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例急性脑梗死临床相关性研究

时间:2022-10-16 11:02:42

80例急性脑梗死临床相关性研究

[摘要] 目的 观察80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相关性。 方法 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 治疗组给予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糖旋酐+血栓通冻干粉静脉滴注。疗程各为14d,两组同时予肠溶阿司匹林,胞磷胆碱,依病情调脂、降糖、控制血压等治疗。 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和生活能力量表评分都高于观察组(P

[关键词] 疏血通注射液;依达拉奉;急性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5-22-02

急性脑血管病是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由于各类动脉炎以及脑动脉的皮质层主干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引起的动脉血管腔狭窄或栓塞,进一步导致局部脑供血不足或者中断,最终导致脑组织缺氧坏死,同时与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有很大的关联性,发病率和致残率都较高,并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因此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生命和生活有极大的影响。我院使用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男43例,女37例,年龄40~70岁,此80例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伴发疾病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3.17±4.38)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并且无严重心、肺、肝和

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

1.2 方法

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静脉滴注,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友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Z20010100)6mL+5%葡萄糖250mL静滴,1次/d,依达拉奉(河北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H20090353)30mL+生理盐水100mL静滴,2次/d。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糖旋酐(广东远大药业有限公司,H44025079)+血栓通冻干粉[(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Z20025652)]静脉滴注,低分子右糖旋酐+血栓通冻干粉。血栓通冻干粉+低分子右糖旋酐500mL静滴,1次/d。疗程各为14d,两组同时予肠溶阿司匹林,胞磷胆碱,依病情调脂、降糖、控制血压等治疗。

1.3 疗效评价

治疗2个周期后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增减来评价治疗效果:评价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NDS)[1]:基本治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症状体征恢复正常,生活可以自理;显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症状明显改善,肌力增加2级以上;有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临床症状改善,肌力增加1级;无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8%,症状体征无变化或恶化。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显效+有效)/40×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和观察组显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治疗组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目前,急性脑梗死是神经科常见病和多发疾病,有着高致残率和致死率,发病后,中心区的神经细胞迅速死亡,其周围的缺血半暗带发生不同程度的缺血级联反应,再灌注血流恢复后,半暗带区的一部分细胞发生迟发性死亡,死亡的细胞可以引起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神经细胞钙内流,以及氧自由基的产生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自由基导致脑组织的微循环障碍和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强,进而引起水肿,同时还可以造成脑梗死恶化,神经细胞坏死和进行性的缺血损害。因此,抗氧自由基损伤治疗对防止或减轻脑组织损伤以及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

疏血通注射液是我国第一个动物类中药复方注射制剂,由水蛭和地龙两种动物类重要精制而成[3-4]。其主要有效成分是水蛭素和蚓激酶。水蛭素是一种具有特异性的凝血酶高亲和抑制剂,多肽结构,具有抑制凝血酶和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而含有的组胺样物质,可以缓解血管痉挛增加缺血组织的血供。地龙的主要成分为蚓激酶,蚯蚓解热碱和蚯蚓酊。蚓激酶是一种非均一的糖蛋白,具有纤溶酶原的类尿激酶活性,而且有直接水解纤维蛋白的纤溶酶活性[5]。疏血通注射液是由现代蛋白分离工艺制成,具有促纤溶、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促进组织修复、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自由基形成、减少细胞死亡、活化细胞代谢等作用,同时还具有可以提高组织细胞抗缺血、缺氧的能力[6]。

依达拉奉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使用,其作用于缺血的半暗带,可以缩小半暗带面积,抑制神经细胞死亡,还可以有效的防止血管的内皮收到损伤,可以起到较好的抗凝血作用[7]。

通过本研究表明,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和预后患者生活质量都要优于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明显副作用和其他并发症,因此,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效果明显,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2] 王红娥.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J].基础医学论坛2012,16(14):1831-1832.

[3] 刘捷,张秀杰.疏血通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华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3):37-38.

[4] 殷汉贤,王志艺,林松,等.疏血通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机制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2(8):438-439.

[5] 王松.疏血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肿瘤坏死因子和细胞间粘连附分子含量的影响[J].医药导报,2004,23(2):84-86.

[6] 黄彬森,黄立武,林飞.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9,41(11):23-24.

[7] 陈燕,何宇平. 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1,11(1):61-63.

(收稿日期:2014-04-30)

上一篇: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下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认知功能... 下一篇: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水平与冠状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