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的孕育、诞生和成长

时间:2022-10-16 07:14:15

《蔡文姬》的孕育、诞生和成长

琴……”,稍大又接触“文姬归汉”的故事。1923年他曾计划写《三个叛逆的女性》,包括蔡文姬、卓文君和王昭君,因种种原因只完成了卓文君和王昭君。后,虽然于1925年写成的《聂》成为三个叛逆的女性之一,但郭老对蔡文姬的研究一直继续着。他在《写在〈三个叛逆的女性〉后面》一文中说:“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我觉得比她的《悲愤诗》要高超得多。有人说‘十八’拍是后人伪造的,但我觉得那样悲壮哀切的文章,不是身经其境的人,怕不易做到罢?”

郭老20年蔡文姬,要适应当时的时代特点,突出妇女解放和平等,而今天写蔡文姬也要适应今天的特点,强调民族团结,强调蔡文姬的爱祖国、爱曹操。郭老首先整理了蔡文姬年谱,接着将《胡笳十八拍》的各种版本进行了校正。这些前期工作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在1958年的最后一天全部完成了。他在跋语中说:真是好诗,百读不厌。非亲身经历者不能作此。以不见《后汉书》或其他较古典籍,人多疑伪,余则坚信确为琰作。诗中多七言句,东汉谚语及铜镜铭文已多见七言,正足见琰采取民间形式而成此巨作,足垂不朽。

1959年初郭老在《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中说:“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件令人不平的事,是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所受到的遭遇,这实在是一首自屈原的《离骚》以来最值得欣赏的长篇抒情诗。……”又说:“我倒要替《胡笳十八拍》呼吁一下,务必请大家读它一两遍,那是多么深切动人的作品呵!那像滚滚不尽的海涛,那像喷发着融岩的活火山,那是用整个的灵魂吐诉出来的绝叫。我坚决相信那一定是蔡文姬作的,没有那种亲身经历的人,写不出那样的文字来。如果在蔡文姬之后和唐刘商之前,有过那么一位诗人代她拟出了,那他断然是一位大作家。但我觉得就是李太白也拟不出,他还没有那样的气魄,没有那样沉痛的经验。”

郭老写完这篇文章后就开始构思剧本。替曹操翻案,翻什么案就成了剧本的基础。这一段的研究工作经过了三个月的时间。

1958年是中国政治动荡严重的一年,郭老的工作也特别繁忙。这时,他的夫人于立群又病了,郭老要常到医院陪伴她。孩子们还小,都在读书,最小的才四五岁。郭老的家庭负担也不轻,但他总能挤出时间看资料、写文章。1959年1月20日至25日,郭老陪同墨西哥前总理卡德纳斯将军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参观时,他也把有关曹操和蔡文姬的资料都带在身边,并初步构成了剧本的框架。在广州时还和红线女开玩笑说:“我的话剧剧本写成后,你们把它改编成粤剧,由你来演蔡文姬,一定能获很大的成功。”2月1日,郭老在广州正式着笔撰写剧本,至9日上午结稿,共用7天多一点的时间,这部五幕历史喜剧剧本即宣告完成。这时,孩子们陆续到广州来过春节,郭老常把刚写出的情节念给他们听。他不停地写,有时夜里刚刚睡下一会儿就又起来写,用“废寝忘食”绝不为过。他和我们说,他有时写着写着就流下泪来,因为蔡文姬的经历和他自己有许多共同之处。他说:“蔡文姬就是我――是照着我写的。”“我写这个剧本是把我自己的经验融化在里面的。”我想,这是因为20多年前郭老离开日本时的情景总在脑海中翻腾的缘故:蔡文姬与丈夫儿女别离返回祖国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郭老为抗战而别离妻子儿女和蔡文姬何其相像啊,所不同的是郭老返回祖国更是要冒生命危险的。要没有这样的经历,郭老也写不出蔡文姬。郭老不止一次地说过,每写完一个剧本就像女同志分一次娩,生了个娃娃。这次也一样,剧本完成了,郭老也瘦多了,就像大病了一场似的。但剧本的诞生又使他情绪高涨、精神振奋。我是目睹婴儿(剧本)诞生和母亲(作者)艰辛的全过程,实在令人感动。

