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形象思维及培养途径

时间:2022-10-17 03:08:51

浅谈地理形象思维及培养途径

摘要:地理形象思维能力是学生地理综合能力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是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一段时期以来,教学中对地理形象思维的培养存在着不同的认识,甚至出现教学误区。本文试图以自己对心理学中形象思维的理解,通过对地理形象思维内在联系的思辨,浅谈对地理形象思维培养的再认识,结合本人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就地理形象思维方法和培养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地理形象思维;形象性;思维方法;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1-0240-02

高中地理课程目标中要求在地理教学中要使学生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同时,根据高考考试目标和能力要求,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更强调考查学生对学科知识整体把握、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要求学生能从所给的图表、数据、材料等提供的有效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推断、归纳、预测;分析、说明成因;解决问题。地理形象思维能力是学生地理综合能力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过程中,利用地理图表,培养学生的地理形象思维是一个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学生综合能力形成的有效、快捷的途径之一。

目前人们对于地理形象思维的培养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一是由于形象思维具有形象性、直觉性、整体性、概括性等特征,在传统心理学中,一直把形象思维归于认识的初级阶段――感性认识。认为形象思维一定要过渡的抽象思维。这些观点反映到理论方面,表现为对地理形象思维的内涵、方法、能力目标体系,以及两种思维结合的途径等都不是非常清楚。另一是认为表象就是形象思维,反映到教学中,表现为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直观教学混淆,形象思维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仅局限于图文结合的阶段,忽视教学中地理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教师只有澄清这些认识,才有利于推动学生地理形象思维的培养。

1.对地理形象思维的再认识

认知心理学把思维看作是人脑的信息加工过程,即:思维是人们借助于表象或概念,通过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进行信息加工的认知过程。它能从已知信息推断出未知信息。因此,学生的思维过程必然包括接受、存储、加工和输出信息的全过程。显然思维处于核心地位,它参与并控制人获取信息、储存信息和输入、输出信息。确立这样的观点将有助于解决长期以来地理观察力、读图能力训练效果不明显的难题。

从逻辑学和意识心理学为出发点的"思维"的定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这个定义广泛地被采用,它既适用于抽象思维,也适用于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是人类的理性认识,它们都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产生的。形象思维就是运用分解与组合、类比与形象概括、联想、想象等方法,对已有的表象和图形进行加工处理,用语言、图形和艺术形式表达思维结果的一种认知方式。它具有形象性、整体性、概括性、跳跃性、直觉性和情绪色彩。

由于形象思维最基本、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形象性,人们把它混同于感性认识,因此很容易根据感性认识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原理推出"形象思维一定要过渡到抽象思维"这个结论。事实上,形象思维既然叫思维,那它就应该具有思维的基本属性――概括性和间接性。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可以因工作的性质和思维习惯而高度发展,它们是平等的,不能说有高、有低。

发展心理学认为理性认识不一定都表现为抽象形式,如一些科学成果的图像表达如示意图、函数图像和几何图形等。形象性的认识也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如科技发明、艺术创作、建筑师和服装设计师的成果,是经过他们精心的思考和加工的结晶,难道能说这是感性认识吗?形象性和概括性是可以统一的。这样的例子在地理学中非常多,其中典型例子就是地图。地图是一个按比例压缩的客观世界的模型。在传递空间和环境信息方面比单纯的语言描述更准确,具有形象性、整体性和概括性。概括性和形象性的统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表达这些信息的符号、图形并不完全是地面事物实际形态的缩小,而是按照地物形态的基本特征加以概括,使其典型化,用规则图形表示。一些地面上没有明显形状的现象则多采用象征性的图形。这就容易使读者看到符号就联想到实际的形状或特征。其二,地图上所表达的地面状况是经过取舍和概括的结果,即制图综合过程。这种取舍和概括都不是任意的,要根据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和制图区的景观特征,选取和强调主要的、带有规律性和典型性的,舍掉次要的、非本质的,在有限的图面上,以图形表示出制图区域的基本特征和制图现象的主要特点。因此地图上所负载的信息是有关研究人员对地理事物的特征和内在规律的认识,属于理性认识,是一种科学的概述。

2.地理形象思维的主要方法及培养

2.1运用各种地理图像的变化和组合,培养学生分解、组合、 对比的思维方法。这些思维方法都是形象思维的基本方法,它是揭示事物内在联系与规律的方法。利用各种地理图像的相互配合、联系及变化是发展形象思维的有利因素。通过地理图像中方向的变化,位置的变化,高度的变化,整体与局部的变化,单一与综合的变化,时间与季节的变化、静态到动态的变化,空间分布规律与联系,"点"、"线"、"面"的结合等方面来培养学生掌握形象思维的方法。这些思维方法既包含了形象思维的内容,也隐含了抽象思维的因素,还含有多端思维、开放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因素,而创造性思维正是在这些思维方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往往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整体地图容易识别,而对该国家或该地区的局部地图就不易识别和辨认了。对整个中国的行政区划比较容易识别,但如果截取川、鄂、晋、陕四省之间的交界区的地图,辨认起来就困难多了。这种考查方式从近年来高考的文综地理试题中得到体现。因此,在指导学生用图时,既要注意全世界的、各大洲的、全国的、各省的图形轮廓,也要注意各大洲之间、几个国家之间、几个省区之间的地图,以及一个国家或一个省区内的局部地区地图。如日本的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个大岛合起来很容易辨认,但若单独画出某一个岛就不容易分辨了。因此,应训练和加强学生对地图熟悉程度,逐步做到可分、可合、可局部、可整体、可单一、可综合,大大提高对各种地图的识别和辨认能力。

上一篇:谈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课兴趣 下一篇: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