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婕与张默:超越血缘的母子情

时间:2022-10-16 01:30:57

总有一种爱让人泪流满面,总有一种爱感天动地,这种爱就是超越血缘的、无私的母爱!著名影星邓婕用自己的真情和伟大的母爱,与继子张默之间演绎了一段动人心魄的母子情……

心记紧锁,孤独的男孩子不懂厚重的母爱

邓婕是四川人,父母都是川剧演员,很小的时候,她就跟着父母学唱川剧,十七八岁时进入四川川剧院,成了一名正式演员。

20世纪80年代中期,邓婕因为在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扮演王熙凤一角而大红大紫,并获得了电视飞天奖和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奖。就在邓婕名满全国的时候,认识了张国立。

1988年,邓婕在拍摄电视剧《死水微澜》时与张国立一见钟情。当时,张国立虽然曾获得过戏剧梅花奖,但他的知名度远远比不上邓婕,邓婕看中的是他的善良和身上的潜质。电视剧拍完时,两人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第二年,他们举行了婚礼。

那时张国立刚刚离婚,6岁的儿子张默判给了他。

1990年夏天,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邓婕和张国立双双来到了北京,张默被放在了老家,由他生母照看。离开成都那天,张默哭成了泪人儿,他拽住张国立的裤腿死死不放。眼前的一幕让邓婕心里很不是滋味,她一把搂紧张默:“等你爸爸在北京条件好了,我们就把你接过去。”

经过几年的奋斗,邓婕和张国立在娱乐圈里成了腕级人物,这时,张默也小学毕业了,邓婕对张国立说:“现在我们的条件好了,该把张默接过来了。”张国立面露难色:“我担心张默来北京后,你们的关系处理不好。再说,我们都很忙,谁照顾他?”邓婕向丈夫保证:“你放心,我会把张默当成亲生儿子的,我们是很忙,但可以请人照顾他。”

这年暑假,邓婕和张国立把张默从成都老家接到了北京。几年过去了,张默已经从一个流着鼻涕的小男孩长成了一个英俊少年,他个子高高的,模样酷似张国立,可爱的样子让邓婕心生怜爱。

张默有些内向,不爱说话,看着他走进家门时那胆怯的眼神,邓婕一把把他紧紧搂在怀里:“乖儿子,以后这里就是你的新家了,我就是你的妈妈,你有什么事就直接跟我说。”张默一下子从邓婕的怀里挣脱出来,哭着说:“你不是我的妈妈,我妈妈在成都。”邓婕尴尬地坐在那里,不知所措。

为了让张默接受好的教育,邓婕和张国立把他送进了一所私立学校。张默平时吃住都在学校,星期天回到家时,邓婕不仅经常抽时间带他去外面逛一逛,还亲自下厨为他做他爱吃的川菜。但少不更事的张默始终不接受邓婕,对她很冷漠。

有一次,邓婕自作主张地为张默买回了一套运动服,当她拿出来要给张默试穿时,谁知张默看了一眼,就把衣服扔到了沙发上:“我不喜欢你买的衣服,没有我妈妈买的好看!”说完就跑进自己的房间去了。邓婕坐在沙发上半天没有说话,委屈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是啊,继母难当,为什么你付出了一片真情,换来的却是痛苦的眼泪?!

初二那年暑假,张默回到成都生母家度假,快开学时,他给张国立打了电话:“爸爸,我不回北京了,就在成都和妈妈一起生活。”张国立同意儿子的决定,但邓婕却不同意,她觉得北京的条件好,孩子在这里上学,前途会更好一些。几天后.邓婕和张国立一起,亲自回四川把张默接回了北京。

随着邓婕和张国立的事业越来越红火,邓婕想有自己的孩子的愿望越发强烈。对此,张国立十分理解。他对邓婕说:“我同意你的想法,咱们准备要个孩子吧。”

夫妻俩的谈话被张默听到了,趁邓婕在厨房忙碌,小张默一下子扑进了父亲的怀里,含泪问:“爸爸,以后你和阿姨有了孩子,还会要我吗?”

张默稚气的问话被邓婕听得一清二楚,她的心里泛起了阵阵涟漪。张默继续对父亲说:“爸爸,你和阿姨有了孩子后,我就回到成都去,还是和我妈妈一起生活。我知道,你们肯定会对那个孩子好一些。”

当天晚上,邓婕辗转难眠,张默的话虽然幼稚,但也不无道理,如果有了自己的孩子,势必在感情上要更亲近一些,这样就会疏远张默。张默现在在感情上还没有接受自己,要是再疏远了他,他们之间的隔阂将会越来越深。这样想着,邓婕决定放弃要孩子的想法。张国立感慨地说:“邓婕,真难为你了,为了张默,为了我们这个家,你做出的牺牲太大了。”

青春的叛逆,孩子的排斥是继母心头无言的痛

张默继承了父母的遗传基因,很有艺术天赋,她的生母罗女士曾是四川川剧院的一名优秀演员,张默4岁时就跟母亲学戏,6岁那年,他就在电视剧《西部痕迹》里扮演过角色,在成都是有名的小童星。

