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哪些情况不“保险”

时间:2022-10-17 11:22:36

保险公司哪些情况不“保险”

一提起保险公司不“保险”的情况,会使很多人痛苦不堪。其实,保险公司不“保险”,往往都有其内在的因素,一方面“问题”出现在保险公司,而另一方面也不能排除投保人自己的原因,现在保险方面的专家把最常见的保险公司不“保险”的案例介绍给投保人,以引起投保人的足够重视,从而避免不该发生的事件再次上演:

“告知”如不实 赔偿会被拒

故事重温:山西的张女士于2006年为丈夫投保了某保险公司的健康险,当保险公司要求张女士在饮酒状况一栏中填写其丈夫实际的饮酒情况时,她只是写了一句“只有在应酬时才偶尔喝少许白酒”。前段时间,她的丈夫因患酒精肝住院,而住院花费则高达万元以上,于是,她便要求保险公司进行赔偿。接到报“案”后,紧接着保险公司便对其丈夫的病历进行调查,在病程记录中得知,患者“长期大量饮酒约15年,每周均在2--4斤”。保险公司遂以投保人没有“如实告知”为由,拒绝了张女士的赔偿请求,而且不退还所交保费。

温馨提醒:保险的最大诚信原则,便是要求投保人应履行如实告知和申报的义务。所以张女士的事例,提醒投保人在投保时一定要如实告知保险公司真实情况,否则自己就会吃哑巴亏。

投保时谁来签名有所谓

故事重温:2006年8月,向女士为远在国外工作的爱人牛先生买了一份定期寿险。由于这类保险是以被保险人的死亡为给付条件,因此需要征得被保险人的许可(书面签名)。但是,向女士签保单之前,因她的爱人不在国内,无法在保单上签名。向女士认为:没关系的,我是他的爱人,我帮他签字就可以了。这样,她便在被保险人一栏代爱人签了名。今年,向女士的爱人牛先生不幸病逝。伤痛之余,她想到曾为爱人购买过寿险,便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申请。保险公司在理赔时,对比签名的笔迹后却发现:被保险人一栏是由投保人向女士代为签字的,而牛先生没有在保单上亲自签名,因此做出拒赔决定,这令向女士万分震惊。事后,她非常后悔。

温馨提醒:向女士是非常遗憾的,因为自己的无所谓,认为保险签字也可,而让自己蒙受了经济上和精神上的损失。但法律又是无情的。她的遭遇再次提醒人们:签订保险合同时,要求准签名的必须谁亲自签名。

退保“犹豫期”才会不损失

故事重温:太原市市民林女士年前单位给发了3万元年终奖,林女士本来想把这些钱投资股票,可是那段时间因股市遭遇大跌行隋,再说股市风险很大。因此,林女士决定把这3万元存成五年期的整存整取。银行的工作人员建议林女士存成某种保险,五年期的,而且没有税,想取就可以取。当时林女士就糊里糊涂地“存”了钱,回家后经询问才知道,自己是在银行买了“保险”,而这种保险自己并不需要。但她那段时间又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到银行退保,于是决定在真正闲下来后再去,认为什么时候退都无所谓。可当她有“空”去银行了,银行却告诉林女士,现在她的保险已经过了退保“犹豫期”,如果想退保的话,她要付出代价,不但拿不到利息,反而还要交很多杂七杂八的费用,一下,林女士傻了眼。

温馨提醒:保险犹豫期也叫冷静期,是指在投保人、被保险人签收保险单后在一定期限内,万一感到后悔,或是对所购买的保险不甚满意,可以无条件要求退保,因此,对于保险的退保“犹豫期”一定要掌握好,如购买了保险一旦反悔。退保应在犹豫期,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保险重复投 理赔不重复

故事重温:王女士为防患于未然,于2005年8月在一家保险公司为自己购买了一份商业医疗费用保险。但是,过后她仍觉不踏实。因此,次年6月,在另一家保险公司她又毫不犹豫买了一份个人住院费用保险。其实,这两份保单所保“医疗”范围相差不大。只是有些细微差别罢了。在一次意外受伤出院后,她便前往第一家保险公司去进行医疗理赔,该保险公司很快地对她赔偿了医疗费用补偿保险金18000多元,住院补贴费用3000元。随后,她又赶往另一家保险公司做同样申请的医疗理赔。然而,得到的答复是:只能理赔医保范围内、第一家公司已理赔以外的那部分金额。后来算下来却只给她理赔了800多元钱。王女士很郁闷,花了两份保险的钱,却得了一份保障,真冤枉。

温馨提醒:对于王女士来说,确实很冤。但是,现在像王女士这种重复投保的情况在现实中并不少见。重复保险,在不同的保险公司就可得到重复的理赔。如果投保人这样认为,就大错特错了。依照《保险法》规定,费用报销性质的保险给付额度不得超过实际费用。医疗费用重复理赔的,各保险公司一般都按照比例赔付。所以说,对属于重复理赔的部分,在第一家保险公司理赔后,第二家保险公司便不再会进行理赔。

上一篇:公允价值的雷霆一击 下一篇:面对保费“断供”你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