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生加减法

时间:2022-10-17 06:56:25

艺术人生加减法

“绘画,年轻的时候是加法,老年的时候要做减法。年轻的时候要学习,多往兜里装东西,创作的时候是往外掏东西,掏出的多少就是看你年轻时积累的多少。”李苦禅大师的这句话成为白俊龙艺术生涯中的导航仪。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之所恶,故几於道。”水之博大精深,既用宽阔温暖的胸膛包容人间万象,又以豪迈奔放的气概荡涤尘世污浊。

写意画家白俊龙在观水的过程中悟到了水的一波一澜里有最真实的艺术人生,从此无论做人还是作画,他追求的都是水的境界。

漫漫追艺路——人生加法

白俊龙是一位地道的北京人,早在学生时代,他就与绘画结下了不解之缘。

小学二年级,他就把自己读过的故事绘制成小人书,然后用些简单的工具做成“电影”放给同伴看。五年级时,幸得李启良老师指导,开始接触正规的绘画训练,学习素描的技法和色彩的调配。中学时代,为学校办板报宣传,他习得了不少必需的创作体验。

“但是画画要到生活中去,那时候不就强调广大知识青年要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嘛!”接受采访时,白俊龙说。

1975年,高中毕业后白俊龙就到农村去插队了。当时农村生活条件很苦,白天干农活到晚上累得都要趴下了,但是一心热爱画画的他依然临摹古画到凌晨。

绘画自然到处都能发现素材,一棵草,一片麦地,一轮夕阳……农村生活的一景一物都印在白俊龙心里,他偷空儿就拿出随身带着的速写小本子把它们画下来。晚上,别人都带着一身疲惫倒在床上昏昏大睡,而白俊龙还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细细地临摹古画,有时一撂笔已经是大半夜了。

从农村回城以后,白俊龙进了暖瓶场,当画工,做宣传,搞设计。但是,他心中一直有个愿望——到中央美院进修深造。期间,他曾好几次要求离开,可都因暖瓶场老板舍不得放手让他离开而作罢。于是,白俊龙就一直在暖瓶场干下去,这一做就是15年。

往事重提,白俊龙并不后悔,他认为在暖瓶场工作十五年,为自己以后的创作道路上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0年,心怀绘画梦想的白俊龙进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

“写意画,不会写,如何画写意画?”李燕老师的一句话,促使白俊龙决心学习书法。他主攻魏碑、隶书、行草,每天苦练,几十年如一日,晚上12点前从未休息过。

30年来,刻苦的学习,专业院校的训练,著名画家的培养,让白俊龙具备了扎实的书画功底,他画路宽广题材广泛,人物、动物、山水、花卉无一不能。

多年来,作品在国内外书画大赛中获奖30余次,其多幅作品作为国礼送给国际友人。他创作的“牡丹大吉图”现悬挂于中国南极考察站会晤大厅中央。国内多家报刊、杂志和电视台,曾对其书画艺术做过多次专题报道。

追忆自己一路走来的艺术人生,白俊龙觉得自己的五十年辛苦不寻常,追艺的道路上虽然几经波折,但他却一直将绘画艺术坚持到底。

艺术寻根——人生减法

白俊龙最早画老虎、鸡、鹰等动物,因绘画涉及到画山水、草、树木、花卉等,于是画虎又成了他之后山水画的一个引点。

白俊龙画的虎威武霸气,神态悠然,他的山水,气势磅礴,韵味悠长,他的书法朴实洒脱,飘逸自若,还有他的篆刻同样艺术天成,一气呵成。

白俊龙是少有的能将绘画、书法、篆刻都做得较有成就的博学专精的人,而这一切的成就在他个人看来,不过是水之波涟而已。

艺术离不开文化。白俊龙是个追逐内外兼修而又充满抱负的人,他热爱武术,深研中国传统阴阳文化,对儒、释、道皆有涉猎,尤喜钻研易经、道德经,曾取自己的一处斋堂名为“二经堂”,并写了十万余字的《砚边心语》,将创作与禅悟结合,注重知行合一。

白俊龙是个视画如命的画家,又是一个尊重传统观念和民族族文化的人。他总在不断思考和创新中前行,将时代精神和个人风格归根于传统,使三者融汇贯通。

作为艺术家,白俊龙在追求艺术的同时,还不忘回馈社会。

2009年,白俊龙编著了四本一套的《中国画技法教学丛书》,向广大绘画爱好者,细讲翎毛、花卉、山水、动物的绘画技巧。他还长期从事中国函授大学北京分校与多所大专院校的书画教学与辅导工作,问及他对于年轻人的绘画教育的看法时,他强调“不强求,个人兴趣是坚持和做好一件事的基本”。

一勤天下无难事,白俊龙本身就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4个斋堂号就是他从艺几十年的一个最好的记录。从最初披星戴月临摹古画时取名的“戴月轩”,到因个人对松柏的喜爱起名“迎松轩”,再到后来受道德经和易经影响而取名“二经堂”,直至现在常用的“汲水堂”。这些名号,生动地记录了他个人从艺术到文化的人生嬗变。

“绘画,年轻的时候是加法,老年的时候要做减法。年轻的时候要学习,多往兜里装东西,创作的时候是往外掏东西,掏出的多少就是看你年轻时积累的多少。”李苦禅大师的这句话成为白俊龙艺术生涯中的导航仪。

上一篇:“出走”后的创业传奇 下一篇:中国白酒业产能将过剩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