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澜的周苏红

时间:2022-10-17 04:42:51

“我觉得中国女排又回来了”

时光回溯到2010年11月27日,那个扣人心弦的下午。广州。十六届亚运会最后一场比赛。

最后一枚金牌的争夺战,14时开始在广州体育馆打响,中国女排对阵韩国女排;“海心沙”的舞台上一派忙碌景象,晚上的亚运会闭幕式正在进行最后彩排。

女排国家队主教练俞觉敏显得忐忑不安。他心里最清楚,这是一场硬仗。不仅因为对阵的韩国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加上不久前的世锦赛曾经败北;且中国女排阵容中伤病满营,体力严重透支,又有主场作战无形的压力。

果然,前两局,中国队以0:2落后,到了命悬一线之际。

所幸,第三局、第四局,中国队连扳两局。比分2:2。

决胜局,比分胶着上升,12:14,中国队落后两分。韩国队只要再拿下一分,比赛就结束了。

关键时刻,1米82、司职接应二传的“大炮”周苏红挺身而出。大力扣球得分,比分追至13:14;一鼓作气,周苏红的发球成功破坏对方一传,再得一分,14:14。在万众欢呼、鼓劲下,中国女排越战越勇,最终以16:14,把韩国队即将到手的金牌,硬生生地抢了回来,挂在了“中国女排”姑娘们的脖子上。这靠的就是老将过硬的技战术、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出色的临场发挥。

体育馆的背景音乐,适时响起那首耳熟能详的《阳光总在风雨后》。上万观众齐刷刷起立,对眼前一举扭转乾坤的景象,简直是难以置信。没错,千真万确!这根定海神针就是周苏红,力挽狂澜的就是周苏红。

在现场观众中,其中有一位就是浙江省体育局局长李云林,十多年来他见证着这位家乡体坛娇子的成长。这一天,他推迟了回家的航班,就为了一睹“大炮”的风采。赛后他兴奋地说“今天太值得了。”

电视机前的球迷,最关注中国女排与周苏红的是汤淼。此刻,他躺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的病床上,通过电视直播收看比赛。“不是因为周苏红是我的妻子我才夸她,她今天的表现特别出色。”汤淼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关注这场比赛的,还有一位79岁的老人。他叫沈祖伦,浙江省的老省长。这场扣人心弦的比赛,老省长看得心潮澎湃。“女排精神太伟大了,周苏红们太可爱了。”老省长高兴得跟孩子似的。

此刻,我们的周苏红呢?最后一个球赢下后,周苏红就激动得与队友抱头痛哭,长时间控制不了情绪;几分钟后,接受央视记者的现场连线采访,她再次在镜头前几度哽咽:“我不是救世主。我觉得中国女排又回来了。”应记者强烈要求,赛后周苏红与主教练俞觉敏共同出席了新闻会,面对上百位记者,周苏红说到动情处又忍不住掩面而泣……

率真的周苏红,尽情地哭吧。这一路走来,她真的不容易!

“请求对我更严格些”

其实,从重新回归国家队到广州亚运会夺冠,留给周苏红的时间只有短短两个月。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挂着一枚来之不易的铜牌,带着一身伤病、年届30的周苏红,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国家队。这次离去,多少有些无奈。

2007年6月,周苏红新婚不久的爱人、前国家男排主力汤淼,在远赴俄罗斯的一次比赛中不慎严重受伤,已经过去三年多至今依然躺在床上。周苏红带着无限悲伤与纠结,带着两个人的共同心愿出现在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

如今,心愿已了,周苏红匆匆从北京回到了杭州。她终于能抽出一些时间照顾自己的爱人了,包括陪他聊聊天、散散心,或者是做点可口的饭菜。这些都让周苏红感到了满足与幸福。

一面照料爱人,一面还要忙碌工作。此时,周苏红已被任命为浙江省大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诚然,打球是“行家里手”,但做行政管理工作还得边学边干。几个月下来,足球、篮球、排球,条条块块的工作都得心应手了,

当然,周苏红还是个学生。退役之前,她已经被浙江大学录取。回到杭州后,周苏红走进了这所著名学府,像普通大学生一样上学放学、做作业。参加考试。毕竟已经30岁了'学业底子又相对单薄,所以周苏红付出的心血与精力比常人不知要多多少倍。

