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英语课堂上的新变化

时间:2022-10-17 06:46:06

新课程背景下英语课堂上的新变化

在新课程改革春风的吹拂下,整个课堂处处洋溢着师生彼此的关怀,沐浴着平等协作的光辉,焕发着青春的活力。在改革的浪潮中,我也是一个积极投身课改,敢于实践的弄潮儿。当然在课改的实施过程中,我有过成功的喜悦,也有过失败的沮丧,但更多的是体会和经验。以下是我的教学实践体会和思考,现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创设情境,营造自由、和谐的课堂气氛,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创造条件

在实施任务型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愉快的情感体验、和谐的学习环境,才会出现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创造欲望和行为才能得到激发,课堂教学才会充满活力、智慧和情趣。

教学《牛津初中英语》9A Unit 2 Colour学习彩虹的七种颜色时,在上课前我让学生欣赏《阳光总在风雨后》。这首歌节奏欢快、旋律优美、歌词内容富有韵味,学生都情不自禁地一起唱了起来。随后,我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 Have you seen the rainbow? How many colours are there in a rainbow? What are they?Which is your favourite colour?学生们在歌声的渲染下显得格外兴奋和激动,他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从中体验到成功感,而这种自由、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能畅所欲言、乐学好学,为下一步教学作了铺垫。

二、落实任务型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

任务型教学就是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将课堂教学目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其运用英语的能力。

在教学《牛津初中英语》7B Unit 3 Fi-nding your way时,教学任务是学习方位词和正确表达问路句型。先由图片引出方向图标,设计小组活动,再根据教室里学生各自的座位操练句型。学生相互问答,共同体验、学习方位词。在学生基本能运用方位词时,再出示一张学校附近建筑物的地图,让学生围绕它,进一步强化句型操练,并给予充足的活动时间,达到正确、熟练地运用句型。最后让学生各自画出自己所居住的社区,并用英语口头向同学表达社区内建筑物的位置,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样,整个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变为了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让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的过程。在学生完成每一步任务后,要及时进行表扬、总结。通过反思和总结,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否则学生的思维就会处于朦胧状态,得不到进一步发展。

三、运用“读―议―引―练”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为了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我校英语教研组实行了一套新的教学模式:读―议―引―练。

1.“读”――教师设题导读,学生自疑自问。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导读提示(预习提纲),通过这种目标教学的方式诱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去阅读教材内容并产生疑问。要求学生先理解并记住本课的教学目标,带着导读的题目去阅读教材,能连贯流畅地朗读课文,能从文章中找出相关信息,理解大意,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及短语,找出重点、难点和疑点,并标上相应的符号,为下一步“议”做准备。

2.“议”――学生协作学习,教师适当点拨。“议”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对学生通过阅读产生的疑问,通过学生合作讨论的方法探索解决。在探索解疑的过程中,教师成为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共同学习的合作者。教师要边巡视边参与讨论,适时指导。

3.“引”――教师剖析强化,学生寻找结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读”“议”两个环节,不一定能把书上的内容、知识要点理解透彻。教师要创设语境,巧妙启发,剖析强化,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网络或借助教师的体态语言进行比较、分析、推理,寻找规律,得出结论。形成结论的过程,尽量让学生自己总结,这样才能锻炼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思维的灵活性和多向性,以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4.“练”――知识迁移,能力提高。这个过程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精心设计练习。练习形式可多样化,采用口头训练、笔头训练、模仿训练和创造性训练等。练习设计要兼顾基础性、启发性、外延性、拓展性,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练习的情况要及时反馈矫正。

实践证明: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确实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究的精神,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以作业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培养学生学英语的自觉性和实效性

传统的、机械的作业模式过分强调知识的背诵和运用,大搞“题海”战术,使枯燥繁重的作业成为学生的负担,据调查有60%~70%的学生不情愿做背诵、抄写、练习题的作业,他们大多数是被动地完成作业。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英语作业的实效性,我们英语备课组商量决定改变以前的老方法,采取了各种各样形式的英语作业:

1.上网查找有关教学资料,可以是图片、文字、歌曲、网页等。

2.在生活中收集有关教学实物,带到课堂,互通有无,用于实物教学。

3.经常布置些“口头”作业,如与同学或老师打英语电话或背诵你最喜欢的文章或段落,第二天课堂上表演。

4.制作贺卡或写封信。

5.对有绘画特长的同学,根据所学内容,画简笔画,并用英语描述画的意思。

6.学生对抄单词比较反感,为了激发他们背单词的兴趣,我采用“免抄券”的方法,如果谁默写新教的单词100分,就能获得“免抄券”,否则按规定抄写,所以在家背单词成为学生的口头作业,效果是很好的。

五、利用形成性评价方式,让每个学生快乐学英语

在教学中应改变以前重终结性的评价方式,“一考定终生”,而应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进步的评价。形成性评价还可以采用口头评价、等级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等方法。运用形成性评价手段使学生认识了自己学习过程的长处和不足,并及时反思、调整,树立自信,更加自主地学习,不断进步。

总之,新课程改革需要我们广大英语教师们要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制度,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设法把英语课堂变成学生掌握知识和个性飞扬的舞台,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给学生带来愉悦的情感体验,并使其产生的成就感转化为后续学习的动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凤凰中学)

上一篇:幼儿园专题研讨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浅谈初中阶段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