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加核电机组设计进度管理探讨

时间:2022-10-16 04:42:09

二代加核电机组设计进度管理探讨

摘要:核电站的设计进度,关系到工程项目的总体进度,进而影响核电站的投资;同时核电站设计与设备制造关系密切,设计进度也影响核安全,故核电项目建设需控制好设计进度。

目前国内正在建造的机组有二代加(二代改进型)AP1000、EPR、高温气冷堆等多种类型。其中二代加核电机组成熟、安全、先进、经济,国内在建的同类机组数量近20台。本文主要探讨二代加机组的设计进度管理。

关键词:二代加;核电;设计进度

1 设计进度体系简介

工程设计进度一般分为狭义的设计进度和广义的设计进度。狭义的设计进度一般指以“干特图”或“网络图”形式表现的各设计活动进度要求,通常需建立各相关设计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广义的设计进度一般还包括工程设计文件清单(IED)设计接口手册、设计里程碑等,这些通常以表格或某种数据库的形式表现。本文主要探讨狭义的工程设计进度。

狭义的工程设计进度一般分为四级:

a)工程设计二级进度:即设计总协调进度,包括设计二级里程碑和各岛设计二级进度计划两部分。工程设计二级进度一般由工程建设总承包方负责编制。

b)工程设计三级进度:即设计分工协调进度,指依据工程建造二级进度、工程设计二级进度、工程采购二/三级进度等编制的更加详细的设计进度计划。设计三级进度作为设计分工总协调的进度纲领性文件,涵盖各设计阶段、各专业的设计内容和逻辑关系,明确设计分工、以及关键提资的接口时间点要求。工程设计三级进度一般由总体设计院负责编制。对设计分包院而言,工程设计三级进度为其合同进度。

c)工程设计四级进度:是以设计三级进度为依据,在内容上更加详细的设计进度,是设计单位开展具体设计工作的协调配合进度计划,涵盖该设计单位负责的设计工作,明确与其他设计单位的提资要求。工程设计四级进度一般由承担具体设计工作的设计单位,如设计分包方负责编制。根据需要,总体设计院各专业所可以根据设计三级进度,编制本专业的设计四级进度。

d)工程设计五级进度:是以设计四级进度为依据,设计分包方各设计专业编制的专业设计进度。

此外,根据设计工作需要,各设计单位对一些重要的、复杂或特定的设计工作,必要时需编制专门的设计进度计划,便于对该设计工作进行协调、跟踪和控制。

狭义设计进度体系示意图见图1-1。

对某个具体核电工程,其设计进度体系可以根据该工程的建设组织模式、设计组织模式等进行调整。

2 设计进度计划管理

2.1 设计进度计划的编制

a)设计进度计划的编制规划

在编制设计进度前,各设计单位需对设计进度计划的编制进行统一规划,规划的内容包括需编制计划的数量、各计划覆盖的范围、各计划WBS结构等。规划遵循的原则主要是:基本涵盖责任范围内各设计活动、同层次设计进度在内容上不重叠、便于跟踪管理、与设计分工基本对应。

图1-1 狭义设计进度体系示意图

例如对设计三级进度,根据核电分岛设计的特点,一个核电厂一般需编制总体设计三级进度计划、核岛设计三级进度计划、常规岛设计三级进度计划、BOP设计三级进度计划(通常按BOP子项分别编制)等。

对于二代加改进型机组,其典型的核岛设计三级进度计划WBS结构包括总体性设计、系统设计、设备采购设计、土建设计、运行程序设计、管道布置设计、电气设计、仪表及仪表布置设计、调试和施工支持等。

b)设计进度计划的内容和深度

各级设计进度计划的内容和深度一般应与该进度管理责任方的管理深度相一致。

例如设计三级进度作为总体设计院编制的设计分工协调进度,一般应涵盖工程各设计阶段、各专业的设计内容和逻辑关系,明确设计分工,以及关键提资的接口时间点要求和一些施工进度要求信息,如土建开工日期、安装开始日期等。

c)设计三级进度计划编制方式和依据

设计三级进度计划编制方式

设计进度计划一般有正排和倒排两种编制方式。采用正排方式编制设计进度计划时,是以设计启动时间为基点,根据外部设计输入条件的落实、各设计活动的正常设计周期、各设计活动之间的设计逻辑关系等,确定各项设计活动的计划安排。采用倒排方式编制设计进度计划时,主要是根据设备采购、现场施工、调试等的需要,确定各设计活动的计划安排。

