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提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任务,把企业视为加快转型升级的主体和建设幸福广东的基石。6月27日,珠三角各市产业转型升级巡回检查讲评总结会上,用“大检阅”一词来形容对珠三角的巡回检查。他表示,加快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政府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政、环保、信贷等政策以及技术标准、准入门槛等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要立足于解决市场失灵,而不是直接成为市场主体。政府不能只担当“守夜人”的角色,更应当成为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撞钟者”
2011年年初召开的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和广东省两会均明确提出要把握科学发展的主题,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个核心,在产业转型升级上取得根本突破,要求有关部门提出突破难点的举措。提出,政府服务企业转型升级要提高行政效率,解决政策落实难问题。省长黄华华就加强和改进政府服务,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针对这些问题做好调研工作,拿出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经过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广东省政府于5月24日制定出台了59号文,为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动力和保障。
为提高政府服务企业转型升级的行政效率、解决政策落实难的问题,广东省政府制定出台了今年第59号文――《关于加强和改进政府服务企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意见》包括4方面、21项具体措施,主要内容可以用“减、加、乘”来概括:做好“减”法,切实简政减负;做好“加”法,切实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做好“乘”法,强化涉企服务。
“减”法:简政放权减负
简政减负就是要给企业松绑,给企业降低门槛,为企业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意见》指出,要积极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简化国家和省、市重点项目的审批环节和办理程序。积极创新审批方式,推行“电子政务”,加快实施“网上审批”和“并联审批”,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及时清理和修改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利于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法规。全面规范涉企业行政收费,重点清理涉及行政审批的中介服务收费、具有垄断性的经营服务收费,坚决取消未经法定程序设定以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收费项目。涉及企业转型升级的鉴定、检验、评审等审批事项,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不同部门和行业所进行的鉴定和检验结果应互相承认,不得要求重复鉴定和检验。
“加”法:加大财税支持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重在帮助企业在转型升级中获取更有利的支持保障。《意见》明确,落实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税费减免政策,加大对企业转型升级的财政支持。统筹安排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引导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技术研发、人才引进及培养、工业设计、品牌培育、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创新,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加大对企业转型升级的融资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企业转型升级项目给予贷款政策倾斜,简化贷款审批手续,实行利率优惠;建立小企业服务专营机构。支持发展各类以服务小企业为主的小额贷款公司。扩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并支持其增资扩股。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
“乘”法:强化企业直通车服务
强化涉企服务,是把政府不能管、不该管的事交给社会中介组织,整合和优化全社会的资源,形成全社会支持和服务企业转型升级的合力。《意见》强调,完善对全省1000家重点企业、现代产业500强项目、民营企业100强及自主创新100强企业的直通车服务。同时,建立服务企业转型升级的综合信息平台,及时有关投资、土地、人才、规划、环保、安全生产、技术标准、质量检测、检验检疫、信贷融资等政策信息,引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此外,建立健全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服务管理能力评估体系,实施行业协会等级评估制度,进一步提高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服务管理能力。规范涉企中介服务市场,推动服务企业公共技术平台建设。
上一篇:广东事业单位法人治理模式全面推进 下一篇:成都将农村产权维护纳入法律援助
发表评论 快捷匿名评论,或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