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奶牛养殖业产业组织的特征与我国的构建

时间:2022-10-16 10:08:50

现代奶牛养殖业产业组织的特征与我国的构建

摘要:从奶牛养殖的现状和产业的技术结构特征来看,受资本供给约束和技术供给的限制,劳动的边际报酬应该是处于递减,未来的奶牛养殖模式是“规模场组成的养殖企业集团和私人牛场组成的奶农合作社”两种共存模式,奶农合作社的组织形式长期内仍将是主导模式。

关键词:规模化 组织化 市场化

一、现代奶牛养殖业产业组织的特征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奶业都是备受关注的产业。从奶牛养殖、乳品加工、组织方式、价格协调、质量监督到市场管理都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和制度,以确保奶业的封闭运行。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奶业发达国家的产业组织模式也经历了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变,并逐步形成了合理、科学的现代奶业产业组织模式。发达国家现代奶牛养殖业的特征可总结为:一是奶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高。现代奶业国家都在规模化饲养的基础上实行集约经营,广泛采取奶业先进配套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奶业生产水平。美国、澳大利亚和荷兰这3个国家的畜牧业都是以家庭农场为主,饲养规模一般较大。美国100头以上规模化奶牛场饲养全国75%的奶牛,荷兰30头规模的奶牛场占总数的84%,澳大利亚100头以上规模的奶牛场有3500多个,占总数的81%。实现奶牛养殖业产业化、专业化生产的国家,一般需要具有较高科学管理水平和高素质的现代化农民,同时,其养殖场配备大量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对劳动力的需求也相应的减少。仅以澳大利亚为例,虽然它是粗放型农业,单位面积产量和载畜量都比较低,但大规模放牧的饲养模式和生产专业化造就了高劳动生产率,澳大利亚每个劳动力人均饲养牛76头。二是产业的空间分布集中。从国外发达国家乳业奶牛养殖业分布看,基本都集中在资源禀赋条件和气候条件好的地区,人均土地面较大,具有较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加拿大、荷兰奶牛养殖业的区域集中度分别达到了89%和55.3%以上,澳大利亚乳业主要集中在接近城镇的沿海地区和东南部地区。乳品加工厂一般坐落于牧场、牛奶生产都比较集中的地方,液态牛奶却比较集中于离中心城市不远处,从而更便利地为消费者服务,而加工生产保存期限较长地产品,如黄油、奶粉、干酪及乳清粉,则建立在离原料奶供应不远地农村地区。这种合理的布局发挥了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产品既满足了国内消费,又扩大了出口贸易,奶业获得了稳定发展。三是养殖组织化程度高。在现代奶业国家,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奶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模式是进行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的主导经营方式。国外一些奶业发展大国非常鲜明地表现出了合作社占主导地位的态势。当前奶业发达国家的奶农加入合作社的程度是很高的。以荷兰为例,合作社在奶业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各种合作社使奶农们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专业群体,奶农借助这个群体的力量来获得各种各样的服务。花俊国指出:荷兰1886年就创立了乳品加工合作社,由奶农自愿加入,同时合作社有自己的乳品加工厂,社员的原料奶必须统一由合作社的乳品加工厂进行收购[9]。这样既可以解除奶农售奶的后顾之忧而使奶农可以专心搞好饲养管理,提高牛奶质量和生产水平,又可以使合作社的乳品厂获得数量稳定和质量较好的原料奶,可以均衡地组织生产加工和乳品销售。在技术服务方面,荷兰又有各种不同的合作社组织提供专业的技术服务,奶农可以再次参加相关的技术合作社得到在育种、改善经营等方面的帮助。总之,在荷兰合作社模式使奶业产、加、销各链条上主体的利益很好地协调起来。由社会团体牵头把分散的农场或农户通过市场和服务等环节加以连接,形成利益联结、互相依赖的社会化生产和销售服务体系,这就是所谓专业协会模式。如日本的农业协同组合(简称农协)、澳大利亚的全国羊毛协会、羊毛销售经纪人协会、羊毛出售商协会和羊毛加工者协会。此外,还有韩国的产学管研一体化模式、泰国的“政府+公司+银行+农户”模式等。