两种编制方式各有优、缺点,比较如下表2-1:

表2-1

编制方式 优点 缺点

正排方式 设计周期基本能保证、基本符合正常设计逻辑 往往不能满足工程进度要求

倒排方式 满足工程进度要求 正常设计周期一般不能保证、很难符合设计逻辑

目前国内核电建设实行项目核准制,而且业主愈来愈关注核电的经济效益,追求更短的核电建造周期。另外,根据工程进度控制大纲要求,下一层进度计划的活动完成时间不能晚于上一层进度对该活动要求的完成时间。因此,为了满足工程建设进度要求以及上一层进度的要求,目前的核电项目几乎全部采用倒排方式编制设计进度。

设计三级进度计划编制依据

一般情况下,采用倒排方式编制设计三级进度,需明确设备采购、现场施工、调试等下游活动对设计的进度要求,明确核电工程包含的各项设计活动等。

因此,设计三级进度计划编制输入一般包括:

参考电厂或同类电厂的设计进度计划;

工程设计二级进度计划;

工程设计采购二级进度/采购三级进度;

工程建造二级进度,包括工程重要接口时间,如土建开工日期W1清单、安装接口进度MA/MHL/ML/MLB清单、安装调试接口进度EESR、系统调试时间Z-date等(见表2-2);

各设计方的分工等。

在确定各设计活动的时间安排时,除了依据上述各类进度,还应结合工程程序或导则对系统设计文件、施工文件的出版时间进度要求,各施工合同规定的施工文件提供时间。

表2-2 工程建造二级进度主要内容

接口

名称 描述 出版

原则 涉及方面

Z-date 调试开

始日期 按系统 安装和调试的主接口部分作为安装合同的里程碑,将全部出现在安装三级进度(是将来的主要审查点),设计二级和三级进度的编制前提

W1 土建开

工日期 按标高 土建和安装的主接口,部分作为土建合同里程碑,并列入安装合同,W1是设计二级和三级进度编制的前提

土建房间 土建房间移交日期 按房间

MHL 通风安装开工日 按标高层 部分出现在建造一级和二级进度,将全部出现在安装三级进度(主要审查点),设计二级和三级的编制前提

ML 主电缆托盘安装开始日期 按标高层

MA 管道/支架安装开工日期 按区域

MLB 电气设备安装开工日期 按系统

2.2 进度计划的变更管理

在具体执行已经生效的设计进度过程中,如果各设计方发现某项活动的进度安排不合理、无法执行或外部条件发生较大变化影响该进度执行,需要对进度计划进行调整时,可对进度计划进行变更。

进度计划的变更应按照相关进度管理程序的要求填写进度修改单,同时由进度计划修改的提出方在进度变更中填写的变更理由、评估其修改是否会对上一层进度计划、合同关键日、设计里程碑以及下游进度产生的影响;正式提交进度管理部门审批、备案。

进度计划变更的审批流程会随进度变更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不同而不同:

情形一:如果进度变更会对合同关键日、设计里程碑以及下游进度产生的影响,需要发给上级进度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如果上级进度管理部门认为进度变更无法接受,必要时通过协商解决;

情形二:如果进度变更不会对合同关键日、设计里程碑以及下游进度产生影响,则只需发给上级进度管理部门确认、备案;但如果上级进度管理部门认为进度变更对合同关键日、设计里程碑以及下游进度产生影响,则按情形一处理。

2.3 进度计划的升版

设计进度出版后,如果发现某些活动的进度安排不合理、无法执行、需补充或调整内容及进度,且不适宜进度变更(例如变更活动较多),进度出版方可考虑对设计进度进行升版。

进度升版过程中,为便于进度执行方使用以及相关各方审查,升版文件中应有升版说明、修改范围说明和标识。此外,考虑到进度的升版可能会影响上下游进度,因此除需要充分征得直接设计执行部门的认可外,当进度升版导致部分进度与编制进度时使用的上游进度不一致时,还需要提交上级进度管理部门审核。在收到上级进度管理部门书面同意后方可对反馈意见无异议可进行修改并正式出版设计三级进度。如上级进度管理部门对升版的进度有异议,要经双方讨论达成共识后再进行升版。

