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与评价

时间:2022-10-17 11:06:09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与评价

[摘要] 本文从财务竞争力和科技研发能力两个层面构建用于评价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指标体系。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法对41家样本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对农业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影响最大的前6个因素依次是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盈利能力、规模能力、科技研发能力和营运能力。然后,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将41家样本公司分为4类:低科技低效型、高科技成长型、低科技成熟型和高科技高增长型。

[关键词] 农业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 F276.6;F2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7-0009-04

0 前 言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源于“企业能力”的概念。潘罗斯最早在《企业增长理论》(1959)中提出企业内部的资源是企业的增长源泉的理论,认为资源是各个企业分别用于不同的目的,或以不同方式并以不同类型或数量的其他资源组合,会产生不同的服务,产生不同的经验知识。正是独特的知识导致企业独特的发展路径,并形成一定的“路径依赖”,从而导致了企业建立和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受潘罗斯的启发,理查德森(Richardson)在《工业组织》中第一个提出了企业能力的概念。此后,钱德勒(Chandler)、安德鲁斯(Kenneth Andrews)、波特(Porter)和巴尼(Barney)等对企业能力做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和详细的阐述。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研究者们开始把目光投向企业拥有的特殊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最早明确地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1]。如何评价核心竞争力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目前,国内学者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评价体系偏重于财务报表数据的运用。虽然也开始关注公司治理等非财务因素的影响,但是对于公司的科技、研发能力等指标缺乏考虑,忽略了科技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日益突出的贡献。本文将财务指标与科技能力指标相结合,研究和分析农业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

1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特点

农业上市公司既是上市公司与农业企业的综合体,又是连接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其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带领农民致富中的重要作用。农业上市公司经济实力的强弱、科技水平的高低以及核心竞争能力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规模和成效。目前,我国农业上市公司尚处于成长起步阶段,呈现出3个鲜明特点:

一是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数量少。截至2011年底,我国沪、深两市共有农业上市公司49家,业务范围涉及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其数量仅占沪深两市全部上市公司总数的2.19%。

二是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规模小。2005-2009 年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总资产的均值分别为19.5 亿元、22 亿元、22.8 亿元、21.37 亿元和24.65 亿元,虽然呈上升趋势,但是,农业上市公司资产规模占主要行业总资产规模的比重很小,2009年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总资产规模仅占主要行业总资产平均数的1.8%左右。另外,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规模小还表现在普遍股本规模不大。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中有29家(约占全部农业类上市公司的59%)上市公司股本不到3亿万股。我国49家农业类上市公司平均总股本为42 080.89万股,较之同期深圳主板平均数77 968.42万股相去甚远。绝大部分农业类上市公司的股本数仅与中小企业板(平均30 249.05亿万股)和创业板(平均14 692.68亿万股)相当。

三是股权相对集中,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农业上市公司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在50%(含)以上的比例为22%;第一大股东控股的占比为78.05%。股权集中会导致公司治理问题,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不良的影响。

可见,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无论从数量上、规模上还是从股权结构来看,都与农业的重要地位严重不符,这就直接导致了农业上市公司对农业生产与发展示范和带动作用不足。

2 数据来源及评价指标体系

2.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样本是2011年农业上市公司的截面数据。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中国上市公司分类指引》,截至2011年12月,沪深两市农业上市公司共49家,剔除数据不全样本3个及ST样本5个,共搜集到有效样本41个。农业上市公司科研投入、人员学历及岗位数据来自上交所、深交所公布的2011年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其余数据来自Wind金融数据库。

2.2 农业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从财务竞争力和科研竞争力两个主要方面,共设计了26个因素指标,其中有8个因素指标未能达到信度和效度要求而被剔除,最后确定了影响农业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的18个因素指标(见表1)。

鉴于农业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很多,各因素的重要性有一定的差异性,它们对核心竞争力的作用路径也不完全一致,并且各影响因素之间还可能存在相互的影响关系,可能会造成多重共线性问题,因此,本文首先根据所获取数据的特征选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因子分析法进行数据的降维处理,计算各提取因子得分和各样本综合得分,然后进行聚类分析,作为进一步分析的基础。

