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革命观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间:2022-10-16 07:09:33

马克思主义革命观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摘要: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革命不仅是一次真正的革命,而且这个革命不同于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任何一次社会革命。“一国胜利论”是列宁运用历史辩证法解决俄国社会发展前途问题的理论成果。这一理论不是主观的幻想,而是基于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科学分析当时具体条件的结果。新民主主义论,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所取得的一大理论创造,是从世界历史的高度考察中国革命性质和方向的成果,而革命的领导阶级从民族资产阶级向工人阶级的易移,构成中国革命性质发生重大历史转变的重要依据。系统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与历史逻辑,对于正确认识其在中国社会主义史中的历史地位,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的未来探索,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共产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世界历史

中图分类号:D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1)12-0011-06

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在总结中国革命正反两个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必要性。指出:“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① 从哲学根据看,理论与实践之间具有异质性。“理论的任务是把握普遍,实践的任务是处理个别。在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实践之间存在着一系列中间环节。”② 民族化的过程就是探寻理论与实践的中介的过程,就是搭建从理想到现实的桥梁的过程。新民主主义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所取得的一大理论创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不仅从实践上证明了这一理论的科学性,而且也从实践上证明了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的正确性。系统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形成的理论与历史逻辑,对于正确认识其在中国社会主义史中的历史地位,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的未来探索,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共产主义革命的概念及其实现条件

当马克思使用“革命”概念时,这个概念已经具有了相较以往所不同的特殊内涵。他说过:“每一次革命都破坏旧社会,所以它是社会的。每一次革命都旧政权,所以它具有政治性。”③ 在他看来,“革命”有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区分,政治革命只是社会革命的组成部分。换言之,政治革命的意义只在于为社会革命创造前提。倘若没有后者的跟进,那么政治革命就只能是朝代更迭的同一语,而没有社会形态更替的意义。“任何一次真正革命都是社会革命,因为它使新阶级占据统治地位并且让它有可能按照自己的面貌来改造社会。”④

*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中国社会形态研究”(项目编号:03BKS010)的研究成果。

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革命不仅是一次真正的革命,而且这个革命不同于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任何一次社会革命。这个不同点主要在于,以往任何一次社会革命都只是一种私有制对另一种私有制的替代,而共产主义革命则是对私有制的彻底消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迄今为止的一切革命始终没有触动活动的性质,始终不过是按另外的方式分配这种活动,不过是在另一些人中间重新分配劳动,而共产主义革命则针对活动迄今具有的性质,消灭劳动,并消灭任何阶级的统治以及这些阶级本身”⑤。“共产主义和所有过去的运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它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并且第一次自觉地把一切自发形成的前提看作是前人的创造,消除这些前提的自发性,使它们受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支配。”⑥这一论述进一步揭示出共产主义革命的特殊意义,即这一革命所建构起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形态也实现了对革命的消灭。就此而言,共产主义革命是人类社会历史上最后一次真正的革命。

与人类社会历史上任何一次社会革命都不同的共产主义革命,实现的条件自然与众不同,其中首要的前提是物质的基础。马克思认为:“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的神秘的纱幕揭掉。但是,这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存条件,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长期的、痛苦的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⑦ “自由王国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规定要做的劳动终止的地方才开始;因而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这个领域始终是一个必然王国。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但是,这个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⑧马克思还特别强调,“当使资产阶级生产方式必然消灭、从而也使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必然颠覆的物质条件尚未在历史进程中、尚未在历史的‘运动’中形成以前,即使无产阶级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它的胜利也只能是暂时的,只能是资产阶级革命本身的辅助因素”⑨。马克思对共产主义革命实现的物质条件的郑重声明,并不是有意将这一革命的实现推向遥不可及的未来,而恰恰是共产主义革命学说科学性的证明。正如有学者认为的,“马克思对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的强调,正表明他的国家消亡论不是乌托邦。”⑩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一个全球性概念而非地域性概念。全球性既表现为共产主义社会存在的空间状态,也表现为共产主义革命的实现条件。马克思始终强调共产主义革命不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一切文明国家的同时行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 “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在回答共产主义革命能不能单独在某个国家内发生这个问题时指出:“不能。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各国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紧地联系起来,以致每一国家的人民都受到另一国家发生的事情的影响。此外,大工业使所有文明国家的社会发展大致相同,以致在所有这些国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成了社会上两个起决定作用的阶级,它们之间的斗争成了当前的主要斗争。因此,共产主义革命将不是仅仅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在这些国家的每一个国家中,共产主义革命发展得较快或较慢,要看这个国家是否有较发达的工业,较多的财富和比较大量的生产力。因此,在德国实现共产主义革命最慢最困难,在英国最快最容易。共产主义革命也会大大影响世界上其他国家,会完全改变并大大加速它们原来的发展进程。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 在分析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马克思认为革命的孤立性是一个重要原因。他指出:“巴黎公社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在一切主要中心,如柏林、马德里以及其他地方,没有同时爆发同巴黎无产阶级斗争的高水平相适应的伟大的革命运动。”???

