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瑶族服饰设计元素在插画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7 02:18:11

贺州瑶族服饰设计元素在插画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摘 要:贺州瑶族服饰文化历史悠久,其服饰造型与色彩多样,纹饰丰富寓意吉祥,研究其设计元素在插画设计课程中的应用价值和教学途径,在传承民族服饰文化遗产的同时还能够使插画设计作品更具时代性、民族性和国际性。

关键词:贺州瑶族服饰;元素;插画设计课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8-0207-02

广西贺州市是中国瑶族的重要聚居区,瑶族人口达13.5万,占我国瑶族人口的十分之一,贺州瑶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色彩艳丽、造型独特,做工精美,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大众文化的渗透,瑶族民间文化已处于濒危状态,2005年贺州瑶族服饰被列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目。将贺州瑶族服饰资源应用于地方院校美术课堂,研究贺州瑶族服饰的形式和内涵,从继承中找到创新的方法,是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个性化、多元化、本土化的探索与研究。

一、瑶族服饰设计元素分析

(一)服饰的造型与色彩分析

贺州瑶族服饰因各支系间经济基础、生活环境、风俗习惯以及审美观念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其中土瑶、平地瑶、过山瑶最具特色。

贺州瑶族服饰款式和造型繁多,按年龄来划分有童装、少女装、妇女装(已婚)、男士成人装等;按用途来划分有婚礼盛装、节日盛装、便装、劳动装、寿装;按身份来划分有度戒服、师公服、道公服等。服装配饰有绣花鞋、香囊、绣花荷包、挂包、串珠、银牌、织带、火柴袋、帽冠等。1、土瑶服饰是贺州瑶族服饰中最特色的,其女性衣穿黑色长衣,旧时穿紧身短裤,裤脚绣有图案,扎毛巾以作脚绑。女子头饰用桐木皮制成,木帽上覆盖的白色毛巾上用户彩色颜料书写情歌作为装饰,配以红黄青蓝白五彩丝线从头顶系至下巴,身上披挂彩丝垂直腰间。土瑶男子衣着以蓝色为主,一般用白色毛巾裹头,上穿蓝白对襟布扣短衫,下穿超宽超长大脚裤。2、平地瑶人民衣着布料一般为自织土布,男女均穿无翻领上衣,女性身穿长衣大襟,扎腰带,宽裤,裤脚常用不同颜色的布镶边,足穿绣花鞋,头顶方格头帕,头帕两角在头后叠成尖形。男性一般穿兰、黑色土布,衣身肥大,腰身用彩色丝带维系,袖短而宽。男女衣服领口、裤脚、衣摆都绣有宽边花纹。3、过山瑶从湖南、广东、桂北等地迁徙而来,过山瑶主分为有东山瑶、西山瑶。东山瑶女性带的尖帽,一般像金字塔式尖直向上,帽前镶有银花牌,以丝线串珠围于尖帽中间垂挂。西山瑶斜形大尖头妇女头饰用挑花瑶锦装饰,重重叠叠十八层之多,尖端常斜向后面,全身挑花围裙、盘王印背袋、挑花腰带、挑花尾饰等都一应齐全,显得隆重喜庆。小尖头头饰则用彩布包成竖立的尖角,则简便了许多。过山瑶女性身着对襟长衣,袖口有绣花或镶红白蓝布边饰,扎挑花围裙,下穿唐装裤,裤管口亦绣花或镶红、白、蓝布边饰。男子大多用绣有花纹的蓝色或白色土布包头扎成大平头,外用挑花瑶锦装饰,衣服多是青蓝色,身穿对襟唐装衫,胸襟用圆形铜扣,扎腰带,下穿便裤,全身用挑花瑶锦装饰,非常美观。

