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一样的安多唐卡”:热贡唐卡的前世今生

时间:2022-10-17 01:20:40

编者按:6月15日至17日,由青海省人民政府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青海省文化厅承办的“国际唐卡艺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青海论坛”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论坛引发了全国对唐卡艺术新一轮的关注。针对唐卡艺术如何传承发展、国内唐卡市场能否迎来真正的发展与兴旺,本刊记者约请专家撰写特稿的同时,采写系列稿件进行全面报道。

此次“国际唐卡艺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青海论坛”的主题为“唐卡艺术的保护与发展”,致力于搭建广泛推介、传播、阐释青海文化的平台。此次论坛以唐卡艺术的保护与发展为主题进行研讨,力图对属于热贡艺术代表性品类的热贡唐卡艺术的历史渊源、文化传承、创作状态、艺术特征、文化价值、保护内容、开发措施等问题进行一次集中探讨。

热贡唐卡集藏民族绘画艺术的精要,在世代传承的基础上形成了特殊的艺术品格。青海南部的隆务河两岸,藏族、土族等民族聚居的许多村寨,长期以来形成了“头人一庙堂、一家一佛殿”的藏传佛教信仰盛况。“人人作画、家家从艺”,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唐卡作品就从这些清洁齐整的农家庭院里走向煌煌庙宇、走向世界艺术的殿堂。2006年热贡的启加、西合道、斗尕、更登达吉四位唐卡艺人获得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的殊荣。20年前,夏吾才让先生也获得过此称号,这些部级大师的出现标志着长期以来处在口传心授状态的热贡唐卡艺术创作走向了部级水准。这些民间艺人几乎都有着从小出家为僧的经历,启加、西合道、斗尕这批老艺人1958年还俗后一直在家从事唐卡艺术创作,年轻的更登达吉现在还是五屯上寺的艺僧。他们从小在师傅的严格指导下诵经习画、勤学苦练,系统掌握了藏画量度仪规,十几岁时就创作出了水平高超的唐卡精品。热贡唐卡因其风格迥异、色调艳丽、造型优美、构图精致,被誉为“火一样的安多唐卡”。

来源曼唐画派、汉地绘画有机结合

根据藏族文献资料记载,早在松赞干布时代,祖国藏区就有关于唐卡艺术创作的记录。随着藏传佛教的不断流布,这种来自域外的宗教文化也在不断本土化的传播实践中,选择藏民族传统的绘画艺术形式进行佛像造型,并在题材、技法、色彩、工艺、风格等方面对其具有根基性意义的异域文化进行更多的探索与创新。自公元15世纪以来,在广大藏区逐步形成了曼唐、钦孜、噶赤三大画派,涌现出曼拉顿珠、钦孜钦莫、南卡扎西等著名画师。他们不断结合自己丰富的绘画创作经验著书立说,规范和探讨藏传佛教绘画艺术的技法和理论,《如来佛身量明析宝论》等著作成为后世藏画创作的经典。藏传佛教绘画艺术经过无数代艺人的不懈努力,最终发展成为技法精湛、用色考究、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的艺术样式。不但在藏区广为传承,而且随着藏传佛教传播足迹的不断延伸,进入了祖国内地,成为各民族人民所喜爱的民族民间艺术。

热贡地方藏传佛教艺术的种子大约播撒在公元9世纪,历史上朗达磨灭佛的时代。当时,境内佛教寺院和僧人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和打击。三个正在修行的僧人危难之际,勇敢驮上佛教经卷典籍等一路东行来到今热贡境内的坎布拉森林深处,被藏文史书誉为“智者三尊”。他们在热贡及青海湟水流域的弘法事业使得经朗达磨灭佛事件摧残的藏传佛教传播事业在青海地区得到复兴,热贡也因此成为藏传佛教下路弘传的发祥地之一。

藏传佛教最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就是建寺造像,藏传佛教的唐卡、壁画、泥塑等艺术门类就是随着藏传佛教的不断传播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热贡地区藏传佛教事业的勃兴后来得益于公元13世纪萨迦法王八思巴从派遣拉杰扎那哇一行来热贡建立政教合一统治的伟业。拉杰扎那哇是一位专修明咒的瑜珈师,到热贡弘法时,其随行人员有近三百名。这些人员中有许多的画师、工匠、木匠等,他们把风格的藏传佛教造像和寺院形制带到热贡,还把重要的藏族绘画理念带到热贡。拉杰扎那哇之子隆钦多代本被明朝廷封为政教统治首领时,开始兴建热贡地方第一座藏传佛教寺院隆务寺。随后,环隆务寺的系列子寺相继在隆务河两岸各村落建成,热贡成为藏传佛教弘法实践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地区之一。