二、无产阶级革命与俄国十月革命

将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革命联系在一起加以考察,隐含着一种将两者进行比较研究的企图。恩格斯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力图实现的变革,简言之就是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以及通过消灭一切阶级差别来建立新的社会组织。”??? “共产主义是超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敌对的”,“它不仅仅是工人的事业,而是全人类的事业。”??? 这里,恩格斯所明确的是,并不能简单地将无产阶级革命与共产主义革命划等号,如果没有生产关系变革的跟进,无产阶级革命只停留于夺取国家政权的层面,那么,就难以说无产阶级革命具备共产主义革命的意义。只有将无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和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联系在一起,才能将无产阶级革命与共产主义革命等同。也只有在这一意义上,无产阶级革命与共产主义革命才具有根本的一致性。正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革命的这种联系,体现出马克思共产主义革命理论的深刻之处。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必然地具有共产主义革命的性质,而共产主义革命则需要借助无产阶级革命来实现,因此也必然地具有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只不过,无产阶级革命是从革命主体的角度来定义的,它强调的是革命主体社会地位的根本性转变,而共产主义革命则是从社会形态的角度来定义的,它强调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根本性转变。

澄清这一点,是因为20世纪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与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存在着密切关联。列宁使用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概念,理论基础即在于无产阶级革命与共产主义革命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一理念的实践也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革命的关系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一国胜利论”是列宁运用历史辩证法解决俄国社会发展前途问题的理论成果。列宁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期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 在他看来,只要得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这一结论,那么历史就可能呈现出这样的一幅图景: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列宁的这一结论不是主观的幻想,而是基于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科学分析当时具体条件的结果。这个具体条件是,20世纪初,资本全球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到垄断的资本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相互之间为抢夺殖民地而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宁指出:“这场帝国主义战争正在开创一个社会革命的新纪元。现时代的一切客观条件正在把无产阶级的群众革命斗争提到日程上来。社会党人的责任就是,在不放弃工人阶级的任何一种合法的斗争手段的同时,使它们服从于这项最迫切最重要的任务,提高工人的革命觉悟,使他们在国际的革命斗争中团结起来,支持和推进一切革命行动,力求把各国之间的这场帝国主义战争变为被压迫阶级反对他们的压迫者的国内战争,变为剥夺资本家阶级的战争,变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的战争。”???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出发,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将至少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发生和取得胜利。这里马克思强调了“共同”和“发达”这两个概念。从表象上看,列宁提出“一国胜利论”与马克思的“共同胜利论”确实存在明显的差异。这里,需要对其中关涉的两个基本问题进行讨论:

一是列宁的“一国胜利论”与马克思的“共同胜利论”的关系。在列宁看来,他的“一国胜利论”并没有违背马克思的“共同胜利论”的逻辑。他在1922年的《政论家札记》中的一番论述更加明确地指出了这一点:“我们连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也没有建设完成。仇视我们的垂死的资本主义势力还有可能把这夺回去。”“承认这一痛苦的真理根本没有什么‘可怕’,也决不会使人有正当的理由可以有一丝一毫的灰心失望,因为我们向来笃信并一再重申马克思主义的一个起码的真理,即要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必须有几个先进国家的工人的共同努力。可是,我们暂时还是孤军作战,而且是在一个落后的、经济破坏比别国更厉害的国家,但我们做了很多事情。”“我们毕竟在为社会主义创造条件的经济领域内开始前进了。”??? 可见,列宁的“一国胜利论”并不是对马克思“共同胜利论”的否定,恰恰相反,这一思想是在马克思“共同胜利论”中生成并展开的。两者之间不仅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而且“一国胜利论”内在于“共同胜利论”之中。