(二)瑶族服饰的纹饰分析

贺州瑶族在历史记载中是无文字的民族,所以在服饰上的图案纹饰成了贺州瑶族最直观的文字。贺州瑶族服饰图案丰富多彩,极具特色。例如盘王印,瑶族普遍认为“龙犬”代表祖先盘王,盘王印为盘王所有,在日常生活中,信奉盘王的支系族群,其男女服饰在胸前、背部、头巾绣有方形图案纹饰,这是对先祖的纪念,也是瑶族特有的图腾符号。动物纹饰在瑶族服饰中是最常见的式样之一,它记载了瑶族先民狩猎时主要的生产活动。鱼、鹿、龟、鸟、蝗螂等动物被瑶族吸收为服饰的装饰符号,并暗含美好寓意。其中鱼形纹在服饰中成排出现,象征“有余”;鹿纹在服饰中多用作陪衬或点缀装饰,象征“食禄”;龟背纹常在服饰明显位置,象征“长寿”;蝙蝠纹多出现在腰带、背带,祈盼“福祉”,飞鸟纹、蝗螂纹多用作陪衬或点缀装饰。随着瑶族的生存方式逐渐由传统的狩猎过渡到现代农耕生活,与之密切关联的植物样态给瑶族人民提供了丰富的装饰符号,如松果、莲花、桂花、韭菜花、梧桐花、簸箕花、连花、碗豆花、鱼骨花等被符号化后,主要装饰在衣服、头饰、瑶锦、刺绣等服饰中。其中,松果多用于头巾图案的边缘装饰,莲花图纹常用于头巾构图,梧桐花则用于瑶锦,山茶花图纹乃用于男头巾点缀,桂花图纹常见于盘王印装饰等。这些品种繁多、纹饰丰富的瑶族服饰元素为插画设计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

二、瑶族服饰文化在现代插画设计课程实施中的价值体现

现代插画设计从起源、发展及艺术表现形式与民间美术有着较深的历史渊源,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贺州瑶族服饰正是贺州民间美术的重要内容,而服饰的装饰性特征与插画设计具有的装饰性效果不谋而合。贺州瑶族服饰文化资源丰富,为现代插画设计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也提供了多样性的形式语言,在现代插画设计教学中,如果能合理的利用这一本土优势,可以作为教学的有益补充,丰富教学内容,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完成有本土特色的个性化作品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三、瑶族服饰文化在现代插画设计课程实施中的实践途径

(一)设计元素的发掘

把贺州的瑶族服饰引入到地方院校美术课程中,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制作课件展示瑶族服饰的图片,也可以带领学生去当地的博物馆参观瑶族服饰的藏品,甚至走进瑶族的居住地,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更丰富的实际事物和具体的环境,了解当地的文化和历史背景,收集整理瑶族服饰的设计元素,这种直观教学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现代插画教材相结合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根据瑶族服饰的特点,结合教材,把瑶族服饰设计元素与插画设计相结合,通过现代设计,重新焕发瑶族服饰的独特魅力,将瑶族服饰的设计元素转化为我们所需要的设计符号,也可以使得现代插画设计更具有民族特色。

(三)创新思路的培养

现代插画设计课程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提炼贺州瑶族服饰元素应用于自己的插画设计作品中。如何提炼应用,是直接嫁接复制还是解构重构都是插画课程中学生需要考虑的问题。只有对瑶族服饰有深入的了解,结合作品本身的形式、内容、主题等找到自己可以参考和应用的元素,在继承和创新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审美修养和设计品味,才能使传统的瑶族服饰在与现代插画艺术的结合产生新的生命力。

四、结束语

贺州瑶族服饰设计元素在插画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是传统服饰文化精髓与现代设计教学相碰撞相融合的研究,以期通过教学方式的尝试创造出更具民族性、时代性甚至是国际性的设计作品,希望能对其他民族服饰的研究具有借鉴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汤桂芳.桂东南瑶族妇女传统服饰设计元素在教学中的运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05).

[2]周飞战.瑶族服饰在图案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美与时代,2009(03).

[3]莫碧琳.象征之美―简析黄洞瑶族服饰刺绣中的象征符号[J].艺术评论,2009(06).

[4]郑威,余秀忠.广西贺州瑶族服饰及其文化变迁[J].艺术评论,2009(06).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1年贺州学院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科研课题《民间美术资源向地方院校美术课程资源转化研究――以贺州瑶族服饰为例》,课题编号为:hzxyjg1009。

上一篇:书画之乡书画潮――太和书画艺术热潮透视 下一篇:雕塑概念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