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樟木头客家山歌为何如此“久唱不衰”和普及

时间:2022-10-17 08:53:27

浅析樟木头客家山歌为何如此“久唱不衰”和普及

摘要:解放后至今,樟木头客家山歌继往开来,不断得到传承与发展。尤其是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以来,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中,客家山歌更为公益性、开放性和广泛性。客家山歌为何如此“久唱不衰”和普及,其奥妙在于什么?其魅力在于哪里?其价值与意义又是什么?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本文进行了辨析和探讨。

关键词:樟木头客家山歌;“久唱不衰” 普及

Abstract: since the liberation, following hakka song after to open, and constantly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plenary meeting since 17 held, in the promotion of culture greater development of prosperity, hakka song more public welfare, openness and universality. Why hakka folk so "long time singing and popularization, its secret is??????? Its charm lies in where? Its value and meaning what? Aiming at this a series of problems, this paper differentiates and the discussion.

Keywords: following hakka song; "Long time singing" popularity

中图分类号: H1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说到客家文化,自然就离不开客家山歌。客家山歌源远流长,一直以来深深扎根于广大客家民众之中,深受客家人的喜爱。客家人唱客家山歌,早已经成为一种风气,成为客家文化的一种习俗和特色,也成为客家文化的一大瑰宝。

解放后至今,樟木头客家山歌继往开来,不断得到传承与发展。尤其是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以来,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中,客家山歌更为公益性、开放性和广泛性。客家山歌如此一代又一代流传,如此“久唱不衰”和普及,其奥妙在于什么?其魅力在于哪里?其价值与意义又是什么?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本文作了以下的辨析和探讨。我认为,这跟任何新生事物那样,必有其的来龙去脉和原因所在。因此,很有必要了解以下的三个“形成”。这,也许算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抛砖引玉了。但我想,也许能蕴含着或多或少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

一、历史背景的形成

樟木头客家山歌,久唱不衰,与天地共存,日月同辉,这与其的历史背景,与其的传统艺术特色是息息相关的。

(一)群族的象征。樟木头的客家山歌,起源于宋朝中期。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800年前,就有客家人定居于观音山下,是东莞市最早的一个纯客家人聚居的地区。翻开一页页动人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樟木头的客家人曾经在观音山下这片土地上过着桃花源似的隐居生活数百年。他们生息繁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一个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群族,也是一个为人豪爽、豁达、待人热情和广交好客的群体。在远古的过去,樟木头客家人在田间耕作作息之余,或在饥饿之年,就习惯面对高山河流高声喊叫,以嗟叹旧时代穷人们的苦楚与辛酸。后来,这一种渴望,这一种形式成了客家人撑船、挑担、砍柴、走路,表达情绪和壮胆的一种民谣。以及再后来,这一种民谣演变成了歌谣,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并且也成为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彼此表达爱恋的一种方式。显然,它的历史背景,使客家山歌成为了客家文化的一个特色,或者说是一个群族的象征,也是客家人世代相传下来的一个亮丽的文化品牌。

(二)曲式的独特。客家山歌,曲式独特,它汇集了客家人语言的天才。目前,流传下来的山歌,分为放牛歌、割草歌、四六联、平山民歌等。客家山歌的特点,唱法几乎都有颤音、滑音等装饰音,回肠荡气,委婉动听。曲式特点,以四句为主,每句七字为准,形成四个乐句组成结构。山歌词句,讲究工整对称,音节有高有低,有轻有重,手法多为赋、比、兴。演唱形式,大多是独唱,对唱(隔山或舞台上对唱,俗称“驳山歌”)。以下为例,穷苦百姓通过山歌道出了对旧社会缺吃少穿,饱经战乱,成年累月挣扎在的水深火热之中的不满情绪(独唱):

“穷人好比黄连苦,种出稻米养地主;

年年月月无饱食,草根树叶吞落肚。”

下面的山歌,表达了新社会穷人翻身做了主人,过上好日子。客家人对共产党感恩不尽,千言万语,万语千言,感动得无从说起,汇成一首四句山歌(独唱):

“共产党来恩情长,唔知何处开言章;

好比鲜花开万朵,朵朵红来朵朵香。”

以山歌描述男女爱慕之心,也是一样惟妙惟肖,耐人回味。

一对男女青年相约在船上,两人触景生情,以驳山歌谈情说爱。男青年旁敲侧击唱道:

“哥要上山捉画眉,画眉歌声好迷人;

问妹画眉飞何处,同哥坐船同‘交情’(搜寻)。”

女青年含蓄地接着驳唱:

“坐船不如坐飞机, 天上‘高情’(程)无人知;

哥爱有情用歌答, 爱妹无须甜言语。”

客家山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语言朴实生动,歌词善用比喻表达手法,往往起到声情并茂的作用,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内心深处的喜怒哀乐。

(三)旋律的优美。曲调旋律优美,耐人寻味,这又是客家山歌的一个特色。客家山歌之所以得以公益性、开放性和广泛性的流传,主要是容易使客家人接受和认可。客家人喜爱山歌,是喜爱其贴近生活,喜爱其贴近心声,喜爱其用口语直接自吟自唱,自我表演,自我陶醉。为此,从客家人角度而言,客家山歌在客家人的生活中是根深蒂固的,其高雅、美妙和淳朴的艺术,其委婉的长歌短调,其他娱乐是无以取而代之。所以,客家山歌几乎成了客家人精神上的支柱。在抒发内心高兴时,歌调就轻快流畅,宛若小河的潺潺流水,悠悠溢人肺腑;在抒发忧愁时,歌调就放慢以显沉缓,句句血,声声泪,起到催人泪下的作用;在抒感时,歌调就浓厚深情,情感奔放,气势声浪分贝如雷灌耳,人的情绪往往跃升至比高山还要高,比大海还要广阔,使情感一发不可收拾。

二、搜集整理的形成

客家山歌,可以影响历代客家人的精神世界,令客家人喜闻乐见,其趣味其乐无穷。从传承和发展的角度而言,这是搜集整理内在的重要因素,才确保本土文化的公益性、开放性和广泛性,以及有着极其顽强的生命力。

(一)抢救与挖掘并举。我认为,对客家山歌的抢救与挖掘工作,需要像客家人一样拥有战胜困难的信心,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不折不挠的精神。一是要成立抢救与挖掘工作小组。由镇文广服务中心牵头,小组专职人员必须走村串户,深入摸底,不辞劳苦挖掘搜集客家山歌,运作过程一定要行之有效。二是要用心去呵护。抢救与挖掘工作,不得走过场,不得骑马看花,也不得一阵风吹过。抢救,工作要完善、深入、细致,不能片面和肤浅;挖掘,也就是为着整理,得分步骤进行,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有条不紊。譬如,山歌的起源历史,山歌的曲调,山歌的传承人等等,都得实行实名实录、分年代分类别记载和存档下来。近些年来,樟木头镇政府每年投放150万元,作为加大力度打造客家山歌文化品牌。三是通过动员年愈古稀的老人,整理被遗弃的曾经流传于数百年的客家山歌。几年来,樟木头挖掘整理了上千首脍炙人口的客家山歌,并加以收藏建档。此外,确立了客家山歌的传承人。如白花洞村的赖广发,十六岁开始唱山歌,对山歌的创作、山歌的唱法、如何把山歌的声,山歌的情,较完美地表达出来,他都有宝贵的丰富的经验。

上一篇:某建筑工程有粘结预应力梁施工技术分析 下一篇:基于OA信息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