恬静而忙碌的生活,被一个从北京打来的电话激起了涟漪。时间是2010年9月初。

“国家队面临重新组建,困难很大啊,你能考虑重新回来吗?”打来电话的是刚刚出任国家队主教练的俞觉敏。他也是浙江人,曾经是周苏红在省队时的教练。当年8月底,他临危受命,从助理教练被推到了“前台”。

电话这头,稍稍沉默了一下后,周苏红回答:“只要国家队需要,我随时都准备回去,帮助一起渡过最困难的阶段。”这个明确的答复,让俞觉敏既喜出望外,又心生内疚。他何尝不晓得周苏红的难处。

之后,又有几次电话上的沟通,让俞觉敏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周苏红说:“俞指导,你是浙江的,我也是浙江的,我回归后不要因为我们是老乡、又是老队员,放低了对我的要求。请对我更严格些。”

9N20日,阔别一年多后,周苏红告别了爱人、告别了杭州,回到了女排国家队。此时,离征战世锦赛迫在眉睫了’周苏红连与队友寒暄、叙旧的时间都没有,第一时间就投入到备战之中。毕竟离开训练场一年多了,体能下降、体重增加,以及一身旧伤,初上训练场,动辄肌肉酸痛,好几天都恢复不过来。要知道,队里年龄最小的1994年出生,与周苏红这位“大姐大”相比,年龄正好只有一半。

而且,周苏红的膝伤尤其严重,劳损并有骨刺,有时钻心一般疼痛,她一边吃止痛片,一边还是咬着牙关坚持训练。一大炮’依然是队中的核心、队魂。她从不叫苦、从不摆谱,她用她的刻苦、投入,鼓舞着每一位队友。俞觉敏如是评价。

众所周知,中国女排在世锦赛上遭遇了滑铁卢。接近20天的拉锯战,打了11场比赛,排位却跌至第十'创下了中国女排近30年来世界排名最低的纪录。队伍的思想、体能、信心发生着极其微妙的变化。当然,周苏红也很难过。不过,她从没有表露出来,相反自始至终鼓励着“小妹妹”们,进行心灵的沟通,宽慰、勉励她们,尽陕地走出阴影,重拾信心。

“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从亚运会回来,也没有时间好好调整,学业、工作以及躺在病床上的爱人,都让周苏纽忙得团团转。

很多关心周苏红的球迷都在猜测,已经了却亚运会三连冠的夙愿,这次“大炮”该安安心心地功成身退了吧?猜错了。

答案在老省长沈祖伦宴请时揭晓。

一直关心着中国女排和周苏红的老省长沈祖伦,从中国女排在广州亚运会登顶那刻起,就开始张罗着为“太炮”庆功了。老人的这个愿望,到2011年元旦来临时终于如愿。

浙江国际大酒店。喜庆的红灯笼挂起来了。老省长做东,李云林局长、俞觉教练等作陪,一起共进午餐。老省长满是赞许,讲到中国女排、讲到周苏红,神采飞扬,眉飞色舞。当然,老省长也问到了周苏红的打算。

“打完亚运会,还要打全国联赛,只要需要,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周苏红说。

坚持,意味着她的体力、精力将无限期地透支下去。果然,不久后开打的新赛季全国女排联赛,周苏红再次出现在赛场上,打得风生水起。“我不是救世主。我至多能在精神上给队员一些动力。”每次,她重复着这句谦虚得不能再谦虚的话。

现在,她早已适应了她的新身份。在征战女排联赛的赛场上,周苏红是毋庸置疑的队魂;在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8楼的办公室里,她是一名恪尽职守的体育官员;坐在浙江大学的教室里,她的身份是学生;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嘘寒问暖时,她是最贴心的妻子;在体育场路某幢10楼新房厨房烹饪、洗刷时,她是一名平凡的家庭主妇……她演绎着生活中、社会上不同的角色,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精力,用心描摹着人生中最艳丽的那抹红色!

链接:周苏红,1990年在浙江省长兴县少体校开始排球训练,1994年进入浙江省女排队,1996年入选国家青年队,1998年八选国家沙滩排球队,1999年入选国家女子排球队。2007年当选党的第十七表大会代表。现任浙江省大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

上一篇: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Zhejiang Universi... 下一篇:画家傅伯星的三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