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精准扶贫工作会议讲话

时间:2022-10-16 11:03:54

全区精准扶贫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精准扶贫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两项工作谈几点具体意见。等会,__书记还将做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

党的十以来,先后20多次就扶贫开发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在26次国内视察调研中,有15次涉及扶贫开发工作,有7次把扶贫工作作为视察重点,连续3年来,每年第一次调研都是到贫困地区看真贫。2013年11月,总书记到我省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今年6月,总书记在贵州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负责人座谈会时,发出了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的动员令,提出了“四个切实”“六个精准”“四个一批”的具体要求,为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明确了目标方向和方法路径。今年7月,省委十届十三次全委(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共__省委关于实施精准扶贫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决议》,对扶贫开发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脱贫奔小康为首要任务,通过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统筹抓好发展生产、公共服务、全面教育三件大事,加快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市委、市政府对精准扶贫工作十分重视,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先后各2次听取专题汇报,进行深入研究,厘清工作思路。9月2日,市委召开全市精准扶贫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市34.72万贫困人口精准脱贫、310个贫困村脱帽、贫困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万元。全市今年要确保5.9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当地平均水平。并提出了实施“六个一批”、突出“六大建设”、强化“六项举措”的工作要求。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精神,区委、区管委主要领导多次听取扶贫工作汇报,9月17日,区委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全面开展精准访贫、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1. 建档立卡有序推进。在全区进行贫困村和贫困对象调查摸底的基础上,近期又启动了新一轮精准识贫信息采集核对工作,初步建立了覆盖区、镇、村、户、人的五级扶贫信息管理系统,并实行动态化管理。目前,全区省级贫困村12个,贫困人口总数为10557人,低保3812人,五保264人,搬迁计划1099人,为推进精准扶贫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2. 基础设施有所改善。2013年以来,全区完成农村(农垦)危房改造2.56万户,发放补助资金2.6亿元。投入6000万元建成农村公路150公里,投入2500万元完成农村电网改造28个村。投入农村安全饮水、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4200万元。行路难、用电难、用水难、排灌难等重大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或缓解。

3. 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加强。全区社会保障和救济救助范围逐年扩大。2013年,全区城乡居民低保对象5365户7180人,2014年6360户7213人,2015年6851户7686人。2013年全区发放救济救助资金316.1万元,2014年发放329万元。今年,我区联合市教育基金会开展扶贫助学,对点帮扶34名贫困学生,发放扶贫专项助学金6.6万元,公共服务事业财政投入和社会保障力度逐步加大。

虽然精准扶贫我们开展了一些工作,但总体来说,还与上级要求、群众需求有很大差距,具体表现在:精准识贫数据不全、家底不清;扶贫开发工作队伍力量薄弱;贫困村基础设施底子薄、条件差,造血功能不强等。精准扶贫既是经济问题、民生问题,也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既是我们加快走出“三期”、力促后发赶超的重中之重,也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更是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让全区人民同步小康的主要任务。全区上下要深刻认识抓好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工作主动性,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发出动员令:2020年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我们要把握时间节点,坚持分类施策和精准滴灌,补齐短板,力争提前完成脱贫任务,确保我区10557名贫困人口和12个省级贫困村到2018年如期脱贫,2019、2020年继续做好精准扶贫成果巩固工作。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是实施五大工程。

1. 保障救助兜底工程。目前,全区因年老、疾病等丧失劳动能力的在册贫困对象约4500人。对这些贫困对象,我们要在救济救助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等方面进行兜底保障,重点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通过上级转移支付、整合专项资金等方式,分类施策、区别对待,逐步解决,到2017年确保这些贫困对象的保障水平达到或超过脱贫线。对年老、疾病等致贫的对象要提高农村低保、五保供养等保障标准。对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等特困群体参加新农保、城乡居民医保、大病医疗保险等给予补贴。对因灾因病致贫、返贫的对象要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大贫困家庭医疗优惠和医疗救助力度,适当提高自然灾害临时救助救济标准和水平,保障其基本

