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魅力历史老师

时间:2022-10-16 10:35:15

做魅力历史老师

从小在我心中,老师是蓝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他是上帝派到人间的使者,他把爱和信任,宽容和梦想带到人间,他会小心翼翼地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梦。教书育人,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崇高的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著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高尚而富有魅力的老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受益终生的。那么作为一名中学历史老师如何讲展示自已的魅力呢?

一、爱感化自己的学生

赞可夫曾说“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侯,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和尊重学生”。 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关爱每一位学生是我们教师的责任。教师的爱与众不同,它是严与爱的有机体现,是理智与热情的巧妙结合。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同时陶先生用自己的言行为我们诠释了“爱”的涵义。冰心老人说“有了爱,才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

爱学生是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只有爱学生,才会有责任心,事业心,只有爱学生,才会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多年来,我始终把自己真挚的爱心,倾注给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用爱心打动学生的心扉。作为历史老师,我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还关心他们的生活,用爱心去感化学生们。摸下额头知道是否发烧、病了给找医生、衣服不小心挂破了有准备好的针线、心情不好了主动谈心、灰心丧气了给与多方面的鼓励,同时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组织舞蹈队教她们跳舞、唱歌小组一起唱歌……我觉得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言行影响自己的学生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有魅力而优秀的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身教这种教育方式比批评、责骂与训斥效果好得多,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境界,特别是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 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 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教师的一切行为应该成为学生的表率,我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用言行和人格来影响学生,做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的到。垂范师德不是一朝之功,而是时时之事、处处之事。发现教室的地上有纸屑或粉笔头时,老师要主动捡起来;桌椅歪了主动扶正;水房脏了拿起扫帚打扫;对生病回来上课的学生补课问候病情;课堂上表扬看到的好人好事等等。我想:这就是“身教重于言教”吧!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以身作则,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所以从教以来我的学生大部分是积极向上,乐观开朗,创新进取,不怕困难,遵纪守法,以诚相待,有同情心,有责任感的。

三、进取奉献照亮自己的学生

作为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学识和扎实的专业功底,而且能够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来指导教学,还要对自已所任学科精益求精,了解和掌握当前新科技发展趋势,新的科学信息。讲起课来才能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得心应手、生动有趣、妙语连珠,让教师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影响学生。

乐于奉献是我们教师必须恪守的情操,奉献精神既是一种人格修养,更是一种崇高职责。作为教师,既要奉献知识,奉献力量,又要奉献业绩,要淡泊名利,甘做小小的铺路石,一支粉笔两袖清风。奉献的核心是爱,爱是师德责任的表现形式,因为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爱,才会让我们心甘情愿地去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才会不计报酬的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才会任劳任怨地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甘愿奉献的精神去感化影响学生,给他们的人生指明方向。

我经常以陶行知先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激励自己,坚定选择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的人生之路,只讲奉献,不求索取,敬业乐业。“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让我们敞开宽广的胸怀,用爱、用德去感染学生,开启学生心灵深处那智慧的火花,以完美的人格去塑造,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尽职尽责,做最有魅力的历史老师。

上一篇:浅谈思想政治教学中创新素质的培养 下一篇:化学教学的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