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老年人和老龄化社会图像

时间:2022-10-17 10:01:38

重构老年人和老龄化社会图像

媒体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总是以特定的方式反映、体现着一定社会整体的文化价值观念或者文化精神。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媒介研究小组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相关研究中,就已经坚定地认为“新闻是依据一定的文化构建的”。一定的新闻文化观念只能形成于该社会的文化环境、文化传统之中。①而社会文化的变革也必然引起媒体文化的变革。当今社会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大众文化,其本质就是消费文化,快餐式、机械复制、商品化、娱乐化等特征决定了它不免浅薄,媒体要么整体忽视老年人,要么强化其弱者形象:行动迟缓、反应迟钝、面目僵硬的毫无生气的迟暮者。

大众传播的一个效果是改变人们对真实的理解,或者说得更广些,改变人们对世界的态度,即“对社会真实的建构”。这一理论认为真实由三部分构成:客观真实(由事实组成、存在于个人之外并被体验为客观世界的真实)、符号真实(对客观外界的任何形式的符号式表达,包括艺术、文学及媒介内容)和主观真实(由个人在客观真实和符号真实的基础上构建的真实)。②

符号真实:媒体中的老年人刻板形象

按照社会认知心理学理论,人类是分类的动物,有些情境要求你基于最低限度的信息对他人做出判断,你通常不可能有时间完成详尽的印象形成。社会归类为刻板印象思维提供了条件,典型的社会归类并不会止于仅仅把人们归于某一类别。在这些类别中,通常已经包括了关于个体的人格、能力及动机的信念。这些通常从他人那里习得的社会信念就是刻板印象。与其他认知范式一样,刻板印象显著地影响我们如何加工社会信息,即使当我们没有意识到它已经从记忆里被激活。一旦某一刻板印象被激活,我们倾向于把归入该社会类别的人们视作具有刻板印象所有的特质。在这种意义上,刻板印象是指固定地看待他人,把他们归入某一类别并且不允许有个体差异的思维方式。③媒体对于老年人的负面形象为主的刻板印象,一方面受固定思维的制约,另一方面与媒体要求时效性的性质相契合。

美国社会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那时电视是视力不好的老年人首选的媒体。1974年,学者阿若洛甫发现,在他研究的电视黄金时段播出的2741个人物形象中,仅有4.9%的比率为老人;以同样的方式,学者罗斯科特在1975年发现,电视上的464个人物形象中只有1.5%是老年人。而且两位学者的研究还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在电视播出的黄金时间里,几乎所有的老人形象都与某些消极的信息联系在一起。④

有文章采取分层抽样法,查阅《楚天都市报》,抽取其中有关老年人的新闻报道,研究发现媒体在呈现老年人群体时有以下特点:从新闻报道所叙述的事件角度考察,属负面的占57.7%,正面报道占39.8%,中性报道及非事件性报道占4%;从老年人形象分析角度看,老年人以正面积极形象出现的占30.6%,负面消极形象占64%,无明显倾向的中性形象占9.4%。老年人以消极负面形象出现的报道中,充斥着对老年人的歧视和偏见;从报道关注的话题看,关注老年人物质生活的报道占80.1%,主要集中在政府养老保险和公益性的社会资助。这些报道在凸显政府有所作为和社会关怀的同时,也更强化了老年人衰弱、无能的媒体刻板印象。而对精神生活的报道仅占19.9%,感情方面,老年人也是被帮助的对象,消极、被动,需要福利院、子女牵线搭桥。⑤

客观真实:老年人和老龄社会的真实图像

近年来,国内媒体热炒中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养老压力大,事实又是怎样的呢?

其实,老年人和老龄化社会的概念一直存在争议。什么是老年人?不同的文化对于老年人有着不同的定义。有人认为当了爷爷奶奶就是老年人,有人认为退休了就是老年人。世界通认的老年人为60周岁以上的人群,而西方发达国家则认为65岁是分界点。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1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499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13.7%。⑥

中国人普遍接受老龄化社会的国际标准,即60岁以上者占到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的达到7%,即进入了“老龄社会”,并由此认为我国已是老龄化社会了。中国社会学会社会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南开大学教授关信平认为,这样定义老年人和老龄化社会存在着严重的偏误。首先,人的年老本来是个体的特征,现代社会用统一的年龄来标定所有人的年老标准(如60岁或65岁),忽略了年长者群体中的巨大差异,明显不合理。其次,即使确需建构一个统一的老年人年龄标准,这个标准也应按照年长者群体实际平均衰老程度来界定和动态调整。在我国,包括年长者在内的总人口的实际健康和能力都大大提高的情况下,仍然固守60年前的老年人标准,既不科学也不合理。再有,用不合理的60岁标准来计算出“老年人”已占10%以上,自然就会得出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虚假结论。以“65岁以上占总人口7%”为老龄化社会标准也不科学。7%的老年人对现代社会的负担总体上并不重。⑦

其实,即使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也并不可怕。许多政界要人、专家学者以及一些企业家,尽管他们年事已高,但是很多人依旧精力充沛,同时,他们或者掌握了大量权力和物质财富资源,或者积累了大量的科技知识和管理经验,他们中的一部分不仅不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反而是强势人群。只是通常他们是以其社会职业身份出现,致使大家常常忽略了他们年龄上的老年人特征。

据《老年人是福音,而非负担》一文介绍,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地区都在全球竞争力和创新力排名中名列前茅。根据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竞争力指数,最具竞争力的前25个国家中,一半来自于人口最老化的20个国家。企业家精神并非年轻人独有。一项研究发现,1996年到2010年期间,55岁到64岁的美国人从事创业活动的比例每年均高于20岁到34岁的人群。还有一项始于2004年针对5000家公司的纵向调查表明,2/3的企业创始人年龄达39岁,其中50岁以上创始人的数量是25岁以下人群的2倍之多。⑧

主观真实:重构老年人和老龄化社会图像

一方面,客观真实与媒体构建的符号真实是人们主观真实的来源,一起参与了人们对于老年人和老龄化社会的主观真实的建构。另一方面,主观真实却是人们行动的依据,而人们的社会实践行动又反过来促成客观真实的形成,新的客观真实又成了符号真实的依据。三者之间,循环往复不止,处于动态互动之中。具体体现在老年人和老龄化社会话题上,在这种循环中,媒体中老年人越来越多地以消极被动的负面形象出现,其结果是促使了社会其他人对于老年人的评价降低,以及老年人对自身评价不乐观;同时,媒体对于老龄化社会危机(诸如养老压力、养老金不足、劳动力不足等)的危言耸听式的报道,也人为地造成了一种社会恐慌,进一步降低了社会对老年人的评价。

上一篇:新疆纺织业:御寒来自于核心竞争力 下一篇:太极拳“起势”之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