生活。2. 产业扶贫带动工程。产业扶贫是增强贫困村和贫困人口“造血”功能、扩大贫困地区就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的主要途径。目前,我区生态种养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产业扶贫更多停留在“输血”阶段。为破解富民产业“贫血”难题,扶贫工作组和村“两委”要因地制宜编制好贫困村产业发展规划,以国有农用地承包租赁清理整治为契机,逐步归集村级集体面积,规范土地流转,选准优势产业,推动产业扶贫项目落实到位。按照中央要求,通过财政贴息贷款、以奖代补、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扶持等方式,引导贫困村、贫困户与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建立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为有实际脱贫创业意愿和能力的贫困对象提供金融支持。

3. 教育培训提升工程。提高贫困人口基本素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程度,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所在。贯彻执行贫困户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进一步完善贫困家庭子女助学支持制度,全面落实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针对不同年龄段和文化层次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因材施教,免费对有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力争到2017年贫困家庭新增“两后生”和有需求的贫困家庭劳动力全部得到培训;到2020年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掌握1门以上致富技能并能就业。

4. 改造搬迁安置工程。目前,全区共有9个行政村476户1099人需要搬迁安置。要整合住建、扶贫、发改、民政、国土、移民等部门专项资金,加大农村危房改造、移民和血防疫区搬迁安置力度。坚持易地搬迁同村镇集中居住区建设相结合,引导有条件、有意愿的贫困群众在中心村镇落户定居,积极协调解决好搬迁安置过程中土地调整变更、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房屋产权、户口迁移、子女入学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到2017年底,确保全区970户危房户(无房户)实现危房改造或易地搬迁。

5. 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现阶段,我区12个贫困村还不同程度存在出行难、用电难、饮水不安全、居住条件差等问题,村级道路、饮水安全、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要加大项目倾斜力度,扶贫项目向贫困村集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向基础设施条件差的行政村倾斜。今后要下大力气加强贫困村通畅公路、饮水安全工程、农村电网、广电设施、通讯网络、生态环境等六大建设,确保今年底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到2017年所有贫困村通水泥(沥青)路、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无线数字化覆盖”以及完成农村电网升级。

扶贫开发工作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最大的民生福祉,全区各级各部门要坚定信心,凝聚合力,攻坚克难,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1. 强化组织领导。各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参与驻村精准扶贫工作。各镇要加强领导,制定方案、采取有力措施,统筹镇域内精准扶贫各项工作。配齐配强扶贫机构和工作人员,加大精准扶贫投入,保障工作经费。加强村“两委”建设,提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

2. 强化责任落实。按照《__市__区办公室关于印发〈从区直单位和有关镇选派干部开展驻村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今后3个月,各驻村工作组要进村入户,扎实开展“访困问需、访贫问计”活动,特别是工作组组长、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要明确工作职责,率先访贫、扶贫。要加强部门协调和工作对接,根据上级要求和我区实际,科学制定工作方案,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卫生、保障救助等各方面分解任务,形成工作合力。通过舆论引导、搭建平台、建立机制等方式,充分调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精准扶贫的积极性。

3. 强化投入保障。各责任单位要科学编制规划,精心包装项目,积极主动与上级对口部门协调衔接,争取更多资金和项目向我区贫困村(户)倾斜。各驻村工作组要积极筹措资金和物资,对符合条件的村,特别是驻点村的贫困人口给予必要的支持。要广泛发动群众自筹资金,积极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各项建设。

