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科探索“三对接”城乡环境建设新模式

时间:2022-10-17 04:52:03

大庄科探索“三对接”城乡环境建设新模式

地处首都生态涵养区的延庆区大庄科乡,山清水秀、景观多样、生物繁多、森林茂盛、林木覆盖率85.69%,是名副其实的京郊“世外桃源”。抓好城乡环境,高效嫁接外部资源,建设绿水青山+金山银山,无疑是摆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大庄科乡面前的现实难题。大庄科乡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大胆探索、乡村联动,形成了一条生态涵养区城市环境建设“三对接”新模式。

城乡环境建设与兴业富民紧密对接,让群众有奔头。由于本地缺乏高效的产业支撑,近年来地区青壮年大量离村进城で蟪雎罚导致地区城乡环境建设既缺钱又缺人。从走访的部分乡村看,多数行政村实际常住人口不到户籍人口的40%。如何让塌陷的乡村重现新生机新活力,必须统筹推进城乡环境建设与兴业富民。在改善城乡环境面貌的同时,深度挖掘区域生态休闲、文化旅游等特色资源,形成城乡环境建设和产业富民的双轮驱动。从冰川绿谷到平北红色第一村、从水泉沟到香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产业发展项目,推动着大庄科乡向着环境更好、产业更优、村民更富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城乡环境建设与群众切身利益紧密对接,让群众有甜头。大庄科乡的城乡环境建设不仅体现在兴业富民的务实之上,也处处体现在注重细节、充分兼顾群众切身利益的智慧灵巧之上,是真正的实干加巧干。从霹破石村治理村庄的脏乱差,把家前屋后的私搭乱建置换为自我所有、自我受益的菜园、花坛;到全乡推行白色垃圾兑换日用品,这些源自基层的智慧创举,有效化解了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环境建设难题,令人叫绝!

城乡环境建设与乡土文化紧密对接,让群众有说头。城乡环境建设不能光看面子、也要看里子。有渊源、有内涵、有深度的乡土文化基因与城乡环境建设的有机嫁接,是大庄科城乡环境建设的一大亮点。这在慈母川村围绕慈孝文化,推进乡村特色环境建设的探索上得到了生动的体现。一幅幅精美的雕刻,一张张道劲有力的书法,一个个动人的慈孝故事,自然融入到乡村环境建设之中,让群众有说头,让参观者有看头,真是既养眼更养神。类似这样的城乡环境建设典型值得推广。

上一篇:多媒体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立体互动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