二是马克思的“发达国家革命论”和列宁的“比较不发达国家革命论”的关系。马克思从世界历史的角度出发,认为革命首先应在发达国家发生主要是基于生产力因素的考虑。因为在他看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代表着世界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平,由此构成新的社会形态生产力水平的起点。但是,并不能由此得出革命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特殊权利的结论。马克思和恩格斯还认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但非工业国家由于世界交往而被卷入普遍竞争的斗争中,大工业发达国家也或多或少影响着非工业国家。“不一定非要等到这种矛盾在某一国家发展到极端尖锐的地步,才导致这个国家内发生冲突。由广泛的国际交往所引起的同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的竞争,就足以使工业比较不发达的国家内产生类似的矛盾(例如,英国工业的竞争使德国潜在的无产阶级显露出来了)。”??? 这段引文将两者的关系说得足够清楚了。在历史成为世界历史的条件下,比较不发达国家同样具备了发生革命的可能性。当然,在他们看来,比较不发达国家的革命必须和发达国家的革命联系在一起考察。恩格斯在1894年《〈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中写道:俄国革命的意义在于“会给西方的工人运动以新的推动,为它创造新的更好的斗争条件,从而加速现代工业无产阶级的胜利;没有这种胜利,目前的俄国无论从公社那里还是从资本主义那里,都不可能达到社会主义的改造。”??? 恩格斯在这里一方面充分肯定了俄国革命的意义,另一方面也论述了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之于俄国实现社会革命的决定性意义。

对于自己的“单兵突进”,列宁以对历史辩证法炉火纯青的运用和把握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 当然,列宁对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也是显而易见的。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实现前提,在列宁那里变换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的历史任务。为了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列宁在缺乏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革命支持的条件下,希冀通过无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统一来创造社会主义的物质前提。列宁的逻辑是:“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虽然谁也说不出这个一定的‘文化水平’究竟是什么样的,因为这在各个西欧国家都是不同的),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最后胜利,成为20世纪以来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并延续至今。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新”的双重根据

列宁在1923年的《论我国革命》一文中,不仅指出了俄国能够表现出而且势必表现出某些特殊性,从而使得俄国革命有别于以前西欧各国的革命,而且富有预见性地指出:“在东方那些人口无比众多、社会情况无比复杂的国家里,今后的革命无疑会比俄国革命带有更多的特殊性。”??? 20世纪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发展确如列宁所料,历史的辩证法在中国获得了进一步的发挥。

这一发挥是以提出的新民主主义论为标志的。在看来,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是近代以来中国的两大革命任务,两者之间并不各自孤立,它们相互联结在一起不可分割,这是中国国情所决定的中国革命的特殊性所在。他指出:“如果不帝国主义的统治,就不能消灭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因为帝国主义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主要支持者。反之,因为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而农民则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如果不帮助农民封建地主阶级,就不能组成中国革命的强大的队伍而帝国主义的统治。所以,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这样两个基本任务,是互相区别,又是互相统一的。”??? 双重的革命任务决定了,在近代中国,谁能领导人民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这两种势力,谁就能够取得各阶级阶层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在西方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制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成长举步维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所与生俱来的革命性和妥协性兼具的两重特性,决定了这一阶级不可能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导力量。当这两大革命任务提交到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面前时,这个阶级并没有出色的表演,失去了应有的担当。而与之相对照的是,与资本主义大工业相联系的中国工人阶级日益壮大起来。中国革命的希望最终落在了这个阶级的肩上。

在1939年5月1日发表的《》一文中和5月4日所作的《青年运动的方向》的讲演中,明确指出,根本的革命力量是工农,革命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如果离开了这种根本的革命力量,离开了工人阶级的领导,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是不可能的。历史的事实是,中国无产阶级逐步取代民族资产阶级直接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最前沿,担当起了领导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历史重任。革命的领导阶级从民族资产阶级向工人阶级的易移,是中国革命性质发生重大历史转变的一个重要依据。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已经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新的革命主体的判定,既是对新民主主义论内涵的具体阐释,也是新民主主义论提出的一个重要依据。

中国革命的性质之所以实现重大的历史转变,有值得深入阐发的外部条件。应该说,新民主主义论的提出,首先是从世界历史的高度考察中国革命的结果。20世纪初,两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标志世界历史的进程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其二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重要结果是俄国脱离了帝国主义阵营;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的历史时代的开辟。斯大林认为,以1917年十月革命为界,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过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后就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世界体系。对于这一变化,明确指出,“这是一个绝大的变化,这是自有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以来无可比拟的大变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成为中国革命性质发生转变的最为重要的外部原因。

对于这种“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进而认为,它已经可以纳入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分析框架。直接的根据主要有两个:一是在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上达成的一致性。这个革命是“坚决地反对帝国主义即国际资本主义的”,反对帝国主义的共同目标构成联结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纽带。在看来,“只要他们反对帝国主义,他们的革命,就成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他们就成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同盟军。”??? 二是在革命的领导阶级上达成的一致性。这个革命已经不再是被资产阶级领导的而是被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本身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无产阶级革命,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共产主义革命。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一方面认为这个革命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也明确坚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性质。他指出:“现阶段的中国革命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革命呢?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还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呢?显然地,不是后者,而是前者。”??? 显然,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是根据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和特殊国情,在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和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中的领导权的基础上作出的结论。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一种“瞻前顾后”的选择

