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棉花产业安全实证分析

时间:2022-10-17 02:30:54

我国棉花产业安全实证分析

摘要

基于棉花产业安全指标体系,首先对影响棉花产业安全发展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选取2000年―2013年我国棉花产业发展状况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 Statistics17.0分析软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棉花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基本安全因子对棉花产业安全影响较大,对外安全因子影响相对较小,并据此对提高我国棉花产业安全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棉花产业;因子分析;安全因素

1 引言

我国加入WTO以来,各界对棉花产业安全问题保持高度的关注,现有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1)对棉花产业安全指标的划分与界定。杜珉(2003)指出将国内每年棉花的库存消费比作为检测棉花安全的首选指标[1];龚文龙(2007)借助麦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对棉花产业的竞争力模型进行综合分析,将影响棉花产业安全的因素概括为产业宏观经济环境指标、产业宏观政策环境指标、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产业对外依存度指标四个部分[2];刘志雄(2013)建立了一套对棉花产业安全界定和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估了我国棉花产业安全状况,结果表明我国棉花安全水平总体上相对较低,且明显呈下降趋势[3]。(2)进口与棉花安全的关系。宋聚国、刘艺卓(2010)总结了棉花产业安全的指标体系,分析了进口对棉花安全的影响,对棉花贸易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4]。

目前还没有学者对棉花安全体系进行总体概况评估,关于这方面的实证分析也较少。本文运用相关数据,整合了一套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棉花产业安全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一些促进我国棉花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2 棉花产业安全指标体系构建

棉花产业安全是指一国棉花在确保所有人需求的条件下,进出口量达到均衡的状态。本文参考刘志雄等人分析总结,整理出一套我国棉花产业安全的评价体系及评价指标。

2.1 棉花产业可获得能力

产业可获得能力是指一个产业自身可获得资源发展的能力,是一个产业最基本的能力,一个国家自身产业的可获得能力来源于生产和库存。因此本文运用棉花自给率以及棉花库存消费比这两个指标来衡量可获得能力。这两个指标可以衡量一个国家政府控制市场的能力以及保障产业安全的能力。

2.2 棉花产业竞争力

产业竞争力一般是指从市场竞争力、绩效竞争力以及规模竞争力等方面进行评估。因为相关数据有限,本文拟用市场竞争力来代表棉花产业的竞争力。参考前人的研究结果,本文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RAC)和贸易竞争力指数这两个指标。所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一个国家某种商品出口额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出口总额中该类商品出口额所占份额的比率。它是衡量一国某产业在国际市场上最具有说服力的指标。它能够定量地描述一个国家内各个产业相对于出口的状况。通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可判定某一产业是否更具出口竞争能力,从而揭示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用公式表示为:RCAij =(Xij / Xtj)÷(XiW / XtW )(其中,Xij表示国家j出口产品i的出口值,Xtj表示国家j的总出口值;XiW表示世界出口产品i的出口值,XtW表示世界总出口值)[5]。

贸易竞争力指数是指一国某产业进出口差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贸易竞争力指数=(X1-M1)/(X-M)(其中,X1表示一国出口产品1的总出口值,M1表示一国进口1商品的总进口值,X表示一国商品总的出口值,M表示一国商品总进口值)。一般认为,贸易竞争力指数大于0就表示该产业具有贸易竞争能力。

2.3 棉花市场控制能力

市场控制能力是指在市场开放的条件下,本国资本在国际市场上对某一产业的控制能力。若某一产业对国际市场依赖较大,则认为此产业市场控制能力不强。本文采用进出口消费比、进口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三个指标来衡量。其中进出口消费比是指一国某产品进出口的差额与消费量的比例。

2.4 棉花市场的成长发展能力

市场的成长发展能力是反映某一产业的潜在发展能力。市场的成长发展能力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文采用棉花的生产成本变化来衡量,某一产业的生产成本越低,农业科技水平越高,这一产业的市场发展状况越好。

3 实证分析

对照上面列出的指标体系,选取2000年―2013年我国棉花产业发展状况的相关数据,计算所得的2000年―2013年我国棉花产业安全相应指标的数据见表1。

(数据来源:原始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海关统计年鉴、中国棉花统计年鉴,以及美国农业部网站、UN Comtrade、http:/// 等网站,最终结果运用相关数据整理计算得到)

本文按照因子分析法的步骤,运用SPSS Statistics17.0统计分析软件[6]。因子分析前对数据进行适应性检测,主要参考KMO的值,一般认为大于0.5即可接受。其中KMO的值为0.635,Bartlett球体检验结果显著(p=0.000)。还可参考相关系数值判定,一般认为分析变量的相关系数值多数大于0.3,则适合做因子分析。从表2中可以看出相关系数大多数都大于0.3。综上判定可以做因子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我国棉花产业安全的各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并选择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进行因子旋转,得到如表3所示的反映各变量相关程度的因子载荷系数。根据因子载荷矩阵,在所有的公因子中,选取对上述7个指标变量的贡献率最大的公因子,即7个指标变量在该公因子上的载荷的总和最大,作为第一主因子,次之作为第二主因子。根据前面的研究,分别将这两个公因子命名为“基本安全因子”和“对外安全因子”。 由于这两个主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之和已达到76.799%,说明这两个主因子基本包含了这7个指标的信息。因此可以用这两个公因子代替原来的7个变量来解释影响我国棉花产业安全发展的因素。

表3中的数据表明:我国棉花产业安全的基本安全因子主要由自给率、进出口消费比、进口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和生产成本变化率所决定,其中主要取决于进出口消费比和进口依存度,也就是说进出口消费比越高,棉花基本安全状况越好。对外安全因子主要由库存消费比和贸易竞争力指数所决定,其中库存消费比是影响对外安全的重要因素,库存消费比越高,棉花对外安全程度越高。

4 结论与建议

本文选取2000年―2013年我国棉花发展状况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 Statistics17.0分析软件,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我国棉花产业安全的因素。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影响我国棉花安全的主要有基本安全因子和对外安全因子,对棉花安全状况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6.975和19.824。由此可知,基本安全因子对我国棉花安全的影响力较大,对外安全因子的影响能力较弱。(2)影响棉花安全的基本安全因子中,自给率、进出口消费比以及进口依存度的影响相对于其他变量较大。

因此,加强基本安全因子的影响对我国棉花产业安全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主要是提高棉花产业的可获得能力以及市场控制力。具体应采取以下措施:(1)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发挥我国棉花生产的区域优势,保障宜棉地区棉花的种植面积,开发内陆旱地、滨海盐碱地种植棉花,提高棉花自给率;(2)加强棉花产业链条间的密切联系,合理控制棉花的进出口消费比以及进出口依存度,增强棉花市场控制力;(3)充分拓展消费市场,促进棉花产业快速成长;(4)借鉴我国政府对粮食产业的政策以及投入机制,优化棉花产业的市场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 杜珉. 我国棉花安全指标的实证分析 [J]. 中国棉麻流通经济,2003(7):15.

[2] 龚文龙. 中国棉花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7,(31):216-217.

[3] 刘志雄. 开放条件下中国棉花安全状况评估[J]. 国际贸易问题,2013,(2):28-37.

[4] 宋聚国,刘艺卓.进口对我国棉花产业的影响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10,(5):91-97.

[5]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6] 薛薇.基于SPSS的数据分析[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中国合作社研究院)

上一篇:织物静水压测试仪校准方法研究 下一篇:浅析海水环境下钢闸门的腐蚀因素和防腐蚀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