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滨海新区招商企业类型对地方税收贡献问题研究

时间:2022-10-17 08:48:28

茂名滨海新区招商企业类型对地方税收贡献问题研究

摘 要:从茂名滨海新区发展的基本情况及经济发展趋势入手,广泛收集相关的税收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按照企业类型运用趋势、对比等分析方法,分析不同企业类型的税收对地方税收总收入贡献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茂名滨海新区;企业类型;地方税收;税收贡献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100-03

在广东省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省委省政府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针对粤西地区发展明显滞后的现状,提出建设“茂名滨海新区”的战略性规划。茂名滨海新区的地方税收收入在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招商企业类型直接影响地方税收收入的整体构成,进而影响整个滨海新区的良性发展。

一、 广东茂名滨海新区地方税收情况分析

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地方税收持续增长的“源动力”,地方税收持续稳定增长也是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助推器”。现通过对近几年茂名市滨海新区经济发展和地方税收相关情况的比较分析,就如何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促进经济与税收协调发展作一些探讨和思考。

(一)按税种类型区分滨海新区地方税收构成情况分析

从税收的税种构成数据上可以看出,2009―2011年地方税收总收入逐年增加,2010年比2009年增长15.88%,2011年比上年增长28.10%,增加的幅度都超过10%。

每种税在2009―2011年都有所增长:2009―2010年增长最快的是土地增值税和车船税,增长率分别是236.35%和39.02%,增加金额分别为4 152.78万元和721.02万元,增加的金额并不大;增长率最小的是土地使用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分别是-7.20%和7.13%,增加金额分别为-361.87万元和5 356.39万元;城市维护建设费虽然增长率不大但增加的金额很大,其次,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增加金额分别为5 392.39万元和1 812.21万元,营业税增加金额最大。2011年比上年增长最大的是企业所得税和契税,分别为2.55和1.32倍,增加金额分别为17 478.12万元和1 199.33万元;增长率最小的是车船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分别为-16.55%和5.30%,增加金额分别为-425.22万元和4 266.87万元;比上年增加金额最大的3种税分别是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增加的金额分别是17 478.12万元、9 164.06万元和4 266.87万元。

(二)按企业类型分滨海新区地方税收构成情况分析

按照企业类型分,三年来茂名滨海新区税收构成数据可以看出:(1)2009年,石油及制品制造行业税收占总收入的62.11%,服务业占8.08%,房地产行业税收占总收入的6.19%,建筑安装行业税收占总收入的6.60%,批发零售行业税收占总收入的2.43%,此4项合计为82.88%,超过80%。2010年,石油及制品制造行业税收占总收入的58.22%,服务业占税收总收入8.28%,建筑安装行业税收占总收入的8.22%,房地产行业税收占总收入的7.77%,批发零售行业税收占总收入的4.80%,此5项合计为82.49%,也超过80%。2011年,石油及制品制造行业税收占总收入的46.86%,建筑安装行业税收占总收入的16.67%,服务业占总税收收入的12.13%,房地产行业税收占总收入的10.37%,此4项合计为86.03%,也超过80%。(2)从表中可以看出,地方总税收近3年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增长的幅度2011、2010年分别比上年增长15.88%和28.10%。2010年,增长速度最快的3个行业分别是其他、金融保险和批发零售行业,年增长率分别为77.45%、63.51%和61.82%;增加金额最大的行业为石油及制品制造、建筑安装和房地产业,增加金额分别为6 572.21万元、3 590.21万元和3 449.98万元。2011年比上年增长速度最快的3个行业分别是建筑安装业、服务业和房地产,年增长率分别为1.58倍、87.78%和70.93%;增加金额最大的4个行业分别是建筑安装、服务、房地产和石油及制品制造,增加金额分别为18 704.75万元、10 342.50万元、7 843.28万元和2 569.83万元。而批发零售行业2011年比上年税收减少800.04万元,降低幅度为11.72%。