4. 强化基础工作。充分运用建档立卡数据成果,建立精准帮扶台账。村组要扎实抓好精准识贫工作,录实数据,全面摸清扶贫对象姓名、家庭人口、收入状况、致贫原因、脱贫需求等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对不符合条件的对象核实清理,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全部登记在册,做到户到卡、村有簿、区镇有电子档案。驻村工作组、镇村要明确一名以上党员干部作为帮扶责任人,对贫困户实行帮扶全覆盖,将帮扶责任、帮扶内容、帮扶目标、帮扶措施、帮扶进展等记录在册,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5. 强化督促检查。全区各级各部门要将精准扶贫工作纳入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工作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调度,及时跟踪掌握精准扶贫工作进展,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严肃问责。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管委坚强领导下,我区经过认真调研试点,提出了以国有农用地承包租赁清理整治为重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各镇党委、政府按照全区统一部署,强化工作措施,集中时间精力,积极开展探索,务求工作实效,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区经验做法多次在全市得到推介。

1. 国有农用地清理整治成效显著。一是清理整治归集面积超预期。通过国有农用地承包租赁清理整治,全区村级集体归集总面积达3.06万亩,比2014年村集体留存面积增加了2.03万亩,其中:清理收回责任田2165亩、清理收回经营田17231亩、调减人均基数增加集体面积932亩。二是合同签订规范有序。全区经营田租赁合同应签17024户,已签15483户,签订率90.95%;经营田流转合同应签7730户,已签6990户,签订率90.43%;应签面积3万亩,已签2.68万亩,面积签订率89.33%,促进了国有土地收益金和土地流转金的收缴。三是老欠回收力度加大。一部分村利用农用地清理整治之机,每户下发老欠催缴通知单,收回欠款100多万元;有的村当年的收益金和流转金已基本征收到位。四是村级集体收入可望大幅增长。通过清理整治,强化村级面积管理,预计年底村级可实现收入700多万元,其中48个村年经营性收入可达6万元以上,占总村数的61.5%,年经营性收入达10万元以上的村可达20个,占总村数的25.6%,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2. 探索创新实现增收新突破。一是存量资源快速盘活。有的村利用沟渠村道两侧、荒地等发展经济林带,通过分成形式取得村级长期收益;有的村利用闲置房屋出租取得租金收入。二是服务经济大有作为。有的村通过土地流转服务,收取基础设施维护费和流转服务费。有的村通过劳务输出服务,收取一定的中介费增加村级集体收入。三是合作经济崭露头角。有的村牵头组建了合作社,通过村级集体面积入股、基础设施投入、项目投入等形式参与合作社经营,实现收益分红。四是“两个探索”顺利推进。各镇村积极探索经营田有效管理方式,在本轮清理整治中,通过村民议事会议决,提出新增人口不再分配经营田的村有37个,清理收回的面积固定为村级集体面积的村有59个,探索调减人均基数的村有6个。部分村还对鱼池的承包租赁、土地变相买卖问题、欠款清收等进行了有益尝试,成效显著。

3. 特色产业发展来势看好。全区流转面积13.38万亩,耕地流转率约58%,集中连片流转面积50亩以上的3.26万亩,农户委托村级流转并签订委托书面积2.03万亩。通过规范土地流转,发展优势产业,全区各镇特色种养业得到长足发展。如北洲子镇永兴村华源农业合作社发展稻田养蟹300亩,马排村委托流转1000亩种植水稻,有成村村级管理面积引进吊瓜产业连片种植248亩,河坝镇铭新村、王兴村种植蔬菜2000亩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带动效应明显增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村级集体经济基础仍然薄弱。2014年底全区78个行政村资产总额10267万元、负债总额10791万元,村平负债138万元,77个村不同程度存在历史债务,年经营性收入达6万元以上村只有24个,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村有26个,占了三分之一。增收渠道狭窄、发展后劲不足、发展不平衡、债务沉重、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要实现区委区管委提出的发展目标,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区委区管委要求,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初步建立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稳定增长机制,村级组织服务能力显著提高。今年年底消除村级集体经济“空白村”,实现60%的村年经营性收入达到6万元以上。为此,需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 巩固国有农用地清理整治成果。这次清理整治是近几年土地调整中力度最大、成效最显著的一次,土地承包租赁秩序得到规范,村级集体管理面积大幅增加,成果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一是要加强对后进村重点帮扶工作,在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问题上重点指导,决不允许有一个村敷衍了事、消极对待。二是各镇村要组织一次“回头看”,防止边清理边流失,做到政策宣传到位,清理整治到位,个别对象思想教育到位,建立村级集体面积管理长效机制。三是强化村级收入征收管理。下阶段是国有土地收益金征缴的关键时期,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国有土地收益金等收取力度。要强化清理整治督查考核,确保全面完成工作任务。四是引导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清理整治收回的经营田不少,但是还没有发挥其最大效益,只有将清理收回的村级集体面积逐步集中,才能实现产业发展。因此有条件的村,可利用秋冬季黄金期,采取农户委托储备、引进产业大户、土地面积互换、土地面积入股等形式,积极引导土地集中连片,发挥土地经营公司统一流转功能,实现农民得实惠、村级得收益、产业得发展的“三赢”目标。