进度的修改升版不宜太频繁,但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作记录,累计达总作业的3%或每半年升版一次,或出版单位或进度管理部门认为必要时,进行升版。

2.4 进度计划的执行

设计进度的执行由设计单位负责;设计进度正式出版、生效后,设计单位应严格按照合同或相关程序的要求,每月检查,并在月报中反映进展情况、遇到的困难和采取的措施,月报的编制应遵循相关程序。对于关键路径上的活动,每周要检查进展一次。为了保证设计进度的顺利执行,除了设计输入和各种接口资料要满足设计要求外,设计单位各专业要配备足够的、有丰富设计经验的工程设计人员。

2.5进度计划的跟踪、控制

针对核电厂的设计、建造特点,为更有效的管理设计进度,核电厂对设计进度进行分级跟踪、控制;如设计二级进度由项目管理部门跟踪、控制,设计三级进度由项目的设计办公室进行跟踪、控制。

在设计进度的跟踪、控制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手段:

a)在设计服务合同中给出设计进度里程碑;以其完成情况做为合同支付考核依据;有重要意义的设计进度目标作为罚款点/奖励点;

b)对于合同中所列里程碑以及经批准的设计进度的调整,需经过严格的申请和审批程序;

c)审核设计进度的合理性、完整性;

d)跟踪设计进展,督促、协调设计方按计划开展设计;

e)要求设计方根据设计进度编制IED,在IED中给出所有工程设计文件预计出版日期。我方根据IED对设计文件的出版进度进行跟踪和控制;

f)在设计进度出现延误和发现延误趋势时,通过发文、专题会或协调会推进、协调。

3 设计进度的协调与管理

设计进度的协调与管理主要是解决各设计方在进度编制、进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设计活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问题,以寻求合理的、各方可接受的进度和处理方式。

3.1设计单位内部各专业之间的设计进度协调管理

在设计单位内部,设计进度的协调管理主要是协调各个专业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其它专业提供的提资进度、提交方式以及上游专业对下游专业文件的影响。

该类问题的协调主要是通过内部专题会的形式予以解决,主要体现在设计院内部的配合进度中,不会体现在设计进度中。

3.2 各设计单位间设计进度协调与管理

各设计单位间的设计进度协调与管理主要是解决:

a)设计进度对应的设计活动主体(即分工)是否正确;

b)设计院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其它设计院提交的资料、进度;

c)设计院设计过程中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导致的进度延误问题。

3.3 设计进度与采购进度的协调与管理

设计进度与采购进度相互制约,主要体现在:采购进度的按期完成依赖于设计方能及时的提交采购所需的技术文件,包括采购技术规格式、采购清单以及部分通用技术要求;设计进度,特别是施工图设计进度的按期完成则需要设备的供方能及时提供包括设备基础、设备外形尺寸及重量重心、电气负荷、控制要求等内容做为设计输入。设计进度与采购进度的协调主要围绕着上述内容的提交展开。

在具体协调过程中,设计院需求的资料内容、时间以及提交方式主要是通过开工会、与采购部门的协调会、设计协调会等方式予以落实;对于执行过程中存在进度偏差的设计活动,在分析了对进度的影响后,各方协商给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包括提交方式的改进、合理的进度调整等)。

3.4 设计进度与现场施工、调试进度的协调与管理

由于设计进度与采购进度的相互影响,导致部分施工文件存在无法及时出版、可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为尽可能减少对现场施工以及调试的影响,设计院会与施工及调试部门充分沟通,根据现场的施工实际的需求以及调试的先后顺序调整文件的出版顺序以及出版时间,调整文件的出版及可用方式(如将图纸拆分,必要时),以尽可能满足现场的需求。

该类问题的解决主要是通过内部专题会、设计协调会、设计安装协调会的方式予以落实、解决。

上述主要针对二代加核电机组设计进度管理进行初步探讨,随着技术进步和管理手段的多元化(比如通过智能电站开展进度管理等),设计进度管理理念和方法也需与时俱进。后续将继续探讨不同进度管理手段开展核电设计进度管理的差异分析。

上一篇:路桥工程涵洞施工技术及其有效措施 下一篇:纤维微表处技术在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