技部、国家计委和信息产业部批准高新区建立的部级软件、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三大技术产业基地已经成为催生产业集群的有效载体。最后形成了自身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目前,高校和科研院所已有8000多名高科技人才向区内聚集,其中硕士、博士5000多人,留学归国人员800多人,全市所有科研院所均与企业开展了产学研合作,成立了近200个研发机构,其中包括几个部级工程技术中心,设立了高新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开发了一大批具有一定特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科技产业化成果。累计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和项目2500个,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占总数的90%以上,经科技部评估,常州高新区技术创新能力在全国排第3位。

三、常州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集群的聚合度较底

当前,常州高新区在众多产业发展了近几千家企业。统计显示:2009年常州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978.7亿元,实现高新技术总产值2887亿元,均比2008年同期增长了15%。其中总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50家,过10亿元的企业达到30家,宝菱重工、天合光能、新科电子等几家企业税收超过亿元。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和新材料四大支柱产业实现总收入2535.43亿元,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已经显现。

但从产业集群角度来看,企业集群化程度较低。虽然大的产业有企业数千多家,小的产业也有数百家企业,但点到骨干企业大家都能认同,而数到特色产业人们在概念上仍然会停留在骨干企业,因此,产业集群展示效应不清晰。从产业链的延展角度来看,企业间横向联系较少。龙头企业产业链向周围企业的协作性延伸不够密切,很难看出大产品形成过程中专业分工的网络化循环,更没达到快速促进龙头企业及相关产业链成熟的境界。此外,从产业集群形成机制来看,首先,统领市场的大宗核心产品为数不多,即使有少数产品具备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其零配件部分也往往是区外购进多而区内配套少。其次,没有相关中介机构针对某产业关联度较强、产业链延展度较长的产品作出各链节需求公示,并以市场化运作、成本优先机制引导合作。再次,产学研之间缺乏良好的合作与互动机制,缺乏企业与科研院所双方认同并高频度关顾的畅达走廊,成果难以及时向产业转化。产业集群度低、产业链延展模糊、产业集群机制不完善等降低了产业聚合度,阻碍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产业创新资源整合不够,创新体系不够完善

首先,从产业的自主创新资源投入来看,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较低。2007年常州高新区企业研发投入只占到销售收入的2.5%,近两年虽有一定增长,但2009年仍只占到3.5%,与发达国家企业同一指标10%以上的水平相比,只有其2/5。其次,从互动创新机制来看,协同创新效率不高。需求创新成果转化的过程是有机结合的,每个环节的两端并不是简单的给予和接受,在通常情况下,创新成果往往靠某方面的努力难以实现,然而,这一共生机制内各环节资源的整合仍然不够,特别是具有一定创新实力的企业,占据技术进步、产品替代创新前沿的战略性眼光要放宽。另外,集群区域内还未形成自下而上的创新体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技术创新的过程往往不是遵循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研究开发生产创造销售服务的线性模式而实现,创新活动随时会出现在创新链条上的任何一个环节。为保证创新链条的创新活动实现无障碍衔接以便获得最终创新成果,就必须保障各类创新活动人员畅通无阻地交流。同样,实践证明技术转让也不会一次性完成,它也需要受让双方不断地对话,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交流中迸发的新思想还会演化为新的创新成果。因此,交流成为技术创新必不可少的要素,而由各种正式交流与非正式交流活动形成的网络系统则成为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当一个地区集聚着大量各类创新人才,并形成相对稳定的多层次、多渠道的交流互动关系时,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区域创新体系便自下而上地形成了。目前,常州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区内并没有形成自下而上的创新体系,因此,应该有意识地培育、建设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政府及其他中介机构共同参与、自下而上的创新系统。

(三)与其它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趋同,缺少独特的竞争优势

在国际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内许多城市都把软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新材料等产业作为重点来发展。如软件业除了国家已经认定的“十大”软件产业基地外,各地还在不断地规划发展;又如电子信息产业,除“武汉电子”、“广东电子”、“上海电子”等部级电子科技产业园之外,西安、福州、南昌、无锡、合肥、宁波、重庆、北京、苏州等地区也已经或正在筹建电子科技产业园区。从目前情况来看,常州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重点与国内其它城市差别不大,技术和产品优势不明显,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构现象不利于常州形成集聚度和规模度较高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四、推进常州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构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平台

建立一个优秀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健全的中介服务体系是必不可少的。高科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各种服务机构,例如在高科技发展前期需要市场分析、技术支持和资金投入,中期需要制定、测试和市场检验,还需要后期的推广销售、技术服务和物流配送等等。这些都要求在集群企业内加强技术孵化、信息咨询及金融、法律等方面的中介服务体系。为了促进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首先,取消对民营中介组织的歧视政策,允许民营组织进入金融、保险、银行等行业发展业务。其次,在加强政府监管的条件下为民营中介组织营造透明的法制环境。再次,培养和培训各类中介服务人才,通过考试选拔等制度促进中介服务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国外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经验表明,风险投资的聚集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常州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区的成长也需要大量风险投资公司进入区内。一方面要积极吸引国外风险投资资本,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国内资金来源,成立更多的由多元投资主体构成的风险投资公司和投资基金。此外,围绕“二次创业”目标,结合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构筑具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平台,为使常州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成为一个优秀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创建良好的基础。

(二)有效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和引导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

常州市政府要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实行合理规划,进行科学管理。在制定发展政策时,要改变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的政策核心,将优惠政策由原先向所有入园企业倾斜改为向目标产业或技术倾斜,调整入园企业的结构,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产业集群的促进机制,从政策型集群转化为效益型集群,着力发展创新创业型、科技高端型和知识服务型产业集群。政府部门主要是对集群发展给予必要的指导、规范和激励,协调使用各种促进创新的政策工具,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和基础设施环境。

(三)完善技术创新支持体系,不断提高集群合成和自主创新能力

首先,进行制度创新,密切“产学研”关系。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快进行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体制改革,提高科技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前瞻,主动搭桥引线,鼓励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推动企业建立和完善技术入股、持股经营、技术开发奖励等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形式,减少合作纠纷。政府、高校和研究机构与企业间彼此要增加信任和合作,发挥合力,促进集群式创新能力的提高。其次,加强技术攻关,提高研发水平。鼓励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联合研发机构,进行联合攻关。鼓励集群企业间在资金、技术、人才、设备等各方面展开合作,提高集群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积极吸引高层次、原创性科研机构在常州设立,鼓励并帮助他们建设创新开发平台,完善创新条件,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适用技术并有效地向集群内的企业转化。推进民营科技企业将研发资源、创新资源以及经营和管理资源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发挥其创新主体作用,促进其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品牌。希望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产业创业资源,在创新中实现常州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友金.中小企业集群式创新[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2、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尹建华,苏敬勤.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与协同管理研究[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9).

4、张陆洋.高技术产业发展经济学特性的研究[J].中国软利学,2001(3).

5、江文清.硅谷高新企业集群成功发展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体制改革,2003(4).

*基金项目:江苏技术师范学院青年科研基金――常州制造业产业集群与专业市场互动发展的战略研究(KYY09057)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商学院)

上一篇:企业内控面临的问题与完善建议 下一篇:装配过程精益质量管理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