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全教会议精神 实施《教育规划纲要》 提高农村办学绩效

时间:2022-10-17 01:28:21

贯彻全教会议精神 实施《教育规划纲要》 提高农村办学绩效

【摘要】总书记提出的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五个必须”。即: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必须促进教育公平;必须重视教育质量。根据领袖的要求,结合最近学习各位领导以及专家对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解读。我认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方向,应该从规范办学、教师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地方资源开发等五方面进行发展,以双高普九硬件建设为基础,切实提高农村学校办学绩效。

【关键词】 背景 政策导向 专家引领 制度创新 传承文化

近年来,我县县委、县政府以高度的战略眼光和超前的胆识,确立了“以人为本,育人为主,加大投入,改善条件,统筹城乡,全面发展”的教育发展思路,完善教育投入机制,加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将中小学校全面落实各项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向农村学校倾斜,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极大地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在高标准、高水平校建工程、教学设施建设下,如何提高办学绩效就需要我们转变思维。

一、政策导向,创办适合培养新型人才的规范学校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整体上进入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和提高质量的新阶段。加强中小学规范管理,办好每一所学校,成为新时期基础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总理2009年9月4日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时强调:“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和改革。”并提出了四点要求,即“符合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符合时展的要求;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的要求;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本人认为具体从以下做起:

第一,强化管理,切实把各项要求落实到每一所学校。

第二,坚持依法治校,科学规范学校内部管理,学校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形成依法学、自我约束的发展机制。

第二,抓住重点,认真解决好当前一些违背教育规律、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突出问题。

第三,加强领导,建立和完善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工作机制。

二、专家引领,培养一支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教师队伍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农村教师教育及师资队伍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不可否认,农村师资队伍建设依然存在很多突出问题,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整体状况堪忧。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快速推进,一部分教师较快地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但继续提高发展的动力和空间又似乎非常有限,出现了比较明显的“高原现象”。也有一部分教师感到难以适应,处于不断被边缘化的状态中,使这部分教师产生了比较严重的“职业枯竭”、“职业倦怠”等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教师队伍教师,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第一,提高教师地位。要提高教师的待遇,不是简单的涨工资,要把新酬待遇和个人工作成效密切挂勾,这是对教师辛勤劳动的尊重。要大力宣传教育战线的先进事迹,特别是终身从事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典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教师成为全社会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羡慕的职业。

第二,加强师德教育。乌斯申基曾说过 : “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目前,因教师体罚学生事故频频发生,如: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五井中学一教师因孩子买的吃零食罚站被冻死等事件,说明我们教师内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一要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律法规,二要在教师中开展爱的教育,北京市教育学院张红教授讲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本质就是爱。”

第三,开展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是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最廉价、最实惠的“加油站”。开展“以校为本,以师为本,要充分考虑学校的自身发展和教师的需要”为主,其它形式为辅的培训方式。

第四,实行绩效工资。根据中、省、市、县相关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指导意见为指导,以深化教育事业改革,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核心,全面考核教职工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学业绩、从事班主任工作、安全工作、出勤等方面的实绩,逐步建立起既符合教育教学工作和教师成长规律,又能调动教职工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内部考核评价制度,切实达到激励教师,促进工作,确保稳定,推动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的目的。

三、制度创新,促进学校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

有专家曾说:“一所好的学校就是一个好的制度加上一个好的校长。”可见在一所学校里面制度的重要性,但我们不能把一些老的制度,不适合现在社会需要的制度延续下去,我们既要传承好的东西,也要有一定的创新。

制定制度时首先考虑人的自然性。顺应人的自然价值观,以制度促使竞争;触动职业危机感,以制度诱导竞争;满足人的向上心理,以制度激励竞争。其次是尊重人的社会性。营造氛围,让制度管理体现民主性,管理者身体力行。最后是注重人的发展性。建立目标责任制,以制度引导发展。学校管理制度创新是以人为本的创新,以学校管理制度创新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办学品位,形成办学特色,这将是学校管理者为之追求的目标,也将是学校实现学校之目标的根本。

四、传承文化,建设适合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袁桂林教授谈到,教育的改革给农村教育了新的机遇,农村教育的优势在于发展自己的特色,挖掘校园文化的内涵。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加强德育建设。第一、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确定德育工作思路,提倡活化的德育。我们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进一步加强和改革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以学会做人为目标,牢牢把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四项任务: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从确立远大的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观念;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提高基本素质做起,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供实践体验的平台。养成教育规范化,以《守则》、《规范》等为载体,利用升旗仪式、节日活动、主题班会等时间进行学习、讨论、竞赛等,使养成教育达到经常化、规范化。第三、加强学生安全教育。

构建和谐校园。和谐校园的建设有两个核心的元素:一是以人为本,从人性出发来爱护人、关心人、理解人、服务人、发展人、欣赏人、依靠人、激励人、领导人;二是和谐发展。重视和谐发展,致力于从学校的理念文化和人际关系这两层面构建学校和谐发展的文化氛围。

创建特色校园。创建特色文化必须基于这四点:一是学校应当立足自身实际;提炼校园文化主题,二是学校要立足教育规律,围绕主题深挖校园文化内涵;三是学校要依托有形的载体,让校园文化得以物化;四是学校要坚持不懈,让校园文化得以升华。

开发地方课程资源。根据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国情,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教材,必须在统一基本要求,统一审定的前提下,逐步实现教材的多样化,以适应各类地区、各类学校的需要。不同民族和地域拥有各具特色的乡土文化,编辑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教材,是对青少年进行本土文化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乡土知识传承和文化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手段。

上一篇:如何提升课堂的有效性 下一篇:当前农村学前教育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