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时期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信任效能的发挥

时间:2022-10-17 07:31:11

刍议新时期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信任效能的发挥

摘要:新时期下,师生间的沟通障碍妨碍了开展气氛活跃的课堂,不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生活。师生沟通障碍的出现,是彼此间的信任危机的表现,阻碍了新教育时期的师生关系发展。在信任为基础上建立师生间沟通的桥梁,发挥信任在师生关系中的效能,才能使得师生关系的和谐,课堂气氛的融洽,校园生活的健康、向上。

Abstract: Under the new period,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carry out the barriers to active classroom atmosphere is not conducive to building a harmonious campus life.The emergence of communication disorders students, is a crisis of confidence betwee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new education,and hinder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during the new period. Based on trust as a bridg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play a trust in the efficiency of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in order to allow the harmonious relation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classroom atmosphere of harmony, campus life, health, upward.

关键词:师生关系 信任 效能

Key word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trust efficiency

作者简介:段发敏,女,1984年8月15日,河南南阳,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管理心理方向。

随着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新时期的师生关系成为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几年,因师生之间的问题所产生的冲突事件常见于各大媒体,如学生不服教师的批评,而逃课表示抗议,或用言语来讽刺教师、恶意中伤教师、甚至结帮同学伤害教师。逃课的学生往往在校外逗留,结交社会闲散人员,造成新的治安问题和社会问题。那么,谁应该对这些问题负责呢?学生、家长、教师以及学校各有说辞。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教师的责任是为人师表,为社会培养人才,学生则是努力学习,学做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由此看来,两者是没有实质冲突的,可问题出在哪里呢?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笔者将从教育心理的角度来分析信任在师生关系中产生的效能,以促进和推动新时期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一、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师生之间信息不对称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只是传统的固定的教学方式,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孤立、抽象地教授给学生的知识其实是种呆滞的“惰性知识”,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现在的学生,他们要的是教师能够教授给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给予解决的方法。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教师所教非学生所愿意学,导致师生之间的误会和障碍增加。而绝大多数教师仍奉行教学即是“教师教,学生学”,课堂教学方式仍普遍采用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这样的沟通方式只会让师生之间的摩擦更进一步。学生由于面临就业压力带来的焦躁情绪,“知识无用论”一度复活,加之庸俗的市场观念的影响,因此师生关系变得不可理解和更加怀疑也就不足为奇。最后是教师感叹“学风日下”;另外,学生认为教师不理解他,教授给他的知识在社会上根本用不上,最终是学生抱怨“知识无用”。固守传统教学方式,师生关系可能导致的极端表现即为师生之间的矛盾对抗。

(二)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与信任

然而,“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在个别教师中仍然存在,教师们放不下架子,不能平等对待学生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同时部分教师在管理、沟通上缺乏艺术,拉大了师生间的距离,并造成学生的封闭心理或逆反心理。不合实际的高要求,超负荷的作业量使得部分学生、教师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而部分教师对学习成绩不甚理想、不听话的学生讽刺挖苦,使得那些学生受到排挤,个性、心理受到压抑,于是烦学、厌学、逃学。一边是负有责任心的教师在强制学生学习,另一边是丧失选择自由被迫学习的学生把教师的行为看成是压抑、侵犯,久而久之师生关系紧张、尖锐。这种现象时刻在我们周围发生,看似教师很敬业,学生很爱学习,可是,在这平静的表象下,师生之间的怨恨和矛盾却在暗暗加深。成绩至上的评价方式根深蒂固,而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无法得到落实,也造成师生关系的疏远。扭曲师生关系的因素有种种,但它的根源在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上存在不信任、不畅通的问题,传统教育方式对现在教育教学的不妥当问题,我们的教育思想观念的偏差和行为方式的不当。长此以往势必严重影响我们的校园和谐,阻碍教育改革,师生关系不但不能为促进社会进步获得捷径反而会成为社会文明的又一大绊脚石。

由此看来,固守传统师生关系是不可能的,已经走不下去,我们应顺应新型教育观念,改革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确立信任基础上的新型师生关系才是我们正确而理性的选择。

二、信任在师生关系中的作用

信任,通俗的来讲就是指相信而敢于托付。信任有五大围度:正直、能力、责任、沟通、约束。当两人能在战斗中把后背交给对方,那就是最高的信任。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更是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信任,其实也是一种责任,把自己的约定当作一种大事,用心维护对别人的信任,也努力做到让对方信任自己。

