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 “四城同创”惠民生

时间:2022-10-17 11:00:40

泗阳 “四城同创”惠民生

摘要:以创建促提升,以提升促惠民。江苏泗阳县围绕打造“苏北最美县城”目标,大力开展省级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双拥模范城市“四城同创”工作,让创建成果惠及百万民众。2011年一举荣获省级园林、卫生、文明城市,并以江苏省县城得分第一的优异成绩荣获全国文明县城称号,目前正朝着全国文明、卫生、园林县城和国家级生态县“三城一县”目标迈进。

关键词:泗阳城市民生四城同创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泗阳县在开展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双拥模范城市“四城同创”工作中,始终秉持“创建为民”理念,切实解决群众关注度高、受益面广、得实惠多的民生实事和热点问题,让创建成果惠及百万民众。

一、建民生工程增民利

生活品质的提升从生活环境的改善开始。泗阳狠抓民生工程的投入和建设,高标准打造一批事关长远的民生项目,下功夫解决关乎民生的管理难题,努力打造最宜人居的“苏北最美县城”。一是健全基础设施提升承载力。新建文城路、迎宾大道、运河大道、滨河大道、京杭运河泗阳大桥等道路桥梁,百姓出行方便;大手笔改造人民路商业街,进一步繁荣六大专业市场、十大特色街区,生活消费更舒适;高标准规划新建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体育中心、全民健身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和三个国字号展馆——中国杨树博物馆、中国棉花博物馆、中国地文馆等文体科普场馆,文化娱乐更多样;完成自来水、雨水、污水“三网”改造,新建建成公厕38座、垃圾中转站48个以及污水处理厂、无害化生活垃圾填埋厂,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6.9%,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100%,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0.1%,城市环境更整洁。二狠抓城市管理提升亮化率。大力实施环境卫生整治、文明交通疏导、公共秩序优化、文化环境净化、基础设施维护等五大行动,建立“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转、县处理”的环卫运行长效机制,与位于城区主次干道的6000多经营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疏堵结合整治城市“牛皮癣” 8万余条;引导流动商贩和零散排档划区域集中经营,态管理600余家餐饮单位;新设文明交通标牌981块、公交站台132个,发动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走上街头持续开展“文明交通日”活动;在76家网吧安装“净网先锋”监控软件,聘请“五老” 网吧义务监督员,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城市秩序规范和谐。三保养自然生态提升舒适度。按照“大片造绿、拆违填绿、拆围透绿、见缝插绿”的思路,实施城区绿化“双十万”工程,建成运河风光带一期、泗塘河风光带、泗水河公园、生态公园、森林公园、五里湖湿地公园、北京路7.2公里拆墙让绿带状公园等绿色走廊及56个街头绿地,完成北京路、上海路、文城路、西安路等主干道绿化工程和桃源小区、玫苑小区、繁荣公寓、星宇小区等10多个老旧小区的绿化改造工程,大力推广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县城绿化覆盖率达39.8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85平方米,全年空气污染指数(API)<100的天数达94.6%,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5.2分贝,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100%,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全部达到标准要求

