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 敢疑 会疑

时间:2022-10-17 03:30:26

【摘要】把问题意识作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切入点和推动力,让学生“敢疑”、使学生“好疑”、教学生“会疑”。教师应采用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多方面去质疑问难,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切实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质疑能力 教学策略 语文课堂

语文课堂质疑能力的培养,无疑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的素质教育打下基础,同时也为自身的成长提供了保障。“创新必先有疑,质疑方能创新。”课堂中,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从解决问题到提出并解决问题,这样教学才能获得成功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质疑的方法和策略:

一、创造氛围,敢“疑”人先

茫茫书海,知识无穷,学生怎会无疑可问呢?只不过历来讲究师道尊严,教师享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即使有“疑”,可能也被吓到九霄云外去了。因此,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创设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至关重要。

首先,教师要降低学生提出的问题的期望值,以宽厚的胸怀容纳每一个幼稚无理的问题。当学生提出一些有质量的问题时,教师不仅组织讨论,而且张贴示范。对学生提出的幼稚、古怪的问题,教师不能横加指责,一定要持宽容态度,要允许学生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欢迎质疑。学生毕竟认知基础较低,阅历有限,对于阅读材料的主旨等不太可能一上来就能准确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允许肤浅,允许不完整,甚至允许错误,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另外,教师对学生质疑中出现的偏离教学主旨,或错误的提问,要合理引导,不能一棍子打死,在予以正确点拔的同时要肯定其敢于提出问题的勇气、意识。在这样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没有心理上的压抑,没有形式上的拘束,容易让更多的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质疑。

其次,教师应从自身做起,教学态度做到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去除师道尊严带来的居高临下的威严之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以亲切的微笑迎接每一个提问,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为每一个敢问不会问,会问不敢问的同学解除后顾之忧。

请看特级教师钱梦龙的教学片段:

师:有的同学提出来冬天象征黑暗是不是呢?

生:不是的。当时时间正是冬天。

生:我认为是的。寒冬过去,春天就要到来。(笑)

师:这个想象很有诗意,很有道理。

生:不过我认为作者在这里还是要渲染一种荒凉、萧索、冷落的气氛。如果不是这样写而是写故乡鸟语花香,行吗?

生:老师,我认为鸟语花香也可以。这要写人物心情的不高兴就可以了,而且这一衬托,效果就会更强烈。

师:对,对!你比老师高明。(大笑)这种手法叫反衬。

这是富有个性的对话,用叶澜教授的话来说,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

二、寻找关键语句,指导学生质疑

学起于疑,思源于疑。疑就是问题。问题是思维的火花,学生在阅读中能发现和提出问题,是独立思考的表现。教师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就要引导学生能在文章看似平常,实有深意的文字中质疑,也就是找寻文章关键词句。关键的词语是指记叙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词语及一些看似矛盾的词。这些词语是最能突出人物性格特点,表现人物品质的;说明文中最能说明事物特征的词语及一般文章中与中心有关的用得好的词语。关键性语句是指包括最能体现文本中心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品质的语句;蕴含哲理、含义深邃、耐人寻味的议论性抒情性语句;妙用各种修辞、描写方法的语句;概括性强的段落首括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或前后文内容结构相照应的语句等等。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默读、朗读、听读等各种方式,快速捕捉关键词句并作圈点勾画,同时从以下角度加以质疑问难:所圈点勾画的词、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用这个词句?能否删去或用别的词句替代,理由是什么?它在文章的结构上、内容表达上、语言运用上有何作用?圈点的词句与文中哪一个词句相互照应?这些词句表现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

如鲁迅的《孔乙己》,文中多次出现了“笑”,这个“笑”实际上是作者精心构思的“文眼”。抓住这个关键字设疑提问,就可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发掘文中所蕴含的深意。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笑”字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孔乙己的可笑之处?周围的人为什么都讥笑孔乙己?孔乙己在讥笑中悲惨死去,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读了《孔乙己》非但笑不出来,反而还有隐隐作痛的感觉,这是为什么?这些问题处处问道点子上,个个能激起思维的波澜。“笑”的问题研究透了,学生对全文也就读透了。

三、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质疑

学生如果能经常质疑,他的求知欲就会加强,质疑的兴趣会更浓,就会出现自主质疑的局面。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让他们在解决新问题中再次提出实际的问题。

如教《愚公移山》,就可以这样导入:我们常常用一个成语来比喻做事有毅力,不怕困难,并且这个成语在格式上与“精卫填海”相似,这个成语就是――愚公移山。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寓言故事。愚公为什么要移山?愚公凭什么说可以移走大山?愚公又是怎样移走大山的?你怎么看待愚公移山的行为?假如你是愚公,你会怎么做?诸如此类的带有趣味性的问题,既可以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又很快地把学生导入到探究的情境中来。很显然,学生们为了发现问题,开动脑筋思考,挖空心思的找疑点,为深入理解这篇文章作了铺垫,我也及时的表扬了这些同学。

教学时,我结合学生们愚公的认识,围绕“我们从哪儿可以看出愚公的决心和勤劳?”这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勾勾画画,写写议议,来释疑解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领悟也就水到渠成。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让他们积极思维,通过让学生课前预习质疑,教学中挖掘教材,激疑、引思,使得文章的重难点体现的淋漓尽致。课后学生的发展性质疑、探寻,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这也使我深深体会到:我们教师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创新之花就会慢慢绽开。

【参考文献】

[1][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娄凤跃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2010.12

上一篇:中小河流水文工程质量管理探讨 下一篇:谈一谈“导学案”的“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