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小企业管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时间:2022-10-16 09:10:17

试析中小企业管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文章摘要】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占总企业数量的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推动作用巨大,因此,研究中小企业管理问题是企业管理中最具普遍意义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企业管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的概念与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阐述了加强中小企业管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管理规范化;管理标准化;中小企业;措施

1 企业管理规范化与标准化的概念及其意义

企业管理规范化就是一种框架或者流程,是依据企业开展管理事务的规范运营而设置的统一规范以及相对稳定的管理体系。企业在管理中,依据制定的组织框架和运营流程实施管理,期冀达到各类工作井然有序,协调高效。框架主要包括战略与营销,财务与生产,人力资源与组织结构等等,流程主要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等。企业标准化就是一种有组织的活动,内容就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以搞好生产与管理,技术与营销等相关工作为重要内容而制定与贯彻实施的管理维护标准。企业标准化的内容很广泛,包括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制定企业标准以及贯彻实施各级标准的过程等内容。

大量实例证明,哪个企业在管理中实施了规范化与标准化,哪个企业就掌握了市场的话语权。一个企业的管理只有实施规范化与推行标准化,管理的科学化才能得以实现。

2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现状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中小企业蓬勃发展,中小企业在创业初级阶段,所有的工作几乎都是围绕销售转的,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是创业者以个人权威和家长式的领导模式管理,当时在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式下,这种集权高度集中,大事小事都是创业者一人拍板的管理模式作用甚大,这种管理模式决策程序短,应变快速,排除干扰,命令统一,可以创造很高的管理效率。但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生产厂家的快速增多,这种封闭式家族管理的弊端凸显,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① 企业管理大多以亲属和旧部为核心,非专业化管理,很容易使企业产生粗放管理,经验管理、家庭式管理,从而弱化了企业管理效率与管理效益;② 管理中缺少相应的制度,人治大于法治现象严重,激励和约束机制相对缺少,导致员工人心不稳;③ 产品流通方式单一被动,并且没有品牌意识与完善的销售网络管理,售后服务也不规范,缺失市场开拓能力;④ 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品质管理制度不完善,客户满意度很低;⑤ 这种管理很容易导致生产管理的随意性,凭经验指挥生产与操作成为常态,从而让生产指令与计划缺乏清晰度,工艺不够规范,效率较低;⑥ 企业设计力量很薄弱,缺乏市场需求调研,缺少个性与创新,跟风盛行;⑦ 企业部门之间各自为政,产品信息、客户信息、市场信息内部沟通不畅,企业资源浪费严重。

总之,当前众多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让企业组织机制产生障碍,限制了人力资源,产生了不科学的决策程序。因此,中小企业必须管理规范化,管理标准化。

3 中小企业规范化管理措施

中小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管理在不同的时段,管理的重点与措施不尽相同,但是从当前众多中小企业的发展经历分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做到位,事事都做好”的规范化管理是中小企业的愿景目标,具体应该从以下3点突破。

3.1 企业负责人要学会授权

中小企业负责人不懂得授权,凡事都要不辞辛苦,事必躬亲,员工动脑的机会与锻炼成长的能力被剥夺,不能自主创新,企业也就没有了生机。因此,企业要想生存与发展,企业负责人必须学会授权,授权才能产生效率,授权才能为企业培养人才。授权通常有下列3种方式:① 制度授权。制度授权就是事先规定给一些特定员工的各种职务权利,内容包括监督权、申报权、审核权以及审批权。当中又可区分为人权、事权、财权。企业负责人授权要给员工工作上的便利,同时也要为员工提供监督的渠道。对敬业勤勉的员工要不断地提升职务、增加其授权,让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同样,也要对滥用权力的员工降职或者免职,减少或剥夺授权,体现公平性。② 流程授权。事权处置是流程授权的主要途径。通常,企业的一切工作是随着流程而作,企业中的各种授权是围绕流程转的。企业中的每一名员工在享有承担流程责任的同时,也具备享有该流程赋予的权力,譬如查阅本岗位信息、调配相应的资源、调整相应的时间等等。③ 临时授权。临时授权属于一次性授权行为,同时是由上一级管理者授予下级,这种授权过期无效。临时授权的方式也很多,譬如各种临时委托书、口头委托等。值得注意的是,临时授权要有布置有监督,也就是说接受临时授权员工完毕特定工作后,其得到的授权立刻失效。

3.2 奖惩分明要有理有据

在管理学理论中,企业的奖罚分明制度规范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奖罚分明要规范,前提条件首先要确立奖惩标准,就是我们常说的制定奖惩制度。中小企业的奖惩制度必须要把握一个原则,即宜粗不宜细。奖惩原则的确定要先做大的分类,通常是指企业奖励何种行为与惩处何种的错误或过失,倘若企业已发展壮大,奖励或惩罚的条例可以细化。值得注意的是中小企业在实施奖罚分明的制度时,奖罚有理有据,同时要防止滥用处罚。杜绝只罚不奖或只奖不罚。

3.3 大力倡导企业理念

企业理念倡导可以理解培育企业文化建设。中小企业大多是在成长时期,企业文化的建设应该量力而行,譬如企业在发展初期,不一定非要搞装帧精美的企业文化手册。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将重点价值观提炼上。

4 中小企业管理标准化的措施

对企业各类标准的完善就是完善标准体系,种类虽然很多,但主要包括以下3大类,即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以及工作标准。技术标准是标准体系的主题,地位尤为重要,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主要起着支撑技术标准的作用。3个标准是相辅相成的,任何一个单独的标准都难以发挥其效能。中小企业标准体系的完善要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线,结合管理标准体系与工作标准体系进行优化组合,从而协调企业的各层次、各部门、各专业、各个环节之间的技术关联,保证各相关方的连接和配合的科学性、合理性,达到充分发挥了企业管理系统的最佳效应的目的。

5 结语

总之,中小企业规范化与标准化管理是企业发展长久之道,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必须在管理上进行规范化与标准化,其管理才能够逐渐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才能建立基础生存力,形成核心竞争力,保持基业常青,成就卓越,创造辉煌。

上一篇:我国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现状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试论用电监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