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逛美国的大公园 游览美国西部的国家公园

时间:2022-10-16 11:56:53

逛逛美国的大公园 游览美国西部的国家公园

真正留意Grand这个单词,是从星巴克的Grande杯咖啡开始的。当时心里在想,为什么星巴克不用大中小这样的标称,而是用Tall、Grande这样的词,这里面肯定有一种情感。就像我在美国走过的几个国家公园一样,它们给我的感觉是Grand,而不仅仅是Big。

从一段惊险的驾驶开始

当把车在盐湖城(Salt Lake City)的酒店门前停好,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紧张的大脑终于得到了片刻的放松,因为这一天的驾驶充满了各种刺激。早上,我们开着车从黄石国家公园(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出来,经过了大提顿国家公园 (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终于在太阳落山前到达了今天的目的地,位于犹他州的盐湖城。这一路我们经过了各种各样的自然与人文的交通路况。试想一下,当你在阳光明媚的国家公路上以65英里的时速行驶,就这样哼着歌开着车,忽然下起了雨,接下来的叙述都是10秒钟内发生的:身边好多车打起双闪停在路边,然后不计其数的小手指甲盖大小的冰雹从天而降,迅速在路面上覆盖了一层,我尝试减速,但每一脚刹车都觉得车身在横向偏转,好在前方没有车辆,我牢牢地抓紧方向盘,经过几脚点刹,车速降至时速35英里。同行的小伙伴们当时也惊呆了,事后夸我很淡定,但当时我已经顾不上慌张,只是手心里全是汗,直到现在每次想起那一段驾驶,心里还是有些后怕。除了不寻常的天气状况以外,我还遇到了校车、消防车,这一天的车开得真是太丰富多彩了。

TIPS

公路驾车技巧

不要频繁更换车道,更不要长时间占用超车道。美国的公路都有明显限速标志,一般路上的车都会以最高限速行驶,所以哪怕跟在大车后边,也不用担心开不快,当然保持好车距是必须的。

当发现路上有车突然减速,或者行驶速度较慢,那肯定是有特殊情况。比如路面的交通管制,或者前方有事故,有特殊车辆在路面行驶等情况。遇到堵车时也不要频繁变换车道,因为换车道也走不快,还会影响其他车辆。特别强调一下,如果在美国走了最左侧的应急车道,呵呵,美国大片里的场景也许就快上演了。

遇到特殊车辆怎么办?

在美国校车最大,任何情况下都要让校车先行。当校车停车上下人的时候,车辆会支出写有“STOP”的牌子,有的还会全车亮灯闪烁,发出音乐声。这时候,不管道路哪个方面的车都要停下来,等校车启动后再正常行驶。遇到拉响警报的消防车、救护车,要立刻靠边停车,腾出一条车道。我在盐湖城一个路口等红灯的时候,身后的消防车的警报响起,这时候无法挪动车辆。路口4个方向的车都会停车,消防车跨过20厘米高的隔离带,到了逆行车道,快速通过路口,然后所有车辆再按信号灯行驶。

温柔的大提顿

前面提到过大提顿,这是一个风景与黄石完全不同的地方,虽然二者紧紧挨着。在之前的《数码精品世界》杂志里,我写过一篇关于黄石的游记,这里不再赘述。大提顿给我的感觉是温柔的,那里没有随时爆发的火山,也没有冒着滚滚热气的温泉,空气里没有硫磺味,有的只是山、水、树这样的自然美景。这里并没有太多的景点或标志景观,更像是一个让你停下来歇歇脚的地方。我觉得大提顿是温柔的,值得去看一看。从地理位置上讲,只要你去了黄石,就可以顺路去大提顿。

TIPS

大提顿国家公园

公园位于美国怀俄明州西北部壮观的冰川山区,于1929年建立,占地1256 平方公里。公园内最高的山峰是大提顿峰,海拔4198米,有存留至今的冰川。分布在该地的冰湖以珍尼湖为最著名。斯内克河上用水坝拦堵形成的杰克森湖为当地最大的水域。公园内有成群的美洲野牛、麋鹿和羚羊,还有其他许多种哺乳动物。

大铜矿是一座博物馆

在盐湖城的西南方向,有一座巨大的铜矿,开车大概半个多小时就可以到达。这里名叫Kennecott Utah Copper,即肯尼科特犹他铜矿公司。这里是一个已经开采了超过100年的铜矿,更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坑。

