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仁宗纳谏说起

时间:2022-10-16 05:10:27

明仁宗朱高炽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明成祖朱棣的儿子,他生性仁厚,即位后和父辈不一样,推行仁政,纳贤良,开言路。前朝御史弋谦因提意见违背皇帝的旨意,被朱棣罢官还乡。仁宗知道他是个骨鲠敢谏之士,任命他为大理少卿,但不久弋谦便又因直言,词语太激招致仁宗的不快,一些大臣纷纷弹劾弋谦“诬罔”有罪。这时大臣杨士奇劝告仁宗,“主圣则臣直,惟陛下优容之”,弋谦因此没有获罪。但仁宗每次见到他,总是词色甚厉。杨士奇于是又找机会向仁宗进谏说,大臣们见到弋谦遭到冷遇,认为陛下不能容直言。仁宗于是传旨免去弋谦每日朝见,让他专管大理寺的事。事情虽然过去了,但仁宗渐渐感到言事的人越来越少了,于是再召来杨士奇。在杨士奇的建议下,仁宗写下了一份引过自责的勒书说,我知道凭一个人的能力是难以治理好国家的,所以几次下诏求言,自即位以来,臣民上章,以数百计,对正确的意见,就采纳,对不当的意见,也没有谴责过,其间弋谦的谏言过于娇激,多非实事,我很生气,而一些大臣迎合我的心意,说他直言是为了卖弄自己,要求给他治罪,我都拒绝了。我对于一时不能宽容弋谦自感有错,而众大臣也不能为了保全自己而不敢直言。请大家对“国家军民利有未兴,弊有未革,乃政令有未当者,咸直言之”,并令“弋谦朝参如故”。仁宗的自责书,实际上也是一种自诩,他力图使自己保持一个仁德圣明皇帝的形象,他认为自己在这方面是当之无愧的。因此,当说话的人多起来了,有时一些过激的否定他的话,便会招致他无法遏制的恼怒。一次,翰林院侍读李时勉在上疏中,批评仁宗“土木逐兴,重劳民力”,用宦官“折辱郡县、捶楚小民”,“大孝尚未终,正宫尚未册便选取侍女,惊动远近”,如今天下并非大安,“飞蝗遍天,民食寡乏”,还批评仁宗不像明太祖那样见日而临朝,非勤政之君主等等,仁宗见了勃然大怒,将李时勉召到便殿质问。迂腐的李时勉倔强不认错,仁宗命武士打得他险些丧命,关进狱中。经过这场风波,仁宗也气得病倒,病危中对身边的大臣夏原吉说,时勉在朝廷上侮辱我,说罢忿然不可遏,当天夜里病发而死。

历史上评价仁宗还是一个好皇帝,但他的胸襟狭窄,对偏激、不实的、损毁他尊严的话接受不了。这点他就不及唐太宗。大家熟知的一代诤臣魏徵上书言辞激切,无所顾忌,坚持原则,据理力争,当面驳斥唐太宗,有时弄得皇帝面红耳赤,下不了台。一次罢朝后,唐太宗气极说,魏徵常在朝廷上侮辱我,该杀。但这是唐太宗一时的气话,他一直信赖魏徵,重视他的谏言,魏徵病逝,他悲痛之极。唐太宗虚心纳谏的气度,形成贞观年间谏诤成风的开明政治,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如今的时代和过去不同了,随着群众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议事的各种渠道越来越广,尤其是网络工具的运用,要求作为人民公仆的广大党员干部,更要认真倾听各种意见,严格接受群众监督,这是对一个干部执政能力和品德修养的考验。明仁宗和唐太宗是两面镜子,告诉我们,在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地区,能否营造让人畅所欲言的环境,关键是领导。眼下人们的思想观念渐趋复杂,价值取向渐趋多元,正确的、片面的、错误的、诬蔑不实的各种言辞都会公开向你扑来,可能会使你感到委屈,伤了自尊,受了侮辱,损了形象。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抛开个人得失,以大局为重,以海纳百川的包容胸怀,分析各种意见,对正确的意见虚心接受,改正错误,这有利于提升自己的形象。对片面的、过激的意见,要经得住委屈,吸取其有益的部分。对错误的意见,摆事实讲道理,明辨是非。对造谣诬蔑不实之词,则加以澄清,只要自己坐得正、站得直,就不怕被人打倒。绝不能因为逆耳的批评伤害了自己而耿耿于怀,对人另眼相待,甚至利用自己的权力伺机报复,那是绝对没有好果子吃的。

上一篇:打捞细节 记忆历史 下一篇:领导下基层也要“三思”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