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英语听力焦虑的调查研究

时间:2022-10-16 09:26:40

高三学生英语听力焦虑的调查研究

摘 要: 本文采用 “英语听力焦虑量表”及“英语听力学习策略测评量表”, 以问卷形式测试高三学生在英语听力方面存在的焦虑情绪及听力学习策略,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焦虑情绪普遍存在,对听力理解的成效产生负面影响;英语听力学习策略与焦虑水平有明显的负相关,并针对这一现象提出教学对策。

关键词: 高三学生 英语听力焦虑 调查研究

一、引言

焦虑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情感,属变态情绪之一,是指个体由于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得其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忧虑担心、自我怀疑、带有恐惧感的主观情绪。早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焦虑就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及实践中关注的焦点,如Sarason及其同事编制的“考试焦虑”量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焦虑及其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引起了学术界更加广泛的关注。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大量研究都对学习中存在的焦虑感与外语学习之间的关系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Horwitz(1986),Philips(1992),Cheng(1999)等采用外语课堂焦虑感量表(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Scale,简称FLCAS),分别以不同的语言学习者作为研究对象,但均得出一致的结论,即外语学习焦虑和外语学习成绩呈负相关关系。

E. Horwitz, M. Horwitz和John Cope(1986)在针对外语课堂焦虑这一现象时指出,焦虑是在听和说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显著的一种心理现象,学习外语听力最容易导致学习者产生焦虑的情绪,并指出由焦虑引发的听力障碍是值得研究的问题。Vandergrift曾指出,听力理解的过程原非一项被动的活动,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主动过程。听者必须记住所听到的语音、语调、词汇和语法结构,并能快速、有效地处理语言输入。如果课堂内被动的听力任务过多或过难,学生就容易产生焦虑感,而这种情绪是影响学生听力学习关键的心理变量之一。

国内的研究者对听力焦虑感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但大都针对的是研究生或大学生,很少涉及高中学生。鉴于此,我着重调查高三学生在英语听力方面存在的焦虑情绪及听力学习策略,通过调查数据分析焦虑的成因,提出有效的教学对策。

二、研究方法和内容

(一)研究对象。

此次研究以我校的高三学生为被试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68名学生,其中男生42名,女生26名。

(二)研究工具。

1.英语听力焦虑量表。本调查采用的问卷以张文政的“高中生英语听力焦虑感量表”为基础,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做了一些必要的修改。该量表旨在评定学生在想到或听说要做听力时的情绪体验及在英语听力过程中的情绪感受。量表共有26道题,每题给出①完全符合自己的情况,②大体上符合自己的情况,③有一些符合自己的情况,④完全不符合自己的情况4个备选答案,要求被试者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做出相应的选择。每选一个①计3分,②计2分,③计1分,④计0分。计算总分,分值越高说明被试的焦虑程度越高。

2.英语听力学习策略测评量表。本调查采用的问卷以张文政的“英语听力学习策略问卷”和陈艳君的“外语听力焦虑应对策略量表”为基础,再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做了一些必要的修改。该量表旨在调查被试者在进行听力训练时所采用的学习策略和课后为了提高听力理解能力而采取的学习策略。量表共24题,每题有①完全符合自己的情况、②大体上符合自己的情况、③有一些符合自己的情况、④完全不符合自己的情况4个备选答案,要求被试者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做出相应的选择。每选一个①计3分,②计2分,③计1分,④计0分。计算总分,分值越高说明被试的学习策略越好。

3.英语听力能力测试。Seliger等人认为在二语或外语习得的研究中,测试通常被用来作为被试者的能力方面的资料来收集。因此,在这项研究中,听力测试被用来测量被试的听力能力。我收集学生高三以来的3次月考、1次期中考试、1次南通市调研的听力分数,取其平均分(总分20分)作为此次调查的听力成绩。

三、统计结果

下面是这次焦虑情绪和学习策略调查评定结果的频数分布表:

从调查统计结果(表1)来看,大部分学生(44人)焦虑水平得分在20分以上,说明他们在听力方面存在着焦虑情绪。其中焦虑水平得分大于40分的11位被试明确表示感到英语听力焦虑,占有效调查人数的16.2%。学习策略得分40分以下的学生有42人,占总调查人数的61.8%,这表明大多数高三学生在听力方面还是缺乏相关有效的学习策略。

四、分析讨论

(一)焦虑情绪与学习策略的关系。

从表1的数据显示,我们可以看出,学习策略自评得分在40分以上者有26人,占所调查人数的38.2%。这表明高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已积累一定的听力学习策略,能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同时我们也发现,学习策略较好的这26位学生中,有19人的焦虑水平在30分以下,有15人学习策略自评分在30分以下,其中8人的焦虑评分在40分以上,占了42.1%。从以上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学习策略较好的学生,其焦虑水平也低;学习策略不得当者,其焦虑情绪一般也较重。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听力学习策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削弱焦虑情绪,提高听力成绩。