(三)按注册类型区分滨海新区地方税收收入(前10位行业)情况分析

从单个行业来看:(1)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2009―2011年税收总额为244 575万元,占前20位税收总额的62.65%,并以绝对的优势保持在首位。(2)建筑安装行业2009―2011年的税收总额为50 201万元,三年中税收增长最快,占前20位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为12.86%。(3)房地产开发经营行业2009―2011年税收总额为37 568万元,3年中税收增长较快,占总税收的比重为9.62%。(4)其他未列明的服务行业2009―2011年的税收收入总额为17 317万元,占总税收的比重为4.44%;交通运输8 024万元,占总税收的比重为2.06%;其他行业在税收中所占的份额比较小。

从上述分析看出:(1)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在总税收中的贡献最大,达到62.65%;建筑安装行业、房地产开发经营行业和其他批发零售行业在总税收中的贡献也比较大。这与表2的分析结论基本一致。(2)烟草制品批发、住宿餐饮服务、移动电信服务、银行业在总税收中的比重都超过1%,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茂名市按地方税收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2002―2011年,税收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都在1.7%以上,2011年比重最高,为2.43%;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仅2003年和2010年比上年略少。因此,可以预测今后几年的地方税收收入仍呈上升趋势,并且地方税收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不会小于2%。

二、茂名滨海新区地方税收贡献问题因素分析

综合上述数据,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税收贡献情况。

(一)从税收种类角度分析税收贡献情况

从上面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税收收入总额中,城市维护建设税占53.74%、营业税占18.58%、企业所得税占8.10%、个人所得税占6.22%、土地增值税占3.95%、房产税占2.21%,此前4项合计超过税收收入总额的96%,是地方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因而,在注重扩大税基的同时,也要特别注意城市维护建设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的培育和发展,特别注意2012年11月开始实行的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影响,同时,关注地方经济对于税收长远的影响。

由于城市维护建设税在所有的税种中所占的比重最大,而且城市维护建设税主要是由茂名市的石油化工企业贡献的,石油化工企业是国家投资的大型企业,因此,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国家投资对于茂名地方税收的贡献最大,而地方没有形成比较有影响的支柱产业,也没有形成规模比较大、效益比较好企业,地方税收收入主要还是依赖国有企业所产生的税收收入。

(二)从行业类型角度分析税收贡献情况

从行业类型来看,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建筑安装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行业在税收构成中的比重较大,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建筑安装、房地产行业在一定时间内会成为滨海新区的税收收入的主力军,但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投资者的投资方向有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所以需要尽快培育税收新的增长点,来弥补建筑安装和房地产行业税收的减少,保证税收稳定增长的趋势。

其别需要说明的是: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也就是石油化工行业,在地方税收收入前10位中独占鳌头,比排第二位的建筑安装业的税收多4倍多,占前10位总额的62.65%,与按税种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

三、对茂名市滨海新区招商引资的建议

(一)从政府的层面来看

1.增加高税收贡献率的企业的投资,做好配套产业的链接。政府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企业或者其他资金投资,也可以直接进行投资或者通过税收优惠增加高税收贡献率企业的投资,同时,也要做好高税收贡献率企业的配套性投资。

2.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筑巢引凤。基础设施建设是招商引资的基础,搭建好适合企业发展的平台,就会吸引各方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到新区发展。

3.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各类投资资金。国家对老、少、边、穷和民族自治地区有税收优惠政策,对外商投资企业也给予种种优惠,但从力度和实际的执行效果看,还需要加强。新区的发展,更要政府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吸引其他资金的投入,使新区地方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从而增加地方税收收入。

(二)从制度的层面来看

1.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保证投资环境宽松和生活环境的舒适,确保每一位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

2.制定一套符合拉弗曲线、税收负担适中的制度。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税基减小,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

3.制定税收征管和社会公众监督制度,确保地方税收的质量。税收的“质量”很重要,一个地方税收占生产总值的比率较高,但税收结构比较完善,可能比一个税收占生产总值较低的地方,税收完成情况要好;如果对最富生产力或创造性的那部分税源(企业)征税过重,它就阻碍了经济和税收的发展。也就是说,在税收征管和公众监督中,要使税收收入的质量得以提高,尤其是要保证现在税收的增加不能影响未来的税源,当然还要按照税制的复杂程度,税收管理的效率和税制完善程度,以及从横向和从纵向看,尽量做到纳税负担公平合理。

