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施工阶段监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时间:2022-10-17 09:10:18

关于施工阶段监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摘要:目前在我国监理工作主要存在于施工阶段,即施工阶段监理。由于建筑工程工期长,施工工序繁多,常常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诸如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要减少这些问题的出现,就要从设计、施工、监理等多个环节进行控制。随着新的监理规范的贯彻实施,监理工作将逐步完善和全面落实到位,各种施工质量问题都将得到根本控制和有效解决,工程效益进一步提高。本文将对施工阶段监理中出现的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自己的工程实践,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施工监理;存在问题,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TL372 文献标识码: A

监理作为一个新兴的建筑行业,在建筑施工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伴随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基建规模越来越大,各种超高层、大跨度建筑越来越多,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监理人员来为业主提供专业化的咨询服务,催生了监理行业的大发展。监理服务有别于政府部门的质量监督,也有别于施工单位内部的质量检查,由于施工过程中施工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致使工程经常出现各方面问题,就需要监理代表社会对工程实施全过程进行监督控制。因此,加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监理工作是保证房屋质量和使用功能的关键。

一、施工阶段监理的主要任务

施工阶段监理的具体工作是依据合同条款,对项目施工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以达到对工程投资、进度、质量及安全的合理监控,并最终保证合同的顺利实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造价控制,工程项目造价控制是监理的主要任务之一,施工现场监理人员应该通过对工程项目计划投资和实际投资的动态监控,分析投资偏差,达到对工程项目计量与支付的有效管理,并应保证计量的公正客观以及结算支付的公平合理,实现工程造价控制目标。

2.质量控制,工程质量控制监理的核心工作,施工监理人员应该秉承“预防为主、质量第一”为原则,努力做到事前控制,时刻掌握并控制施工中有关人的因素、机械设备因素、环境因素、原材料以及施工方法因素等,对工程项目重点部位、关键工序和薄弱环节进行旁站监理,及时发现并处理质量问题,加强过程控制,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

3.进度控制

根据施工合同约定工期和国家工期定额,审查施工单位的进度计划,保证其在合理进度状态下施工。出现进度偏差,会同施工方制定纠偏措施,保证节点进度计划和总工期目标的完成。

4.安全监理

安全监理是新时期赋予监理的任务之一,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对工程施工安全进行合理监控,确保安全文明施工。

二、现阶段施工监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监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影响了监理职能的全面发挥。

笔者对所在地区监理市场进行了调研,在目前在现场监理队伍中,一部分是刚走出校门时间不长的大学毕业生,担任现场监理员工作,他们还处于“学手艺”阶段,对施工工艺及各种规范还需要学习;一部分是企事业单位退下来的老同志,发挥余热,在现场做兼职监理工作,他们往往长时间不在施工一线,知识缺乏更新,对新工艺、新材料不熟悉,还凭以往的经验很难适应新的监理岗位;还有一部分就是四十岁左右,年富力强,在施工及监理一线长期锻炼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在现场大多担任总监理工程师工作,由于目前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比较缺乏,一个国监往往兼任多个项目总监,精力有限,对具体的现场监理工作分身乏术。综上所述,现场监理工作就成了薄弱环节,高素质的监理人员已经出现了供给不足的现象。而要培养一个成熟的的监理人员是需要一个时间过程的,监理企业为了抢占市场又不能放弃份额,业务量大项目多,所组建的监理项目部人选就会产生滥竽充数的现象。由此可见,在高素质的监理人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很难充分发挥监理应有的职能,也就难以保障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2.监理人员收入不高,队伍不稳定

监理岗位要求从业人员素质应该超过施工人员,这样在现场才能发现施工存在的问题,用句时髦的话说,监理技术水平高才能“吼得住”施工技术员,否则施工技术员不拿监理当回事。但是现在监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收入却倒挂,经过对苏北地区多家监理企业的调查走访,该地区总监年收入大概7万元左右,专监年收入大约5万元左右,监理员3万元左右。而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施工员年收入一般在6-7万元。一个新手,在监理单位干了几年监理员之后,业务成熟了,刚能独挡一面,迫于生存压力就跳槽到施工单位了,造成监理单位人员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

3.监理企业不按规定取费,恶性竞争导致价格偏低,直接影响监管水平。

建筑施工监理在我国发展时间短,监理市场竞争激烈。一方面为了获取监理业务,监理企业竞相压价,恶性竞争导致不按规定取费;另一方面,一些开发商为节约资金,减少开发成本,忽视监理单位的智力服务水平,只注重价格,把监理费压得很低。价格低就导致施工监理人员的待遇降低,远远不及其他相应行业的人员收入,低收入导致服务水平低。甚至在企业中存在部分监理人员工作散漫,对于施工现场的巡查、记录工作不认真,态度不端正,责任意识淡薄,影响整个建筑施工监理工作的服务质量。监理企业收益降低,没有资金引入高水平监理人才,致使监理组织机构人员配备不合理,不能满足监理工作要求。

4.不按监理规范规定程序操作,导致监理信誉下降。

当前,监理行业还存在许多不规范现象,如监理业务存在不通过招投标发包、分包、转包,超越资质等级承揽业务等,监理人员存在监理资质证书挂靠,人证不符,无证上岗等。监理主要是为业主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服务,靠的是企业实力和人员素质做保障,没有高素质人员何谈高质量的服务?