但邓婕并不赞成张默长大后也吃演员这碗饭,她知道演艺圈的复杂和这条路的艰辛,她和张国立都希望张默能够学工科,将来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张默进入高中后,疯狂地喜欢上了摇滚音乐,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他总是蓬乱着头发,穿着膝盖上有两个破洞的脏兮兮的牛仔裤,怀抱着一把旧吉他,吼一些连狗听了都害怕的音乐。

张默的这种样子令邓婕非常痛心,她劝张默说:“孩子,你爸爸对你很严厉,抱有很大的希望,你总是这个样子,他看见了会生气的。”张默不以为然地说:“我是新时代的青年,怎么能和你们年轻时比?我有追求自己生活的权利!”

尽管在演艺圈每天都能接触到很多新鲜事务,但张国立骨子里很传统,他觉得儿子应该是清清爽爽、很阳光的那种男孩,而不是他这种颓废的样子。与张默谈了几次话后,他依然不改,张国立终于爆发了:“你给我滚出这个家,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张默没有说话,收拾好行李、背着吉他就往外走,邓婕一把拉住他:“孩子,你到哪里去?你爸爸说的是气话。”张默回过头来瞪了邓婕一眼:“这是我和我爸之间的事情,跟你没关系。”邓婕尴尬地站在那里,真想撒手不管了,可她想起了与张国立结婚时的誓言:“我会把张默当亲生儿子看待,一家人和和美美地过日子。”邓婕觉得自己还是不能袖手旁观,她应该是他们之间的剂。

想到这里,邓婕给张国立倒了一杯水,安慰他说:“张默小时候你就没有给他一个完整的家。没有好好照顾他,你欠他许多,让他养成了内向、孤僻的性格;再说,他正处在青春期,逆反心理很强,你不要凶巴巴地和他吵,这样结果只会适得其反。你就随他那样吧,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等这个阶段过了,他自然就会好起来的。”

说完,邓婕就出去找张默。她开车赶到了学校,见张默正坐在学校的花坛边生闷气,邓婕上前拉起张默:“你跟我回去吧!”张默甩开了邓婕的手说:“你又不是我妈,我的事不要你管。”这句话像针一样扎在邓婕的心上,她对张默倾注了一个母亲全部的心血和柔情,为什么却不能焐暖他那颗冰凉的心呢?

暑假过去了,双休日张默又开始回到家里来住,但父子俩依然不说话,在饭

桌上吃饭你不看我,我也不看你,有时张国立说了张默什么,邓婕怕孩子又和父亲发生冲突,就赶忙圆场。张默说了什么赌气的话,邓婕也赶快和稀泥。这样一来,邓婕觉得日子过得很累。

进入高三后,张默对摇滚音乐失去了兴趣,转而迷上了表演。高考填报志愿时,他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为了不让别人认为他是沾父亲的光考上的,他在父亲职业一栏上填的是“下岗工人”。拿到中戏的录取通知书后,才告诉邓婕。

2002年夏天,张国立与邓婕决定将著名作家老舍的名著《我这一辈子》搬上荧屏,在戏中,邓婕扮演张国立的妻子,剧中需要一个男孩来演他们的儿子。张国立准备找别人,邓婕对他说:“我们就让张默来演吧,这样既可以锻炼儿子的演技,我们一家三口还可以团聚在一起,你和他之间就多了许多沟通和交流的机会。”

就这样,现实中的一家三口又在戏里团聚了,邓婕无微不至地在生活上照顾张国立父子,为了给他们增加营养,她亲自下厨熬鸡汤给他们喝,看着他们端着碗喝得津津有味的样子,邓婕感到特别满足和温馨,一家三口能够幸福甜蜜地生活在一起,是她一直以来的愿望。

在剧组的那些日子,张国立的辛苦和敬业精神深深震撼了张默,他这才理解了父亲的不容易。而张国立也利用说戏的机会,主动与儿子沟通和交流,向他讲一些人生的道理。父子间一度冰封的关系开始缓缓解冻。剧组杀青后,张默要回到学校去了,临走时,他动情地对邓婕说:“阿姨,谢谢你对我的照顾。”那一刻,邓婕流下了百感交集的泪水,十多年了,孩子终于肯接受自己了……

走过风雨,超越血缘的母爱深似海

走过青春的叛逆后,张默不再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变得成熟了许多,他与邓婕和张国立的关系也变得亲近了。

张默高高的个子,帅气的面孔,加上不俗的表演才能,使他成了学校里许多女孩子青睐的对象。情窦初开的他与来自云南的同班同学童谣产生了感情,两人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

2003年12月16日,张默和童谣因为一件小事在校园里吵了起来,年轻气盛的张默一时冲动,出手打了童谣几下,这本是恋人间一次小小的争吵,没想到第二天却上了京城许多报纸娱乐版的头条,这让学校感到事情闹大了,迫于舆论的压力,他们立即给张国立打电话,要他来学校处理这件事。