4.完善中央与地方税收分成制度,增大地方税收收入在分成中的比例。

5.适当调整地方税收税率,降低税收负担,总体上增加地方税收收入水平。根据英国经济学家基思・马斯丹(Keith Marsden)的研究,一般情况下,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比率每增加1%,经济增长率就会下降0.36%;税收作为生产总值考虑的唯一独立变量时,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增加1%,估计会使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下降0.57%。如果把税收与投资和劳动力的增长结合计算,下降的幅度则为0.30%。因此,总体而言,适当降低企业税负,对整体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三)从地方税收来源来看

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建筑安装、房地产和批发零售行业目前在总税收比重大,牛的饲养等(按税局注册企业类型分)类型企业税收比重小。因此,政府投资对于茂名滨海新区地方税收的影响很关键,并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政府投资所产生的税收在地方税收中占的比重较大。同时,地方政府也需要加快培育地方的支柱产业来增加地方税收。

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不仅要注重税收比重大的企业发展,同时,也要注重其他企业的协同发展。一般来说,垄断行业的税收贡献大并且较稳定,如资源类、金融类行业;其次是高新技术行业的税收贡献较大,如计算机、生物工程、装备工业等,但这些企业税收贡献不稳定;最后是传统的制造业,税收贡献较小,但一般比较稳定。

(四)从目前经济发展形势看

利用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契机,壮大滨海新区总体经济规模。当前珠三角只有腾出边际收益日渐递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空间,才能引进大量的国际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如计算机、生物工程、装备工业等,不断增强珠三角的国际竞争力。珠江三角洲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趋势反映着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珠三角产业发展要求,这样,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必然预示着正处发展阶段的滨海新区的发展良机,也必然会给茂名滨海新区等西部带来工业的规模发展、外资的注入、技术的升级和就业的增加,对于促进后发展地区走上工业化快车道起重要作用。茂名滨海新区发展需要紧紧抓住这个机会,提升茂名滨海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五)从滨海新区地理优势来看

首先,充分利用滨海新区的地理优势,加快工业发展和货物运输经济的发展,滨海新区有海港和码头,可以进一步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地方经济。其次,充分利用石化基地优势,从事石化方面的附加产品的开发,当前地方税收中占53.74%的城市维护建设就是由石油及制品制造创造的,也就是由传统的石油化工行业贡献的,在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做好石化附加产品的开发和利用,深化石化产品的深加工和石化产品的配套产业的开发;再次,茂名市滨海新区有全国有名的水果生产基地,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培育、种植多产优质的荔枝、龙眼等水果,来发展地方特色经济。总之,充分利用滨海新区的地理优势,提高本地区生产经营能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从而保证地方税收收入的健康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 苗蕾.对我国区域税收转移问题的探讨[J].才智,2012,(8).

[2] 何靖华,徐佳珂.重庆市宏观税负水平及其经济因素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2).

[3] 贾康,阎坤,鄢晓发.总部经济、地区间税收竞争与税收转移[J].税务研究,2007,(2).

[4] 马利荣.以大同市为例对区域税收分配问题进行分析[J].税务研究,2010,(11).

[5] 周梦泽.税收征管改革问题研究[J].乌蒙论坛,2008,(3).

[6] 林颖.税收竞争框架下税收与税源背离问题研究――以湖北为例[J].财政经济评论,2011,(1).

[7] 王乔,席卫群,汪柱旺,张仲芳.中国流通业税收贡献的实证分析[J].经济评论,2011,(1).

[8] 赵保佑,李津燕.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创新作用[J].经济学动态,2001,(11).

[9] IUD领导决策数据分析中心.2009粤甘辽鲁纳税百强数据比较甘肃纳税百强企业税收贡献率59.80%[J].领导决策信息,

上一篇:《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 下一篇:关于推进哈尔滨市“农超对接”的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