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黄金时期,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时间:2022-10-16 07:54:56

抓住黄金时期,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小学生低年级阶段是孩子情商、智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学校里不仅学习知识、接受教育,是认知、情感、意志、性格培养的黄金阶段。从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一线的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在实际的工作中借此谈一些工作体会。

在教育学理论上,班集体的定义是:按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作为一个班主任,如何管理好一个班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认识一下小学低年级的认知特点。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1.注意特点。注意(attention)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低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正在发展,无意注意占据主导作用。

据资料显示,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最多维持20~25分钟。超过这个限度,他们就不可能专心致志地连续听老师讲课或者自己动脑筋做作业。对具体的、直观的事物仍较大程度上吸引孩子的注意,抽象的事物的注意力正在发展

2.感知与观察特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感知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对事物的感知能力有限。低年级学生在不能直接观察到事物特征的情况下,对某些概念进行概括会感到困难。而到了高年级,他们则开始能够依靠表现一定数量关系的词语来进行概括。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掌握概念中直观、外部特征的成分逐渐减少,而掌握抽象、本质特征的成分不断增多。

3.记忆特点。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小学低年级学生记忆多以机械、无意和具体形象记忆为主,慢慢向理解、有意和词的抽象记忆为主,而且无意记忆是以事物本身的吸引力为基础的。

在班主任的工作实践中发现,在向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传达信息时,最好以重复多次,强调学生用笔记住,同时试着叫学生自己说出交代要做的事情,以加强记忆。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模式对加强学生记忆十分有必要。

4.思维特点。小学低年级学生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并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过渡。在他们的脑海中,还很难掌握抽象的概念,因此具体图像是帮助他们记忆的重要手段。

5.情绪个性特点。小学生的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随着年龄的增长,由情感外露、易激动向内化的稳定的表现发展。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常见行为习惯

低年级学生是习惯形成的重要阶段,一个好的习惯受益一生,坏的行为习惯如果不加以矫正,也会伴随一生。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首先要正视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同时要培养学生好的行为习惯,并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1. 喜欢追打嬉闹。小学生正处于快速长身体的时期,他们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因此,追打嬉闹成为他们最爱做的事情之一。

2. 上课爱做小动作。低年级学生的自制能力极差即使强调上课的纪律,行为规范,还是无法控制他们做小动作、睡觉之类的行为。

3. 爱模仿。不管是师长的行为,还是各种传媒传递给学生大脑的行为举止(甚至是思想观念),学生都很容易就会受到影响甚至是完全模仿。如很多学生看过武侠片后学习武打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

三、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1、 制定行为规范。开展班级常规教育,这包括日常行为教育、安全教育,让学生从根源上意识到合符规范的行为重要性。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活动的设计、评价的方式等,乃至自己的一滴的教学行为上,都贯彻规范行为的教育。

2、 发挥榜样作用。在学生群体中,将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比如上课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不交头接耳、不骂人、不打架、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作为榜样带动其他学生,积极学习,形成良好的行为生活学习习惯。对于进步非常大的学生,也可以作为榜样中的一部分。

3、 采取激励机制。成功永远是学生追求的目标,但是往往在他们跃跃欲试后,遇到挫折便容易失去信心,灰心意冷。采取赏识教育,要让他们意识到错误是正常的,并适当鼓励,便是学生进步最大的动力。

4、 发挥家长的作用。低年级学生家长是学生最亲的长辈,他们对学生群体的影响在一行一动中,班主任应与学生家长保持紧密联系,与学生家长一同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在教育的这条道路上,作为一名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的我感觉路漫漫其修远,只有不断的努力学习上进。

上一篇:环境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 下一篇: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