2. 广辟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渠道。各镇村要坚持因地制宜,按照一村一规划、一村一产业、一村一能人的思路,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途径,切实增加村级集体收入。一是盘活资产增收。变存量为增量,整合开发闲置的荒地、办公楼、设备等资产,采取公开拍卖、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盘活。有条件的村可以通过资产入股形式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二是开发资源增收。要立足当地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休闲农业等实体经济,拓宽发展领域。三是提供服务增收。积极为农民或企业提供生产生活资料购销服务、劳务输出中介服务、流转服务等,收取管理费或服务费。四是产业带动增收。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围绕优势产业带头创办种植养殖、加工等经济发展项目,带头创办领办社会服务组织,通过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农民有序、合理地组织起来,形成规模优势进入市场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增强服务群众能力。五是依靠土地增收,利用国家土地平整、迁村腾地、农业综合开发等到项目,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搞活土地经营,通过盘活土地壮大集体经济收入。

3. 正确把握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向。一是制定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各镇要指导各村立足自身资源,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明确发展目标,找准发展路子,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扎实推进。二是加强村级

财务管理。以农村(社区)“三资”管理专项监督检查工作为契机,全面核实“三资”总量和财务运营情况,逐村建立台账。进一步健全村级财务资金“双代管”、非生产性开支审批、财务公开等制度,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积极化解村级债务,充分发挥“四位一体”机制作用,确保收入合理使用。1. 健全长效机制。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各镇。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负总责、全面抓,分管的同志要直接管、具体抓,其他班子成员要分片包村协同抓,帮助指导各村选路子、定措施。村“两委”作为具体组织者、实施者,必须切实负起主体责任。对那些经济基础特别薄弱的村,区镇两级要重点扶持,实行“一对一”指导,落实发展措施,积极稳妥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2. 汇聚工作合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通力协作、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全区各级各部门要搞好统筹协调,通过实施土地综合治理、扶贫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发展等项目,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各驻村工作组要搞好指导帮扶,帮助驻点村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关注、支持、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形成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

3. 加强考核验收。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作为全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责任单位要组织对各镇所有行政村进行全面考核验收。各镇村要对照责任制要求和绩效考核细则,逐条分解落实责任,确保工作实效。

同志们,精准扶贫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既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区各级各部门务必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敢于担当,开拓创新,扎实做好这两项工作,为我区按期实现全面小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个切实”:就加大力度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的具体要求。

“五个突出”:省委徐守盛书记提出精准扶贫“五个突出”重点精神,即突出兜底保障“全覆盖”、突出基础建设“补短板”、突出培育产业“强支撑”、突出教育培训“治穷根”、突出易地搬迁“挪穷窝”。

“六个一批”:市委胡忠雄书记提出精准扶贫“六个一批”,即完善政策保障,兜底一批;实施改造搬迁,安置一批;整合教育资源,助学一批;加强技能培训,就业一批;强化救济救助,援助一批;培育富民产业,带动一批。

“四个一批”:提出精准扶贫因地制宜研究实施“四个一批”,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两后生”:初、高中毕业后未能继续升学的青年。

上一篇:新任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就职前演讲 下一篇: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会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