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朦胧之景如在目前

时间:2022-10-17 05:09:19

挂在冬雾下的春天

冯辉丽

一滴水,携着剔透的梦,穿过暗蓝的夜。

万籁俱寂中,远山睡熟了,河流睡熟了,屋檐也睡熟了。树,到底是不肯安分寒冬的单调,深夜里,犹然还做着春天的计划,此一处纯白,彼一处嫣红,把一场花事安排得熙熙攘攘。一梦花香里,树终于忍不住,“扑哧”笑出了声,清凌凌的笑声,飞出树梢,与恰巧路过的水相撞,树的笑,水的梦,齐齐破碎,弥散成一场雾的缥缈,在夜的空旷中,细细密密铺陈开来。

这样的铺陈,让人惊喜,更让人错愕。满目之间,是接天连壤的白,白得纯净,白得朦胧,于熹微的晨光中,栖息在每一寸能到达的空间,或浓或淡。浓的,恣意张扬,无拘无束,从天际横亘到枯草匍匐的地面,浩浩荡荡,编缀成一种极致的醇厚,任你如何察看如何分辨,也探究不到它的深处;那淡,似乎也早已领悟了某种天意的暗示,只省略掉浓厚的边缘,仿若是给谁的纤指修剪了的雪花飞絮,让你看得见,摸不着,却又分明感到它的清凉和湿润。

城市,树木,行人,这些司空见惯已不能称为风景的风景,无不因这一场浓淡的铺陈而妩媚和神秘起来。鳞次栉比的大楼,只留下尖尖的顶,浮沉在这一片白色的海洋里。路上的行人,影影绰绰,身前身后,亦是白茫茫的一片,那树,一夜未睡,满身都是水遗落下来的梦的碎片,冷凝成雾凇,开成冬天里的千花万蕊,晶莹剔透。

我找出久违的画笔,试图把这一份缥缈的美丽描摹下来,挂在我的墙上。而当我落笔时,才发现,雾,其实是最难描摹的一幅画。深浅参差,浓皴轻染,很难把握。着色太多,会失了雾的灵性和朦胧,而只用一笔淡墨来勾勒的话,又觉得不甘心,因为它原来的饱满与圆润,实在是不能只用一些疏密、虚实的穿插就能表现出来的。

丢了笔,走进雾中。我前进一步,雾,便退后一步,能辨别的,不过是眼前一米左右的事物。

清晨的街道是安静的。几只麻雀飞来跳去,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从一株草茎跳到另一株草茎,啄食着草地上的草籽,或用尖尖的嘴梳理一下蓬乱的羽毛。有风吹过,雾,便轻轻柔柔地落了下来,落在我的头发上,落在我的肩膀上,落在我的睫毛上,像风雪夜归人,眨眼之间,是微微的清凉。

雾气凝成的水滴,掉落在草地上,发出“哒”“哒”的声音。草地,渐渐地湿润和柔软起来,草们,饱吸着露珠,舒展着枯黄的身体,交头接耳,似乎能听见它们欢快的笑声,而当我从这些枯黄中穿过的时候,无意中竟发现一丝嫩绿!

一直沉闷的心,忽然有了莫名的惊喜。我知道,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春,最早都是从草尖上赶来的。尽管还是草色遥看近却无,但叶尖上的那一丝绿,已然透露出春的信息。我屏息静气,看着那株泛起生命律动的草,顶珠挂露,汪出一个鲜活的春天。才知道,那一滴水携带的梦里,原本都藏着春的风信,一经散开,便落入了人间。从草尖上开始,一株一株蔓延,一树一树抽芽,一朵一朵开放。

站在这白茫茫的尽头,忽然觉得,自己原本就是一株小草,经历过漫长寒冬里的蛰伏,被雾的浩荡滋润过,便也开始了新一轮的生长,与那一树树的新芽,一朵朵的鲜花,一起把整个春天演绎得五彩斑斓,花香满途。

离开的时候,我把那一丝嫩绿铭记在了心里。相信,在我再次遭遇寒冬的时候,无论风有多凛冽,冰有多锋利,我依然能在雾中,找寻到那些顶在草尖上的希望。

【品读】

雾,可视――白茫茫的一大片,无边无际;又可感――侵人肌体而让人觉得沁凉,觉得润湿。然而,朦朦胧胧的雾又是很难用笔具体描绘出来的。诚如作者在文中所说:“其实是最难描摹的一幅画。”那么,作家是通过哪些方法,将原本虚幻缥缈的雾摹写得形神毕肖、富于灵性的呢?

一、精于修辞

文章娴熟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取得了化虚为实的表达效果。比如第二段中想象雾的产生,遐想它是不“安分”的树因做了一场安排花事的美梦,在梦里笑出声,“与恰巧路过的水相撞”,“笑”与“水的梦”破碎而成――活用拟人,表现得饶有诗意,又极具奇丽的色彩。又如将淡的雾比作“雪花飞絮”,将雾凇比作晶莹剔透的“千花万蕊”……如此运笔,都能尽显雾之情态。

二、巧于衬托

除了从形、色等方面直接写雾(如“是接天连壤的白,白得纯净,白得朦胧……”),文章还间接描写了雾中城市、树木的“妩媚和神秘”,写到了人在雾中的错觉(“我前进一步,雾,便退后一步”)。这样处理,可谓烘云而托月。

三、善于多角度写雾并及时点化文章主旨

请看第八段:先从听觉角度写雾凝成水后滴落于草地的声音,顺势引出草的欢笑声以及枯黄的身上绽出了“一丝嫩绿”,进而由物及人,联想到“自己原本就是一株小草”,表达了铭记嫩绿,将在遭遇“寒冬”时找寻“希望”的人生信念。文末两段,强调苦难中孕育着新生,与英国诗人雪莱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有异曲同工之妙。

除了以上几点,文章还讲究选词与炼句。以选词而言,标题中的一个“挂”字,形象颇为生动;“看着那株泛起生命律动的草,顶珠挂露,汪出一个鲜活的春天”一句中的“泛”“顶”“汪”等,同样凝练妥帖,可圈可点。

改变,从你开始

很久很久以前,英国的土地上曾居住着一位国王。此位国王性格乖戾,馊点子特多。一天,他命众仆人在他宫殿外挖了一个大池塘。一完工,他就召集群臣上殿,并传令下去,当天黑之时,每家每户必带来一杯牛奶倒入池塘,第二日一早,他要视察。群臣闻听此言,连呼遵命,遂打道回府。

且说一人看天色已黑,正准备端杯牛奶朝池塘的方向进发。突然,他灵光一闪心生一计:既然大家都会倒入池塘牛奶,他何不倒杯清水来充数呢?他想天那么黑,没人能发现他在做手脚。于是,他把想法付诸行动,果真把一杯清水倒于池塘。他不禁暗暗欢欣,因为他为家人节省了一杯牛奶。

第二天清早,国王带领文武百官来到池塘边视察。大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池塘里好一汪碧盈盈的清水哇!哪里有一丝牛乳的影子?

原来每个人的所思所行都与前面这位仁兄不谋而合。都在想:我不必往池塘倒入牛奶,反正其他人会做的。

当你答应提供帮助,千万不要趁忙乱之际,寄希望于他人,甚至做些以次充好的不轨行为。转而,你应该做个开路先锋。若你不如此,别人同样也不会。无论做任何事,要对得起你自己的承诺。做个信守承诺的人吧,天再黑,心无愧!

行动起来,久而久之,了不起的你必会改变身边的世界!

上一篇:果断等四则 下一篇:立意不落窠臼,构思别出心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