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用“心”去抓档案安全

时间:2022-10-17 03:58:51

要用“心”去抓档案安全

最近,据报道,故宫博物院有7件在展文物被盗,后经警方全力侦破,在案发58小时后破案,抓获犯罪嫌疑人,并收回了部分被盗文物。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但这起案件却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据称,故宫博物院内有“四道防线”,即人防、技防、物防、犬防,在“人防”方面,靠的是人海战术;在“技防”方面,故宫在一级风险地点装有最先进的设备和至少三种复核手段;在“物防”方面,故宫安装了大量的铁栅栏、铁窗、防爆玻璃和铁柜,并进行了加封加固或更新;在犬防方面,故宫的犬队担负着闭馆清查、施工工地夜间蹲守和突发事件安防等任务。但这些都没有拦住盗贼,文物仍然被盗了。档案安全和文物安全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因为它还可能涉及国家的安全。因此,作为档案工作者也应当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确保档案安全万无一失。

故宫博物院有着上述“四道”防线,故宫保卫处又以人数之多(超过240A)被称作“京城第一保卫处”。故宫还有至少1600个防盗报警器、3700个烟感探测器和400个摄像头在运行,真可谓安保措施“到位”了吧。那为什么还会让盗贼钻了空子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在其博客中针对这次被盗案件讲了四大反思,我认为说的很到位,其中讲到“人防技防物防不如心防。单纯的技术防范,在上世纪50年代的欧美已经结束。观念预防,即以心防为主。人们在想。故宫是收藏国宝之地,必然是各种技防硬件汇集之处。但事实证明,最有效的防范,不是软件,而是心防。”

“心防”我的理解就是用心去防,就是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心到措施才能到,心到措施才有效。所有的技术措施还是要由人来操控,所以,人是第一位的。我想,国家档案局提出的“十二五”期间要大力推进三体系建设,其中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列重要位置,首要的就是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和相关人员的档案安全意识,树立档案“大安全观”。档案记载了历史,档案见证着历史,每页档案都是祖国的财富,因此不能有半点闪失,特别是不能因为思想麻痹、工作不到位,而给档案的安全带来隐患。档案工作的所有环节,都要在保证档案安全的基础上才能顺利进行,所以,我们必须把档案安全作为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档案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

然而,在我们平时对一些单位进行档案业务指导或安全检查中,经常会发现这样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单位或部门领导不能说不重视档案工作或不重视档案安全,但真到了具体事情上,档案却很难放在应有的位置上,他们的重视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由此带来的就是各种档案安全的隐患,如把档案库房设在了很不利于安全保管的地下室、车库、伙房等地方;档案安全保护制度虽制订了,但落实并不到位,没有人去考核和检查,有些安全检查记录是应付上级检查的;档案人员换了又换,有的连档案保管保护的基本常识都不懂;给档案室安装了视频监控,加了防盗网,就以为万事大吉了,疏于严格的管理和检查等,在这些表面现象的背后,最根本原因还是人的问题。

故宫文物被盗案件再一次给了我们很好的警示。档案安全慎之又慎。缺少真正的档案安全意识,也就缺少档案安全的责任心;没有档案安全的责任心,就没有有效的档案安全保护措施。档案安全意识不强,有制度也只能“上墙”,落不到行动上。因此,要确保档案安全,首先要从领导抓起,要从安全意识抓起。总之,要用“心”去抓档案安全,档案安全才能让人放心。

链接

2011年1月湖北黄冈博物馆失窃案是最近的博物馆恶性盗窃事件。1月28日,3名盗窃者闯入黄冈市博物馆内盗走3件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一名值班人员被打晕并剁掉手指。1月30日犯罪嫌疑人被抓捕归案,涉案文物全部追回。

2010年年底,张国良涉嫌利用职务之便侵吞国家财产、涉嫌贪污一案,在湖北荆州市荆州区法院开庭。荆州区档案馆珍藏多年的吴冠中、关山月等名画家的作品《苍山洱海》,竟然在北京被拍卖出100多万元,而馆中的画作却变成了赝品。此事发生在湖北荆州市荆州区档案馆,3年前,包括该画在内的4幅馆藏画作,被荆州区档案局地方志编研科原科长张国良掉包。他请人炮制赝品,换出真品,然后以低价出售。目前,已经追回部分画作。

上一篇:开创北京档案事业发展新局面 下一篇:成都市民生档案建设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