3 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因子分析

3.1 数据的因子分析适宜性检验

本文对原始变量标准化后的集合进行KMO 和巴特利特球体检验。KMO 用于检验因子分析时变量的充足性,一般认为,它的统计值应该大于0.5;巴特利特球体检验用于检验变量间的相关性,其结果的显著性水平应该小于0.05。满足以上两个检验条件,则表明样本数据适合采用因子分析法。检验结果表明(如表2所示),KMO值为0.569,巴特利特球体检验结果在1%水平上显著,拒绝了变量间相关系数为单位矩阵的原假设,说明样本数据适宜做因子分析。

第四类,高科技高增长型农业上市公司。包括:大康牧业、荃银高科、星河生物、壹桥苗业、益生股份、雏鹰农牧、国联水产和西部牧业8家农业上市公司。这类农业上市核心竞争力综合得分均为正值,平均达到0.59,在4个分类中排在第一位。其共同点在于:科技投入大,科研能力强,平均科研经费比例为2.09%,科研人员比重为23.83%;盈利能力相对较强,8家企业平均每股盈余0.67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72%,平均总资产报酬率为8.75%。发展能力突出,净资产增长率为231.984%,总资产增长率为177.68%。

5 结论及政策含义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找出当前影响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因素,为提升农业上市公司的管理和运营效率以及科技实力,进一步提高农业上市公司在国内外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提供实证依据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整体核心竞争力还很弱,并且在不同的公司间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盈利能力、规模能力、科技研发能力和营运能力都是影响农业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其中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这也说明农业上市公司缺乏资金,发展能力不足是普遍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农业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另外,科技研发能力对核心竞争力贡献的排名靠后,说明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竞争层次比较低,依靠科技赢得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通过对因子分析的结果进行聚类分析,最终将41家样本公司分为4类:低科技低效型、高科技成长型、低科技成熟型和高科技高增长型。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培育农业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工作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研究如何培养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总体而言,培育和提升农业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既要全面,又要主次分明,有的放矢。具体政策启示如下:第一,积极拓宽农业上市公司资金来源的渠道。建立多层次的资金供应体系,满足农业上市公司对资金的多元化需求。同时,优化资本结构,增强偿债能力,减少财务风险。第二,稳健地扩大企业规模。农业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横向并购,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提高市场控制力;也可以通过纵向并购降低交易成本,稳定供销渠道。走“公司”+“农户”路线的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宣传和示范效应,扩大企业覆盖面,增加联系农户的数量。但是,农业上市公司切忌盲目扩张和进入不相关领域,否则,企业不仅不能发挥自身优势,反而由于扩张速度太快导致资金链断裂,或进入一个不熟悉的领域增加了企业的管理和成本,拖累了整个企业的业绩。第三,加大科技投入,优化产品结构,形成有特色的自主品牌。通过加大研发力度,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开发新产品和新的业务,增加经济附加值。第四,加强营运资本管理,尤其是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存货管理的重点在于存货持有量的合理控制,既要减少存货过多而形成的积压、损耗和资金占用,也要避免出现存货不足而延误生产的情况。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应该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和可靠的收账政策,减少坏账的发生。

主要参考文献

[1]金碚.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3-57.

[2]杨位留.我国农业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综合评价实证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8(5):36-39.

[3]侯粤峰.湖南农业上市公司竞争力的实证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9:13-25.

[4]查奇芬,张贺胜,庞小欢.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9(12):298-302.

[5]陈祖英.金融危机对农业上市公司竞争力的影响――基于30家农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4):68-76.

[6]卞琳琳,王怀明.股权、董事结构、高管薪酬与上市公司的竞争力[J].改革,2008(8):130-134.

[7]刘良灿,张同建.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会计之友,2010(36):91-93.

上一篇:论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的社会管理 下一篇:高职院校如何加强文化软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