二、保民生权利解民忧

针对百姓关心关注、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各项民生问题,切身推进教育、医疗、住房、社保、就业等各项民生事业,建立更加完善的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社保等五大保障体系。一让百姓学有优教。坚持教育领先优先均衡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教育名县”三年规划,率先创建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县,成功组建泗阳中学等4个教育集团,涵盖全县63%约8.26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年均有30%教师参与流动,被评为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单位、幼教工作先进县,被省政府确定为首批创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二让百姓病有良医。大力实施医疗卫生扩容提质工程,进一步强化医疗卫生资源整合,建成医疗卫生机构457个,二级综合医院4个,高标准建成120急救指挥中心及6个分站,在全县设立21个社区医疗服务站,规范提升129家村级卫生室,逐步建成县、乡、村三级服务联通的大医疗网络,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三让百姓劳有丰酬。成立了全民创业办公室,最大限度地清费、减税、简流程,设立创业扶持、金融风险、贷款担保三个2000万元基金,建立并不断充实完善全民创业项目库,为全民创业提供营造充满机会、宽松高效、放心放胆的发展环境;在开发区建立人力资源服务平台,设立就业服务热线,解决就业人口2.8万余人。四让百姓住有宜居。按照规划、设计、配套、品位、质量“五个不降低”和“价格降低”原则,采取先安置后拆迁、先补偿后搬迁、就近就地安置的办法,有效改善低收入人群、新就业人员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回购商品房、经济适用房632套,新建经济适用房5351套,建成限价商品房1961套,受到省政府表彰。五让百姓老有颐养。注重发挥社保安民的“安全网”作用,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医疗、低保和失业保险覆盖面稳定在9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8%以内,全县参保人数达30.85万人,参保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9.66%。

三、办民生实事顺民意

搭建全民参与的各类活动平台,建立畅通完善的沟通协调机制,及时了解民情民意、把握急难诉求,努力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一是畅通参政问政网络渠道。设立网络民意直通车、12345政府服务热线,1890民生直通车、效能泗阳•政行风热线、政务微博、杨树人家等渠道畅通的群众参政问政、民意诉求综合服务平台,受理并限时办结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累计为群众办理民生实事3万余件,办结率达98.5%。二是打造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整合综治、、公安、司法、维稳等职能部门资源,成立县社会管理综合服务中心,全力做到“一个窗口服务群众,一个平台受理反馈,一个流程调解到底,一个机制监督落实”,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的综合中心,成为服务群众利益诉求、解决实际问题的“终点站”,切实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夯实互动交流平台。全面开展了涉及13个社区、64个小区、3.2万户家庭的“千名干部进万家”活动,共收集并办结事关城市建设、物业管理、交通整顿、文明规范等各类意见、建议4000余条,办结率超过99%,满意率超过95%。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定期举行“我的城市、我的付出、我的爱”城市管理大家评、月月考电视直播活动,交办城市管理各类事项1.2万余件,办结率达96%以上,满意率达97%以上。

四、促民生和谐暖民心

大力实施“社会风尚引领工程”,大力提升市民文明素养,着力改善党群干群关系,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和谐氛围,大幅度提升市民生活和谐幸福指数。一是“三座平台”引导市民求知好学。举办“四个一”理论学习会25场,引导市民每月听一场讲座、读一本好书、写一篇文章 、作一次评选,挂网体会文章13920篇,经验在全省领导干部学习会上交流,并全文刊载下发;开办“市民讲坛” 24期,邀请名家主讲,面向社会大众、免费听课、电视转播,生动讲授贴近民计民生内容;开设“泗水课堂” 82期,讲授国学、书法、摄影、绘画等文化文艺知识,累计15000余人次市民参加,培养市民文学文艺兴趣和学习阅读的良好习惯。二是“十大活动”引导公民崇德向善。先后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志愿服务、文明守约、文明监督、万人评议、优质服务、红歌唱响、经典诵读、健康成长、亲情社区等市民全面参与的“十大创建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市民纠正和改变不文明、不健康、不规范的行为习惯,形成了全民支持、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创建氛围,市民的素质和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三是“五个满意”引导干部敬业奉献。开展以争当群众满意、基层满意、社会满意、组织满意和投资者满意先锋等“五满意”先锋活动,10万余名市民参与评议党员干部,征集群众意见建议2.8万多条,发放群众满意度测评表1.2万余份,群众满意率达98.5%,选树并表彰“五满意”先锋人物50名,极大地促进了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四城同创,为民而创。省级“四城同创”工作已经画上圆满的句号,国家级“三城一县”创建的大幕已经拉开。我们坚信,那时的泗阳将更精致、更生态、更宜居,“苏北最美县城”将让人民群众从中收获更多的实惠和幸福!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浅谈村镇规划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下一篇:理性分析 技术推进 科学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