(一)信任可以促进师生沟通与合作

学生因为教师的信任而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重新拿起书本努力做个好学生,教师也因为学生的信任成为彼此的朋友。可以看出,信任的力量是何等的巨大,它可以在任何人心中掀起喧然大波,促使他悬崖勒马。我们不应带着有色眼光看人,人与人之间多一份信任,就少一分隔阂。卢曼给信任定义为:“信任是为了简化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我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产生的,是师生间的沟通产生的。新时期时代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彼此信任的基础之上,用心的沟通来获得彼此的信任,建立和谐的信任关系为基础搭建的桥梁。

(二)信任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

教师的一个善意的眼神,都足够让学生的心暖起来;而学生的上课的积极发言,一个助人为乐的行为,教师都会欣慰的笑醒。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掌握来自学生方面的信息。其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要积极地配合学生,给予学生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一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从教学任务上来说是责任与义务的关系,从人际关系上来说是平等的关系。另一方面,这样做既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又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式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效的必要保证。

三、关于新时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发挥信任效能的思考

(一)当前师生关系中信任效能缺失的原因探究

所谓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相互信赖,相互塑造的双向共进关系。师生关系协调的目的,是将教育要求和目的通过教师这一中介成功迅速地转化为学生的成长需求并付诸行动。基于此,当前师生关系矛盾的焦点在于教师如何评价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教师怎样不断塑造自身,使自己成为学生敬重的楷模和榜样,这一点,是教师自身的个性、心境及某些外部因素决定的,教师和学生关系间的好坏是学生成绩的关键,在师生关系存在障碍这一个问题中,之所以对立,教师是主要方面。教师的原因是没有把爱的教育渗透到学生心中,是教师心态的问题,受传统教授方式的影响,和学生沟通不注重说话技巧,主观上缺乏对学生的充分信任;而学生的原因在于,做错事情或犯错误之后不能深刻反思,如此会让教师对其行为更加失望,而对于教师的批评,则认为是惩罚,怨恨教师不理解自己,长此以往就会逐步丧失对老师的信任。

(二)新时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发挥信任效能的途径

1、尊重并理解学生,学会宽容与接纳学生。宽容即理解,是对学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种特殊尊重。教师如果不理解学生,师生间就有隔膜,教育就无从下手。对于学生的理解,包括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理解他们的合理的心理要求,尊重学生的选择和日常生活习惯等,只有理解学生,才能使学生理解教师。现在的学生总是说为教师的不够宽容,而教师则认为是学生不懂得尊重教师,久而久之,师生之间不被理解和信任的矛盾就这样越扩越大。不信任是因为沟通双方内心的值得托付值不高,是对彼此的理解不够深入,是对两颗心间的距离太远。如果教师首先可以做到宽容、理解并善意引导学生的言行,并换位思考,那么,沟通顺畅,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会自然形成。

2、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和鼓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注重的是教给学生知识,其实,多关注学生的兴趣,多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对于学生的表现要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学生做的不对或不好的事情更要及时的给予指导,相信学生有这次的教训和经验下次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因为,他有教师的信任在心里面。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这是人类有别于低等动物的地方。赞赏就是给人以积极的正向的心理暗示,暗示给人以内在的心理力量。当然,赞赏也是对人的信任、肯定和鼓励。

3、主动与学生交往,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生与教师所建立的关系是决定学生的学校经验是否有助于他的全面发展,或者会增加他的困难与挫折的关键。心理学家和教育部都认为:一切有效的学习活动的进行都是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之中。苏霍姆林斯基说:“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可见,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对学生能够的赞赏和期待对学生表现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在这种效应的影响下,学生可能会给予教师积极的反馈,按照教师的期望行事并最终达到成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现他们的潜力。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教师对学生的赞赏与期待所产生的积极效应被称作“皮革马利翁效应”。所以,教师要恰当地运用赏识和信任,这样更有助于沟通和培养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顺利实施教学计划,构建更加和谐的课堂和校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为促进教育改革做推动。

4、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教育的过程是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这对于学校、教师来说,它能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从学生的发展角度看,拥有交流能力、合作意识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优化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师生关系的和谐相处,旨在顺应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为构建和谐校园打下坚实基础,为教育改革和发展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 陈敏.皮革翁马利效应[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1日

[2] 张金福.倾听――师生沟通的有效方式[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第16期

[3] 卜鹏翠.师生沟通艺术中的皮革翁马利效应初探[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版),2009年第3期

[4] 胡燕.从对话走向和谐――大学课堂师生关系的危机与转向[J].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3期

[5] 吴芳,莫瑞英.师生沟通中冲突的成因与对策[J].教育导刊,2007年8月,上半月

上一篇:论高职学生的课余生活及德育引导 下一篇:试论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