谈到矿场,我们经常会想到尘土飞扬的场景,而到了这座大铜矿,我们没有看到一点与脏、乱、差相关的场景。与其说是一座矿场,更像是一处观光景点。走进铜矿的博物馆,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这家公司的介绍,更是对美国矿场以及开发历史的时间长廊。在近100多年的历史中,从美元硬币、子弹、自由女神像、家里的水龙头、门把手等,无处不在地与铜打着交道,铜矿的发展印证了美国甚至全球科技的发展。

让我们值得反思的是,在美国很多大型公司都有自己的博物馆和游客中心,一方面可以对企业进行宣传,别一方面也是对民众科普的窗口,像波音、通用、英特尔等都有自己的博物馆。而在中国,这种有历史有文化的企业并不缺乏,但却没有注意这方面的发展。像北京首钢、上海浦东船厂、东风汽车厂,以及联想这样的IT企业,都可以有自己的博物馆。

鬼斧神工的大拱门

夕阳下的精致拱门(Delicate Arch)曾是Windows内置的桌面壁纸,为了临摹拍摄这张照片,我们开始了与落日赛跑的行程。因为前一天从盐湖城出来的时间稍晚了一些,经过400公里的驾驶,到达拱门国家公园(Arches National Park)的时候,已经是下午的4点多钟了,距离太阳下山的时间不多了。我们匆忙把车开到距离精致拱门最近的停车场,从这里开始上山,经过一个小时的攀登,才得以看到这座标志性拱门的全景。

从精致拱门的朝向来看,在夕阳时拍摄效果最好,而最美的夕阳也只有不到30分钟。每到下午时分,可以看到众多游客挎着相机,扛着脚架,排队上山。在上山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脚下,看上去红红的好像泥土,但实际上却是硬梆梆的石头。路线只要往上走就好了,虽然没有明显的路牌,但应该不会走错。拍摄时要注意礼貌,大家尽量不要走到拱门近处与其合影,一方面会走进别人的画面中,影响他人拍照,另一方面走得太近也无法把人与拱门都收到镜头里面。现场能够听到大家齐声对没礼貌的合影者大喊:“Get out of the picture!”如果想下到拱门后边拍照的话,最好从拱门的左侧下去,那边相对好走一些,向下走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岩石表面有细沙,将相机收好后,手脚并用攀爬下去比较安全。

一般来说,如果不在这里拍夜空的话,拍完了落日就要立刻下山,因为天色会很快暗下来,有可能的话,上山时带一个手电筒。我们是最后几个从山上下来的游客。当我们离开时,一个捷克的摄影爱好者才刚刚上来,他说他是来拍夜空的,我说你怎么穿着短裤背个小包就来了,没有带衣物和帐篷?即使在白天有30度的9月底,这里夜晚也可能只有几度。我只能祝他好运,他给了我一张名片,说有空去看看他的Twitter。据说在天黑前,会有工作人员到这里巡逻,帮助有困难下山的游客。

整个拱门国家公园里,据称共有2000多个天然形成的拱门,像平衡石(Balanced Rock)、景观拱门(Landscape Arch)、双零拱门(Double O Arch)都是非常著名的地质景观。其中平衡石并不是拱门,而是一个石柱上顶着一块体积相当于三辆巴士的巨石。景观拱门是全世界最长的天然拱门,长度达到了88.4米。在1991年,这个拱门发生了几处小范围的坍塌,从此禁止游客攀登到上面去了。想起来真是有些可惜,要是能站到这样的“天桥”上面去,肯定特别刺激。

光怪陆离的羚羊峡谷

有一部电影叫《127小时》,这部电影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游客在蓝约翰峡谷(Bluejohn Canyon)独自游玩时胳膊被卡在岩石缝里,不能挣脱。他在努力了5天之后,决定断臂保命,并最终成功。这个地方位于峡谷地国家公园(Canyonlands National Park),与我们接下来要去的羚羊峡谷(Antelope Canyon)距离并不远,而且从地貌上看,也非常像。

羚羊峡谷并不属于国家公园,而是属于纳瓦荷原住民保护区,由印第安人管理,这里也是著名的摄影地点,现在一些安卓手机的自带桌面里有羚羊峡谷的照片。据纳瓦荷族的历史传述,这里过去是叉角羚羊的栖息处,峡谷里经常有羚羊漫步,这也是羚羊峡谷名称的由来。老一辈的纳瓦荷族曾将此地视为静思与大灵沟通的栖息地。这个峡谷由一系列连贯的岩石峭壁组成,宽的地方有三五米,而窄的地方则需要侧向才能通过。地表面为沙地,岩石有十至数十米高。岩石为红色,上面有横向纹路。阳光会从狭窄的顶部空间照射进来,映衬出美丽的红色条纹。