另外,在施工阶段监理过程中,不严格执按照监理规范规定程序实施监理,现场管理混乱,间接导致了“豆腐渣”工程出现。例如不贯彻规范要求的隐蔽工程验收制度,旁站建立制度,平行检验制度,原材料进场检查验收制度等,质量监理就形同虚设,无形中给工程实体留下隐患。长此以往,导致社会和业主对监理行业满意度降低,严重影响监理信誉。

三、提高施工阶段监理工作质量的对策的思考

作为在监理一线打拼多年的监理工作者,针对现阶段施工监理存在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本区域监理企业大量的调查研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提高现场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刻不容缓。

只有提高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保证监理职能的正常发挥,同时也施工监理工作的灵魂所在。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的监理队伍,就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作为监理单位就立不稳脚跟。现在各种新规范、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出现,就要求监理人员加强学习,更新知识,走在行业的前沿。像节能保温工艺、新的装饰装修材料等层出不穷,监理人员不学习就要落伍,就不能胜任岗位要求。

打铁需要自身硬,监理企业首先要加强对监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素质,贯彻新规范,掌握新技术,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考核,提高监理业务能力。同时要不断的学习相关的监理知识,丰富自身的修养,在工作中实行公平、公正、严格的工作作风,不断的提高和积累业务水平,强化团队意识,才能保证监理质量。另一方面,应不断的完善监理单位的管理制度,配备监理工作必要的硬件设施、设备,以及提高信息化管理的配套软件,用科学、创新的现代化的检测手段,对监理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2.建立规范的建筑施工监理市场,提高监理人员待遇。

提高监理行业的市场价格,一方面,需要国家对于市场的调配和管理,提高监理企业的取费水平,增加监理人员的收入待遇,高收入换来高水平的服务,达到双赢;只有待遇提高了,高素质的监理人才才能留得住、用得上。另一方面,监理企业应注重提升自己的水平和专业技能,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价值,保证监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加强施工过程监理,严把质量关,赢得社会的信任。

(1)落实建筑安全监理责任制,明确各级、各岗位、每个施工安全监理人员在工作中的责任,把监理施工安全的各项工作的责任落实到人,做到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合作。安全监理做到人人有职责、事事有人管、层层有专责,使施工安全监理工作纳人监理单位的监理目标,纳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施工阶段监理的各个环节,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施工安全监管。切实落实总监理工程师责任制,选择德才兼备的总监,使其真正成为工程项目的责权利主体。

(2)加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对进场材料从严把关,工程质量是监理工作的根本,没有质量,进度和费用就难以控制,一切工作必须围绕质量监理这个牛鼻子。监理工程师应实行以工序控制为手段的程序化管理,采取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抽检验收的质量检查制度。对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等关键工序做出详细监理规划。二是对于工程的主要建筑材料,构配件的质量进行抽查,对地基基础分部,主体结构分部和其他涉及结构安全的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进行监督,明确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对于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坚决清退出场。

(3)强化“过程控制”的原则,保证工程实体质量和使用功能。首先要做好预控工作,判断并确立质量控制点。实施过程中进行旁站,巡视、平行检验,监督施工方的每道工序实施。实施连续的动态跟踪控制,发现问题,及时监督其整改、返工,直到达到质量标准。工程质量提高了,才能赢得业主的认可和社会的信任

4.加强对监理市场的管控,保证行业健康良性发展。加强对施工监理的管控工作,就必须要健全对建筑工程监理的法律法规,不断规范建筑工程的监理市场。当前我过监理市场不规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健全的监理法律法规做保障,违法成本太低。因此,政府应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加快制定监理法律法规,补充漏洞,并严格抓好相关方针政策的落实,保证建筑工程监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违规者从严查处。同时应严格依据建筑工程监理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对承揽监理业务实行公开招标,选择资质条件符合规定的单位进行监理工作,走规范化发展道路。

施工阶段监理的规范化运行并非是一个简单的过程,监理行业存在的问题也不能一蹴而就。通过在本企业采取以上的监理工作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企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但监理工作并非就此止步,监理人员应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监理工作能力,需要不断学习监理业务知识,强化理论研究,注重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汲取他人的先进经验,监管好工程建设项目,为业主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黄林青.建设工程监理概论[J].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9.

[2]刘勇,沈东强.浅谈如何对我国建筑施工监理机构进行改革[J].中华民居,2010(1O).

[3]葛军.完善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之我见[J].中华民居,2012(06).

[4]王川,张欣.加强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对策建议[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3(07).

上一篇:分析如何不断加强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 下一篇:火电厂气力除灰不畅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