二、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奶牛养殖业产业组织构建的启示

近年来,我国奶牛养殖业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和国外奶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旧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生产方式虽然以养殖小区为主,但是奶牛饲养规模较小,生产效率低,管理松散,原奶质量难以保证,饲养者承担的市场风险大等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我国奶业产业链上游的进一步发展。国外建设现代奶业的共同特征对我国奶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启示。首先,是规模化养殖可在很大程度上加快推进奶牛养殖业发展,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有利于从源头上对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监控,提升乳制品质量安全水平;能够有效提高疫病防控能力,降低疫病风险,确保人畜安全。其次,规模化饲养不是最终目的,它是集约化的前提和必要的载体,目的是将先进的饲养技术集成,实施标准化。这样才能提高科学饲养水平,实现增产、提质、节本、增效的目的,所以规模化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而是推进科学饲养机制、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及生态安全的必然选择。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不断深入,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为我国建设现代奶业提供难得的机遇,奶业的转型为建设现代奶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们应当抓住机遇,顺应新的发展形势,不失时机地推进现代奶业建设。从国外先进经验来看,集约化经营是现代奶业的经营方式。即,改革生产方式,推行规模化经营;以规模化为载体,广泛运用奶业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装备,推行集约化经营;通过集约化经营,集成应用奶牛繁育、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牛奶收集、饲喂设备租赁、污染物处理等标准,推行标准化生产,使奶业的质量和效益达到最高水平。

三、我国奶牛养殖业产业组织新模式的构建

什么是我国奶牛养殖业产业组织的新模式?笔者认为:狭义讲,就是奶牛养殖生产的相关技术的进步与变革;广义讲,就是我国奶牛养殖业的产业布局和空间组织的合理化,组织与管理的现代化,设施的功能化和装备的机械化、智能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废弃物的清洁化处理和人的素质的提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人的发展相统一。从发展的内容上来讲,就是生产条件、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现代化,经营的集约化和可持续化,分工的专业化社与服务的会化,生产过程中的标准化与管理活动的信息化。具体来讲,就是围绕着“聚集园区化、经营规模化、管理信息化、饲养标准化、服务社会化、组织一体化、分工专业化、设施功能化、设备智能化、环境清洁化”这“10化”,来规划、组织、管理奶业,构建奶牛养殖业发展的新业态。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点一是可持续发展,二是注重信息化的作用。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点来看,“管理信息化、饲养标准化、分工专业化、设施功能化、设备智能化、环境清洁化”均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发展原则。现代奶业是以奶业的市场化为背景,以奶业的产加销、服务一体化为框架的产业化,依托这种奶业一体化的经营方式,用现代工业提供的技术装备农业,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改造奶业,用现代经营理念和组织方式管理奶业生产和经营,将奶牛养殖业集中化、企业化、规模化,实施全程标准化运营,以创造较高的综合生产力,这种养殖业产业化,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用工业化理念谋划的奶业经营模式。

(1)组织体系的主体构成。由于发展的基础条件的不同、管理水平的差异,产业的主体构成主要是资本一体化、业务多元化、管理模块化的养殖集团和奶农合作总社,以及纵向分工的专业化公司。随着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专业化组织会逐步向养殖集团和奶农合作总社演进。从奶牛养殖的现状和产业的技术结构特征来看,受资本供给约束和技术供给的限制,劳动的边际报酬应该是处于递减,未来的奶牛养殖模式是“规模场组成的养殖企业集团和私人牛场组成的奶农合作社”两种共存模式,奶农合作社的组织形式长期内仍将是主导模式。奶农合作社作为奶农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负责代表奶农与上下游企业的谈判和政府管理部门、监管部门的政策交涉,其他机构都是公司化运营,合作社可以设县区级,逐步再设市、省级等区域性合作总社。养殖集团和合作总社为综合业务,下设养殖、技术服、有机肥等多项业务;纵向分工的公司,各自专注于某一业务,以“业务专业化、经营规模化”为业务取向。

(2)组织体系运营模式。养殖园区里有多家奶农的奶牛场集中场地,养殖员工为奶农家庭自有成员,每家饲养奶牛100~200头以上。为提高园区现代化水平,每个园区内设有饲喂设备公司租赁部,采用饲喂设备喂养奶牛可以解决了人工难以实现的奶牛精料的精量,多时段均衡补给,减少了饲料浪费和饲料的污染,降低了奶牛的消化道疾病,提高了奶牛的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园区内,有技术服务公司设立的技术服务部解决奶农养殖奶牛过程中出现的奶牛养殖、杂交繁育、品种改良(冷配胚胎移植)、疫病防治等一系列的技术问题。奶农养殖过程中采用饲料厂统一供应的饲料可以解决制约奶牛养殖业中奶牛养殖水平低、饲喂方式不科学、饲料单一、奶牛单产水平低进而养殖户效益低等问题。奶牛养殖区设有统一挤奶厅(或每家奶农自建挤奶厅)和牛奶运输公司,负责所有奶农的奶牛挤奶喝运输到牛奶加工场,确保原料鲜奶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和新鲜度。奶牛养殖区的有机肥工厂利用奶牛养殖场污水和粪便作为沼气池和有机肥车间的原料,分别生产沼气和固体有机肥,既能生产清洁能源,满足园区内生活需要,又生产优质的有机生物肥料,用于蔬菜、果树、花卉等种植和水产养殖,达到农业废弃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的目标,实现循环再利用。

上一篇: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初探 下一篇:语境理论在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