(二)焦虑情绪对听力成绩的影响。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焦虑水平在30分以下的45位学生中,有28人的听力成绩在16分以上。而且听力成绩18以上的8位学生,焦虑水平均在20以下。这说明焦虑程度轻的学生,听力能力较强,在考试中能发挥自己的听力理解能力,从而取得较好的成绩。另一方面,焦虑水平40分以上的11位学生听力得分也较低,在平均分之下。其中有4人的得分低于10分,错题超过一半。这表明焦虑程度较重者,听力能力也较弱,难以在考试中发挥应有的水平,从而很难取得理想的成绩。由此可见,焦虑情绪对听力能力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三)焦虑情绪存在的原因分析。

高三学生在英语听力方面存在着较为普遍的焦虑情绪,我分析认为主要源于以下的几个因素。

1.高考英语对学生的读写能力要求较高,而听力的比重只占了1/6,因此在目前的英语学习中,学生更加注重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写作的训练,却忽略了平时的听力练习,不重视听力的学习策略,从而在做听力时心生畏惧,显得信心不足,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2.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不存在于空间,只停留在时间,稍纵即逝。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在听英语的过程中,说话者的语速快、思考时间少、听的遍数少等情况均导致学生产生焦虑情绪。如果听力材料较难,学生不熟悉话题,不理解句子,就更易紧张。针对学习焦虑的研究也表明,所学材料越复杂,抽象程度越高,其受情绪干扰的可能性越大;而较简单和较为形象的学习材料,受焦虑干扰的可能性大大减少。由此可见,听力自身的特点——快速、连续、转瞬即逝,引起了学生的焦虑情绪。

3.英语听力能力是需要刻苦训练才能提高的,不仅要有量的积累,更要有质的保证。学生虽然每天都进行20分钟的听力训练,但在听力能力上没有感到明显的提高,这也容易使学生对自己的听力水平产生怀疑,从而引起焦虑情绪,即焦虑来自于学生的自我怀疑。

以上调查表明,过度焦虑会对听力能力造成负面影响,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带来危害:首先,高焦虑容易分散注意力,干扰正常的理解过程。学生在遇到不熟悉的话题,长句难句,甚至是生词时,会产生紧张、不安情绪。这种烦躁状态会影响接下来的做题效率,从而对原本可以听懂的内容在理解上也大打折扣,最终影响听力成绩。其次,过度焦虑对思维过程有瓦解作用。成功者往往能根据听到的信息和有关线索,采取适当的策略。即使遇到干扰或理解失败,也能采用积极的矫正措施,调整思路,认真应对,做出正确的判断。而过度焦虑者由于焦虑情绪的困扰作用,使他们的思维活动陷于呆滞和凝固状态,无法灵活调整策略,从而难以正常发挥思维能力,做出合理的推断。

五、教学对策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焦虑情绪在英语听力中普遍存在,听力学习策略水平较低,其焦虑程度较高,英语听力成绩就较低。因而,教师应在平时的听力训练过程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使用恰当的听力策略,尽量减轻他们的听力焦虑情绪。

(一)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听力自身的特性,树立提高听力的信心。

听力的过程,是听者对言语符号接受解码的过程,听者处于一种相对被动的状态,因而出现焦虑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针对学习焦虑的调查研究表明,适度焦虑情绪的存在,不仅不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反而有助于促使其集中注意力,引起他对该课程的重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章兼中,1986)。只要在听力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即使遇到障碍,也还是能发挥应有的听力水平的。

(二)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分辨关键词句的能力,不仅要听辨因素、单词、短语和句子,还要听辨重读、弱读、连读、同化等。教师应指导学生多渠道地扩大知识面,丰富语言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听力预测和推理能力。比如平时做完形填空、阅读理解时的文章或一些听力材料都可以积累起来作为知识储备。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在每天的听力训练中端正态度,严肃对待,认真答题,因为听力能力的提高也需要平时练习量的积累。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较为轻松的学习环境。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以积极、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取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排除恐慌心理。正如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所认为的,能使学习者的焦虑情绪得到缓解的环境才是最佳的语言习得环境。

六、结语

高三学生在听力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而焦虑情绪给部分学生的听力学习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在听力过程中,适度焦虑能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听力能力的提高;而过度焦虑则会使人变得自卑,失去自信,使人的认知活动受到阻抑,影响听力能力的提高。因此,高三学生在平时要学会应对焦虑情绪,积累学习策略,这样才能在听力测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1]Horwitz E K,Horwitz M B,Cope J.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 [J].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6,70: 125-132.

[2]Cheng Y,Horwitz E K,Schellert,D.L. Language anxiety: differentiating writing and speaking components[J].Language Learning,1999,(9).

[3]Philips E.M. The effects of language anxiety on students’oral test performance and attitudes[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2,(76).

[4]章兼中.外语教学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

[5]杨晋.英语学生焦虑感和听力理解的关系[J].外语研究,2000,(2):54-57.

[6]王银泉,万玉书.外语学习焦虑及其对外语学习的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122-126.

[7]刘世文.焦虑情绪对提高英语听力能力的影响[J].集美大学学报,2001(2):96-100.

[8]周丹丹.二语课堂中的听力焦虑感和情感策略[J].国外外语教学,2003,(3):22-27.

[9]张文政.大学生英语听力焦虑、听力水平与听力学习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10]韩宝成.外语教学科研中的统计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上一篇:个性学习风格对英语听力成绩的影响及对策 下一篇:构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第二课堂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