的“中国革命”的概念,蕴涵着新民主主义论的核心思想,具体展现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走的战略。在他看来,中国革命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其中,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第二阶段。指出:“中国革命是包括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现在阶段的革命和将来阶段的革命这样两重任务的。”“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处于同一时代的列宁和,由于所处的具体国情的不同,因而面对同一问题的思考也必然有所不同。随着帝国主义战争的进展,欧洲各国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趋于激化,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势日渐成熟。列宁位于帝国主义风暴中心,他所思考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进而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则处在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大国,他所思考的问题是如何从帝国主义时代的边缘化地位去反帝反封建,如何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可以认为,提出的新民主主义论是对列宁社会主义革命思想的一次分解。它所揭示的是,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支持下,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无产阶级可以首先取得政治革命的胜利,逐步积累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化的条件,最终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后来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进一步解释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长时期内是反帝反封建。在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又提出了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包含着两重性:一方面,反官僚资本就是反买办资本,是民主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反官僚资本就是反对大资产阶级,又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这一论述进一步揭示出中国革命两个步骤之间的有机联系。

基于列宁思想之上的这种分解,是一种将无产阶级政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在时间上拉开式的努力。胡绳对此有一番蕴涵着历史辩证法的论述:“无产阶级和它的先锋队无产阶级政党是不是有力量夺取政权,这和就经济状况说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条件是否已经成熟,两者不一定是一回事。并不一定是到了铲除它的条件已经完全成熟的时候,无产阶级才有可能夺得政权;当然也不一定是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时,铲除资本主义的条件已经成熟。无产阶级政党能否取得胜利,掌握政权,与各种国内国际条件有关,只要形势有利,就应该紧紧抓住时机,毫不放松,夺取胜利”???。在他看来,不能因为共产主义革命的条件还没有成熟,就等着而不去夺取政权。无产阶级革命家要抓住机遇夺取革命的胜利,然后再在无产阶级政权下逐步创造革命第二步的条件。这就是中国革命必须走新民主主义道路的道理。

对于的“两步走”战略,国外一些学者认为这是一种统一战线的考虑。如美国学者费正清就指出,在延安成功的秘诀,是把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结合起来的灵活性。作为近期目标,他在1940年提倡新民主主义以形成包容所有中国拥护中共领导的人民统一战线。??? 另一名美国学者马克・赛尔登也认为,“将根据地党的战时纲领命名为新民主主义,它是全神贯注于统一战线时形成的。”??? 费正清等人虽然认识到了的“两步走”战略,但将新民主主义的思想归结为统一战线的考虑,并没有抓住这一理论的根本立意,因而不是一种全面的认识。毫无疑问,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必然反映为统一战线的政策要求,但是,新民主主义论所着重阐明的是中国革命的方向和前途与现实政策之间的一致性。就此,有学者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大思路上同1921―1923年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相近,它们都是通过灵活的、迂回的、间接的途径向社会主义过渡。这对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十分落后的中国来说,应该是最积极最稳妥的。”??? 这显然是一个合理的分析。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将的新民主主义论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进行比较时,有一点是不能忽略的,即的这种分解实际上所换取的是革命进程中的主动姿态,而列宁是在被动的状态下展开新经济政策的实践的。可以说,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在资本全球化中处于边缘地位的国家,“两步走”的战略具有一般规律性的特征。对此,明确说过:若问一个共产主义者为什么要首先为了实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社会制度而斗争,然后再去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那么答复是“走历史必由之路”???。

注释:

①????????????????????? 《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637、647、669、671、646、651、559页。

② 李景源:《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理论视野》2011年第6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88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272页。

⑤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0-91、122、86、87、241、115-116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7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26-927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31-332页。

⑩ 郁建兴:《马克思国家理论与现时代》,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第80页。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80页。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614页。

???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2页。

??? 《列宁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96页。

????????????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0、776、777、778页。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0-451页。

??? 参见任平《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1页。

??? 《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2000年,第107页。

??? 胡绳:《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295页。

??? [美]马克・赛尔登:《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23页。

??? 项启源:《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定位》,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6页。

作者简介:王淑荣,女,1967年生,吉林农安人,法学博士,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吉林长春,130012;吴波,男,1971年生,安徽五河人,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编审,北京,100732。

上一篇: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形成时期新探 下一篇:价值追求与人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