次日一大早,邓婕和张国立就匆匆忙忙地赶到了学校。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对此事媒体的炒作一浪高过一浪,有些媒体的报道与事实大相径庭,这让邓婕非常气愤,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张默还是个孩子,希望媒体能够客观地报道,不要伤害他。”

因为张国立拍戏很忙,邓婕就留在北京处理这件事。她希望学校能够给张默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那时候,张默依然在中戏上课,邓婕告诉他:“孩子,你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不要消沉,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张默听从了继母的话,他向学校写了好几次深刻的检讨,还踊跃地参加校园的义务献血活动。

尽管邓婕夫妇和张默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中戏还是做出了令人震惊的决定:开除张默的学籍。得知这个消息,邓婕伤心地哭了,她没想到会是这么严厉的处分,她拨通了丈夫的电话,哽咽着对他说:“对不起,我没有处理好这件事,没有保护好孩子。”张国立沉默了好一会儿,说:“有些事不是我们能够把握的,这件事就当给张默长了个教训吧。”

当天晚上,邓婕一夜未眠,对一个二十出头的孩子来说,这种打击是多么沉重啊!张默还年轻,这件事在他的心灵深处将会留下怎样的伤痕啊!他那并不成熟的心灵能承受得住这种创痛吗?

这时候,张默从学校回到了家里。这个昔日人见人爱的阳光男孩变得颓废、忧郁、落寞了,他常常坐在窗前一言不发,眼睛里流露出令人心痛的忧伤和失落。邓婕鼻子一酸,眼泪忍不住哗哗地流了下来,她对张默说:“孩子,我和你爸爸都不会怪你,你要面对现实啊!成长总是要付出代价的。人在长大的过程中,谁都有可能犯错误。希望这次挫折能够成为你人生道路上的一面镜子,照着你未来的道路,让你走好以后的每一步。”

无论邓婕怎么开导,张默始终不说一句话。看着儿子痛苦的表情,邓婕的心有一种彻骨的痛。她清楚地知道,如果张默不是张国立的儿子,事情的发展也许不会到这一步。是啊,从小到大,张默不仅没有沾到父亲什么光,反而比一般孩子承受了更大的压力,他们对不起儿子。

为了让儿子从痛苦的阴影中走出来,邓婕特地请了一个心理专家对他进行心理辅导。在专家的精心调节下,张默的心情有所放松。邓婕又与张默的母亲罗女士取得了联系,让她经常打电话来安慰儿子。心理专家的调节和母爱的温暖,使张默痛苦烦躁的心情缓和了下来。

为了让张默开心,邓婕让张国立请假回到了北京,夫妇俩带着张默去逛公园、游长城,尽管儿子十多岁就来到了北京,但因为工作忙,他们很少有时间带儿子出来玩。那几天,这一家三口手牵着手,陶醉在美丽的自然风光中,张默的心情渐渐开朗起来。他们一边走,一边沟通和交流,一些许多年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话,都在这一次倾泻而出。张默这才深深地理解了继母的一片苦心。一直以来,她都像亲生母亲一样深深地爱着他,因为自己年轻不懂事,他在自己与继母之间竖起了一堵厚厚的墙,不让继母走进他的心里。十几年来继母对自己的种种好处,点点滴滴在张默心头泛滥开来,他终于明白,邓婕就是自己最好的母亲啊!他饱含感情地叫了一声“妈妈,请你原谅我!”这一声迟来了十多年的呼唤,让邓婕泪雨纷飞!儿子终于接受了自己,没有什么比这更让她高兴、更让她欣慰了!

2004年4月中旬,张默与父亲张国立同时走进了电视剧《少年宝亲王》的剧组,现实生活中的父子俩在剧中又成为了父子,张国立扮演雍正皇帝,张默饰演雍正皇帝的儿子弘昼。开机那天,邓婕也赶去为父子俩捧场,一家三口同时出现在媒体面前,张默的气色很好,脸上洋溢着自信和灿烂的微笑。他深情地对媒体说:“我能够很快就站起来,要感谢我的妈妈邓婕,以前我为爸爸感到自豪,现在妈妈是我最骄傲的人!”

2004年5月,邓婕走进了《艺术人生》,她谈起了自己的人生经历,谈起了与张国立之间的婚姻生活,谈起了和张默的母子情。说到动情处,她忍不住泪湿衣襟:“因为有了张默,因为一直忙于事业,我没有要自己的孩子,这曾是我心中最大的遗憾,但现在我不这样认为了.张默就是我最好的儿子!”坐在电视机前的张默看到这一幕,泪水汹涌而出,他终于明白了,有一种爱可以超越血缘,感天动地。

2004年11月,张默走进了《九品芝麻官》剧组,担任主角,在新闻会上,有记者问他:“你有一个好父亲,小小年纪又担当如此重任,你是不是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张默认真地说:“我感到最自豪的并不是这些,而是我有一个好母亲邓婕。在我的心目中,她和我的生母一样伟大!”

上一篇:爱人,疼你是我一生的责任 下一篇:亲子继女两重天:火灾中良知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