游览羚羊峡谷,必须乘坐指定的汽车进入景区,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以10人左右的小组为单位进行游览。向导会很好地控制游览速度,他会让组与组之间的距离刚刚好,保证你的镜头里不会出现人影。当然,对于摄影发烧友来说,可以选择票价更贵的摄影团,同行的人数更少,走的线路也和普通团不一样,据说会有更好的景色和更充裕的拍照时间。而像我们参加的普通团,一个摄影点的拍摄时间也就两三分钟。向导会选择顶部有光线射进来的地方,扬一把沙土,这样就能够拍出丁达尔现象明显的光影效果了。

在这里拍照片,建议使用一颗镜头从头拍到尾,焦段选择广角到中焦段即可。在进入景区之前,先把相机收好,能收多好收多好。因为你要坐在小专用的小卡车上在土路上颠簸至少20分钟,下车后进入峡谷之前把相机检查好,卡存储容量还够不够,电池电量还足不足等等。因为峡谷内光线比较暗,拍摄时需要倚靠在岩壁上,携带一根独脚架是很有必要的,而三脚架在狭小的空间里不方便移动。因为向导经常会扬沙土制造视觉效果,所以不建议在峡谷里更换镜头,以防杂尘进入机身。不要小看向导,他们都是隐藏的摄影高手,把相机交给他们拍留影小照尽可以放心。有些热情的向导还会介绍一些拍摄的技巧,并告诉你在哪里哪个角度能拍到更好的照片,当然当结束游览的时候,别忘了根据向导的表现给小费,这是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热情为游客服务的动力。

久闻一见的大峡谷

科罗拉多大峡谷这个名字在中学时的地理上就已经见过了,而真正站在大峡谷国家公园(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里的时候,则是20年后了。如果问起大峡谷哪一处的景色让人印象最深,那么我认为应该是科罗拉多河大拐弯的地方了。登上河拐弯部对面的山顶,可以看到雄伟的画面。唯一的遗憾是我当时使用的相机不是全画幅,不然17-40mm镜头就可以把画面收得更广一些了。

大峡谷地貌极不规则,大致呈东西走向因多年的侵蚀作用而形成。在侵蚀期间,高原中比较坚硬的岩层构成河谷之间地区的保护帽,而河谷里侵蚀作用活跃。这种结果就造成了平台型大山或堡垒状小山。

说到大峡谷的地貌,忽然让我想起了前面忘了提到的一个地方,就是刚刚从拱门出来不久经过的死马点州立公园(Dead Horse Point State Park),那里的地貌与大峡谷非常像,它的标志是几个怪兽般的“大脚印”。“大脚印”是由多个峡谷组成的。大峡谷中,断壁残垣到处都是,当然所有的一切都是天然形成的,没有进行一点的人工修饰。

当一路把美国西部的几个主要的国家公园走下来,我可以体会到Grand一词的意义,它不仅仅是要向世人说明这里面积很大,更是在透出一种宏伟。这是一种感觉,让游客感觉到这里宏伟的不只是风景,更有一种文化。经常听到人们说,美国只有200多年的历史,还有什么文化可言?而当去了美国才发现,这次走过的所有地方,都有功能十分齐全的游客中心,这不单单是销售纪念品的商店,更有景区博物馆。在每一处景观,都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在每一个你想要了解信息的时候,总能找到答案。历史不在于长短,更重要的是要让人记住,在景区的建设方面,看得出美国的国家公园有统一的标准,而且非常用心。我觉得这是真正Grand的地方。

TIPS

大峡谷国家公园

位于亚利桑那州北边,占地4930平方公里,成立于1919年。大峡谷在1979年纳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World Heritage)名单。大峡谷全称为“科罗拉多大峡谷”,它大体呈东西走向,全长350千米,平均谷深1600米。峡谷顶宽6至30千米,峡谷往下收缩成V字形。两岸北高南低,最大谷深1500多米。谷底宽度不足1000米,最窄处仅120米,科罗拉多河从谷底流过。

上一篇:海量资料 脱机高效管理 下一篇:360度动态全景自动演示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