2月中旬,我们到了上海,郭老约见巴金和靳以,决定剧本在《收获》上刊登。接下来,又会见张瑞芳、白杨、赵丹、于伶、陈鲤庭、应云卫、叶以群、唐、孔罗荪等老朋友,和他们谈蔡文姬剧本,谈曹操,还谈为武则天翻案、为秦始皇翻案。这是他第一次谈要为秦始皇翻案。2月17日中午,剧本清样印出,郭老马上分送上海、广州、北京的朋友征求意见,还准备了一份给并有附信。17日下午我们乘火车离开上海,在车上我们集中精力看清样本,发现有多处错误。于是我们加上护士宁辉一起改错,虽然在睡觉之前改完了,但郭老还是认为错处太多,决定给的样本不送了。后来给送的清样本是改过的并又重新附的信,前面留下的给的信就成了蔡文姬写作的重要资料,大概内容是:1. 报告剧本完成,请提意见。2. 剧本通过蔡文姬为曹操翻案。这一主题是根据在鸿宾楼的提示。3. 报告于立群的病况。

18日晚,我们到济南。在济南,郭老和老朋友成仿吾相谈甚欢,并请成老给蔡文姬剧本提意见。成老提的意见郭老都接受了。回到北京的第二天下午,郭老就约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曹禺等同志来家谈剧本,几天后他又亲自去人艺讲蔡文姬,讲得忘了吃晚饭,他索性请大家到饭馆边吃边谈。很快,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决定由焦菊隐导演,正式排演《蔡文姬》。整个3月,郭老在不停地给演员说戏、看排演,一旦发现问题,马上修改剧本。郭老形象地说,作家写剧本只是绘出平面图,只有经过导演、演员的再创作,通过舞台形象才能塑造出立体的生动的戏。

剧本在《收获》登出前,郭老要向大家讲明为什么为曹操翻案,真正的曹操在中国历史上是怎样的人。因此3月23日《人民日报》先发表了郭老的文章《替曹操翻案》。文章说:这是我在《蔡文姬》中塑造的曹操形象的基础。他同时撰写了《曹操年谱》一书。这些都为已经展开的为曹操翻案的讨论打下了基础。4月,郭老赴莫斯科参加会议,亲自安排剧本的修改,并和一同观看排演,还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剧中有一首诗是蔡文姬(郭老)的新作,原名《贺圣朝》。田汉同志对此诗进行了大的改动,郭老又在田汉的基础上再做修改,最终确定。郭老将题目改为《重睹芳华》。我认为这是全剧的主题歌,可以说是郭老和田汉的合作。

5月20日上午,《蔡文姬》做最后一次彩排,郭老和同志一起观看,非常满意,并同演员合影留念。21日《蔡文姬》在北京公演。郭老在会议或外事活动结束后,有空一定去看看,去晚了就在导演室或后台看。1959年11月5日《蔡文姬》演出百场,郭老因公事不能按时和演职员欢聚、庆祝,就给大家写了一封信:

曹禺、焦菊隐、欧阳山尊、赵启扬同志:

多谢您们亲切的来信,《蔡文姬》今晚已演到一百场,我也同样感受到高度的愉快。这样的成绩是你们和全体演员同志、全院工作同志,在党的总路线光辉照耀下,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结果,我应该向您们致衷心的祝贺。由于同志们的努力使我也分享到荣幸,我应该向您们致衷心的感谢。

我今晚因为要招待科学院的苏联和兄弟国家的专家,共同纪念十月革命四十二周年,恐不能分身前来和各位同志见面,但我很愿意亲自见到您们。

祝您们都健康,并祝全体演员同志及全体工作同志由一个胜利获得更大胜利!

郭沫若 十一.五

我记得当天活动结束后,郭老还是赶到了剧院和大家一起庆祝《蔡文姬》百场演出。几年后,《蔡文姬》在北京、上海、苏州及东北三省连续演出了三百多场,场场座无虚席,备受观众喜爱。郭老还将文物出版社发行的《蔡文姬》送给我一本,并在扉页题字:

王廷芳同志:是您帮助了《蔡文姬》的诞生,请留作纪念。

郭沫若

一九五九年六月五日于北京

郭老是我敬佩和尊重的人,我在郭老的创作过程中只做了我应该做的,说我帮助了《蔡文姬》的诞生,是郭老对我的褒奖和鼓励。“”十年,《蔡文姬》也被打入十八层地狱,禁演了十年。粉碎“”后,《蔡文姬》也得到了解放。1978年初,广播电台播送了《蔡文姬》,身患重病的郭老听后流下了热泪。当他听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又在加紧排演《蔡文姬》,十分高兴,他真想再到剧院看看《蔡文姬》,可是《蔡文姬》重回舞台时,他已卧床不起了。当听说《蔡文姬》在录象,准备在电视上和大家见面的消息时,郭老又有了新的希望――在电视上看看久别的《蔡文姬》吧!没想到,电视还没播放,郭老却离开我们走了。值得庆幸的是《蔡文姬》已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保留剧目,可以经常和观众见面了,郭老地下有知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上一篇:怀念邓颖超妈妈 下一篇:筹运花马池盐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