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武地区油松育苗技术

时间:2022-10-16 09:41:03

彰武地区油松育苗技术

摘要:本文以彰武地区育油松苗的经验,对油松育苗技术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科学规范的介绍,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规范和指导各类苗圃育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油松育苗技术中种子处理方法、土壤管理方式、施肥方法、作业方式、播种时间和田间管理等的详细描述,增加了油松育苗生产技术的适用性和可参考性。

关键词:油松;育苗;技术

近几年,油松在彰武地区广泛栽植。我们在章古台地区进行多年育苗试验,摸索出了油松育苗经验和生产技术,可用于指导生产实践。

1 种子处理

种子筛选与分级,清除破伤、半仁、秕粒、腐烂、虫蛀、裂纹、透油等种子及杂物,按标准进行分级。

种子清毒。用0.5―1%的硫酸亚铁溶液浸种2小时,捞出用清水冲洗。

种子催芽。用水浸催芽法对种子进行催芽,选用温水,水温控制在40℃左右。先将水倒入容器中,然后边倒种子边搅拌,水面要高出种子10cm以上;筛出未膨胀的种子,用热水反复浸种,直到绝大部分种子膨胀为止;将种子捞出移至温度保持20℃处催芽。

2 土壤管理

2.1整地

育苗前进行细致整地,包括翻耕、耙捞、平整、镇压,做到深耕细整,清除草根、石块等。要随耕随耙,及时平整镇压。低湿地、土壤粘重和冬有积雪的圃地,秋翻后经越冬风化,翌年早春耙压。风沙严重地区,秋翻后不耙,待翌春作床(垄)前耙压。

春季作业完成后,大型机车不能进入育苗地碾压,防止破坏土壤结构。

2.2土壤改良和消毒

改良土壤包括深耕、施肥、掺沙和拌土。偏沙的土壤要增施有机肥或草炭土;偏粘的土壤要混沙;偏酸的土壤要增施石灰、草木灰等,偏碱的土壤要用沙压碱、增施磷肥。

针叶树播种区,特别是易感染立枯病的树种,以及容易发生其他病虫害的作业区,在作床(垄)时要进行土壤消毒和防治地下害虫。

3 施肥

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播种多施基肥,在秋翻时施入大部分,其余部分在作床(垄)时一次施入,适当追肥,追肥以氮肥为主。掌握好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配合比例。

4 作业方式

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地下水位来确定,一般实行床作或垄作。气候干旱、水源不足的苗圃,也可用畦作。

苗床要在播种前做好,土壤干燥要灌足底水。床作的床面要高出地面10cm―15 cm,畦作的畦面低于畦梗10 cm,,苗床底宽度通常为1 m,长度根据地形和作业机具而定,床畦间步道宽40 cm。

作床(垄)土要细碎,搂平压实。机械作床(垄)质量达不到标准的地方,要进行修整。

5 播种

要做到及时播种,在4月中、下旬播种。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条播播幅5 cm ―6cm,条幅间距4cm―5cm.播种前要满足底水,待土壤干湿适度时进行播种。雨天或雨后地面泥泞不宜播种。播种时要随播种、随覆土、随镇压。此道工序必须紧密衔接,做到保墒下种。播种覆土后,要及时用稻草,草炭土等材料覆盖。水源育足,不易受风害的圃地,可不覆盖。

6 田间管理

用稻草等材料覆盖的苗床,幼苗出土30%时要分批撤除覆盖物。出苗后要防鸟害,到幼苗80%以上脱壳为止。干燥时需匀浇透水,做到地表无径流,防止冲刷幼苗。种子发芽和保苗阶段,应少量多次,防止地表板结,保持湿润。苗木生长发育旺盛阶段,应多量少次。生长后期,在不干旱情况下,尽量少浇或不浇水,以增强苗木木质化。要注意排涝,做到内水不积,外水不侵。

除草、松土。除草要遵循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及时清除圃地杂草。要积极应用化学除草剂,节约除草用工,提高除草效果。

松土要结合人工、机械除草进行。土壤比较粘重的每次降雨、灌溉后也要松土,防止土壤板结。松土做到不伤苗、不压苗,逐次加深,全面松到,不留生格。

播种苗要及时间苗,拔除生长过于密集、发育不健全和受损伤、感染病虫害的苗木,做到去劣留优,分布均匀,不得以密代稀。间苗2―3次,间苗时对幼苗过稀的地段要采用芽苗移栽的方法进行补栽。结合间苗进行定苗,每次间苗后要及时灌水。

上一篇:论玉米施肥技术 下一篇:家畜骨软病的诊治及综合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