伴随着藏传佛教的深入传播,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门类唐卡、壁画、泥塑等艺术的创作得到了良好发展的机遇。第一,艺人的进入和大批寺院的建设为热贡藏传佛教艺术创作提供了艺术人才和创作机会的保障。第二,藏传佛教的广泛传播为藏传佛教艺术创作带来一次次艺术实践的良机。本土艺人和藏地艺术家们在建寺造像的弘法实践中相互交流、共同切磋,在热贡大地上创造了美轮美奂的寺院和佛像。公元15世纪,明朝廷在西陲边地实行“卫所制”,来自江南一带的屯田人走进了热贡的历史舞台,他们以战时为军、闲时务农的生活状态在隆务河流域古老的村寨里与原居民们和睦相处。江南等地汉文化与热贡藏文化长期互动,其结果是屯田人的汉族身份逐渐淡化,而唐卡等艺术创作技艺中突出了汉地艺术明显影响的痕迹。这使得热贡唐卡形成既有别于艺术风格,又不同于汉地艺术风格,博采两地艺术精华的独特品格。曼唐画派对热贡唐卡艺术创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同时又借鉴了汉地绘画的成熟技艺,二者的有机结合给热贡唐卡艺术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藏区乃至全国唐卡艺术创作领域独树一帜。

发展进入注重传承链完整的新阶段

热贡唐卡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师徒传承,师徒之间的关系由于地缘、血缘、族缘等原因,多为叔侄、舅甥等亲缘关系。过去,艺人队伍多集中在寺院,改革开放后逐渐走向社会化。大批艺人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热贡唐卡艺术的创作,建立起以父子为传承纽带的新的传承机制。如已故全国工艺美术大师夏吾才让,其长子为五屯上寺著名艺人更登达吉、次子为热贡艺术馆著名画师索南;已故全国工艺美术大师启加六个儿子中从事唐卡艺术创作的就有五人,其中罗藏旦巴、乔丹等是热贡有名的画师。同时,传统的叔侄、舅甥传承习惯也逐渐被新兴的不存在任何血缘关系的纯粹师徒关系所替代。近年,唐卡传承还打破了传统传男不传女的习俗,如夏吾才让的女儿关却卓玛就是热贡地方唐卡艺术的女传人。唐卡艺术传承进入了注重技艺传承、注重传承链的完整性的新阶段。

就热贡的实际人口数来讲,热贡唐卡艺人队伍是一支十分庞大的队伍。艺术创作较集中在四个寨子:上下五屯、年都乎、郭么日、尕撒日,约有95%以上的群众从事唐卡、泥塑、堆绣、木雕、石刻等艺术创作活动。从艺术创作的基本理念上来讲,更多唐卡艺人清醒的认识到唐卡艺术创作与经济条件改善之间的互动关系,广收弟子,形成以家庭作坊为基本形式的开发、创作、销售连锁机制。

保护落脚点要放在传承者身上

各种文化的传承者文化的根基和灵魂,比如唐卡艺人、堆绣艺人、泥塑艺人、石刻艺人、木刻艺人、说唱艺人等,文化保护的落脚点应放在这些传承者身上。对其艺术天赋、艺术才情、人生智慧等应给予充分的尊重和关爱,对其艺术传承活态结构给予充分的认可和理解,对于传承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及时给予引导和规范。

我们对文化的态度终究将决定文化对我们的回报。目前,各民族代代传承下来的文化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现实语境中面临生存濒危、传承链断裂、精品匮乏、绝技不断消失的危机。比如,热贡唐卡艺术在当下表面繁荣的创作态势中也隐含着诸如佛像量度计算混乱、构图简化、颜料调制技艺失传、佛像身姿、法器、手印等错乱的现象。胸怀绝技的老艺人渐次离世、其技艺被世人遗忘产生的影响很大,现有5位全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夏吾才让、启加两位唐卡大师已相继离世。此外,唐卡制作材料、工艺技法过程中也存在传统工艺的简化、省略情况,这会导致经典创作的失衡。这些事实充分说明唐卡文化保护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上一篇:焦虑与徘徊:对当代书法市场的观察与思考 下一篇:广州艺拍2006夏拍精品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