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离平衡问题解决中构建思维模型

时间:2022-10-17 03:34:13

在电离平衡问题解决中构建思维模型

摘要:文章针对电离平衡中多种动态平衡的复杂性,提出通过模型思维策略进行快速匹配,培养电离平衡中问题解决的技巧,进而以模型思维为突破,解决化学复杂问题,引导学生自觉进行抽象思维,处理复杂事物的能力,对其它复杂问题的解决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思维模型;电离平衡;问题解决;抽象思维能力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9-0030-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一、 模型思维和电离平衡的特点

模型思维是通过构建思维模型,设法将新问题转化为已有知识经验中相似的问题即模型,通过比较二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利用已有问题的解决方法来解决新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①,问题解决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离开了相关的已有知识,问题解决则无法进行,在解决化学问题中,建立一些经典的思维模型,也是化学知识应用的一种重要策略。

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状态,往往相对复杂,存在多个动态的电离平衡状态,一种微粒的变化会引起多种微粒的变化,甚至导致溶液中电离平衡状态从一种主体状态向另一种主体状态的改变,溶液的性质也会引起质的变化,学生往往难以把握其中的变化,导致问题解决无从开始。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重要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学习中,给学生建立一些常见的、经典的思维模型也是非常必要和必须的。这可以丰富学生的思维原型,快速匹配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二、 电离平衡中常见的思维模型

1. 关于溶液稀释的思维模型

2. 关于溶液中矛盾思维模型的建立

3. 关于弱酸或弱碱与其对应盐的混合溶液中溶液性质分析思维模型的建立

4. 多元弱酸的酸式盐溶液中酸碱性的判断

三、 思维模型的应用

通过建立这些基本的思维模型,在解决电离平衡问题时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类比、转化等策略,与这些思维模型进行匹配,从而达到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20mL 0.4mol/L的CH3COOH溶液与20 mL 0.2mol/L的NaOH溶液充分混合后,溶液中各浓度的大小及其关系的比较。

分析:先让20mL 0.4mol/L的CH3COOH溶液与20mL 0.2mol/L的NaOH溶液完全反应 40mL 0.1mol/L的CH3COOH溶液与0.1mol/L的CH3COONa溶液 匹配模型3查阅CH3COOH的Ka即可判断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及其相互关系。

总之,通过建立经典的思维模型,不但有利于电离平衡化学问题的快速简便解决,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在其它知识模块,特别是理论性较强的知识模块,如化学平衡、电化学等建立一些经典的思维模型,并形成一套完整的思维策略,让这些思维策略形成自觉意识,使新课程理念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也是教育者值得进一步思考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后雄.新理念化学课程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20-121

[2] 王春阳.矛盾理论在电离平衡中的应用[J].中小学试验与装备,2007,(2):21-22

[3] 伊秀凤.浅谈化学平衡思维模型的建立[J].辽宁师专学报,2008,(4):25-26

上一篇:巧妙构建化学核心观念 下一篇:提高课堂实效从巧妙设计教学细节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