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的房子

时间:2022-10-16 09:19:57

隐形的房子

人们生活在不宜居住的城市,自然就会生发出隐形城市的梦想。

――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

不知道你是否曾有过一头撞上玻璃门的惨痛经验,但此时请你请放下成见,挑战视觉。想象一下,从厨房、卫浴到客厅甚至楼梯间,如果全被玻璃包裹,这下子是头晕目眩、撞得满头包?还是享受透明无阻碍的空间,忘了自己的存在?

在刚刚结束的2009米兰家居展上,Santambrogio Milano独一无二的玻璃住宅设计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尽管该品牌的两位意大利设计师Carlo Santambrogio和Ennio Arosio一直对玻璃情有独钟,不断地设计出玻璃床、玻璃沙发、玻璃厨具,事实上他们也一直扬言要做最棒的全透明住宅,但当这栋房子出现在世人眼前的时候,还是颇为惊艳。

“玻璃抽象得就像是空气的一部分,房屋的内部疆域极为私密,而外部世界――大自然、整个地貌――却都一览无遗,并且与内部设计交相辉映。”这是法国社会学家及哲学家Jean Baudrillard关于梦想居所的描述。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栋玻璃屋就是实现“亲密接触大自然,感受季节更替之美”的最佳寓所。

跳出高墙,直面天空

很难想象设计出这样一座透明寓所的灵感竟然来自于一次对旧厂房的改造,在改造过程中设计师Carlo Santambrogio对于城市生活的厌倦显而易见。

“城市街区内仍然在进行生产――在工业污染区,废旧的厂房鳞次栉比,重现着远古时期的荒凉。而今,荒废的工厂被划分为公寓,人们称之为‘LOFT’。房地产经销商将其胡乱改造一番,便厚颜地夸耀他们开拓出的‘开阔空间’多么宝贵,将其称之为私有公寓。我们不可能将建筑脱离周边环境来看,因此,开阔空间就不能受到墙体的任何束缚。累累的墙壁展示了不可改写的历史:它们是一道风景,也是参照的坐标,我们在尊重它们的同时必须要有所超越。”Santambrogio说,“当我知道将负责改造一座厂房的时候,立即想到,我绝对不能陈腔滥调地将其改造成传统样式的居所,而且更不能诉诸虚幻。我必须跳出这些高墙,让它们直面天空,力图与它们的过往展开对话。这种念头和通透毫无关联,材质的迷人之处本身就动魄惊心。”

由此,设计师造出了花木间杂的花园,玻璃上映着玫瑰、茉莉和夹竹桃的色彩,更映着蓝天上竞逐的白云,使得晨光暮霭各具姿采。在城市中,在棕色地带林立的厂房间,它可以让你尽享壮丽的时刻。

在此之前,设计师Carlo Santombrogio和Ennio Arcsio早已用玻璃设计出所有有可能出现在房间里的家居用品。正当人们已经将他们的品牌Santarabrogio Milano定义为玻璃家居奢侈品的时候,他们却表达了更强烈的野心:建筑,建筑才是其透明梦想的最终实现。

“我们是在一张透明的玻璃上画设计图。”他们说,“当我们站在米兰展厅的高层,站在建筑实体之内,感觉空间彼此间难以辨明,内部设计与外部的都市背景融为一体。乍一看去,也许你根本就看不到建筑的界线,这种感觉就像是欣赏一幅连续的画卷。我们回顾项目中最为广泛运用的手法,发现简约真的是无所不能。只需简约,即可完美诠释满足美学需求的基本功能。”

“也许你不相信,事实上这座玻璃屋远远比你想象中要安全、隐秘得多。首先,它使用的是跟罗浮宫前金字塔一样的玻璃原料,我们将两片15mm的玻璃面板组件组合成30mm厚度,印象中易碎的玻璃事实上可以如钻石般刚硬,并且通过了CEE的耐久性与抗压性测试。人们当然会担心隐私问题:人人都希望在自己看风景的同时,不会成为别人眼里的风景。所以我们选择在两片玻璃之间夹入125mm的有色PVB软胶片,让私密空间安全可靠。普莱克希(Pexiglas)接头使我们将玻璃板完美地组合与拼装,从而构架出惊艳的建筑格局。我们可以将很多其他公司的产品融合到这个迥然不同的设计之中,而这就是其中的典范。”Carlo Santambrogio说。

林中屋,海之屋

当该住宅设计被赋予在山顶,玻璃所呈现出的魅力更加迷人。承重梁、地板、屋顶、墙壁都由玻璃赋予了独特的形式,楼梯与绿叶共承一色,阳光穿透池底的平板,映出粼粼的波光。玻璃透明无色,既构成了容器,又装饰了内容,它是诠释整个住宅概念的完美材质,宏大与细微融合无间――天成之物和巧匠之工的巧妙关系也尽在于此。

厨房的构造可谓是典范:无形无质,景中有景,火焰之跃动、菜园之碧绿、虾壳之色泽、肉食之鲜红……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卷。其间之通透增强了视觉的冲击,亦愈显出食物之美味。这样的视觉盛宴可以将生活的别致推向顶峰。

Carlo Santambrogio说:“无论晴雨,无论风雪,日夜在森林中生活,实现栖居丛林的梦想。房屋绝非随处可寻的住处,而是魅力之地,奇迹之所。三层建筑,350度的景观。于透明的阶梯迈步,就如同攀向树梢。森林的清新盈盈一室,淋浴直如春雨轻拂;炎炎夏目,睡鼠在阴凉处蜷伏;西风渐临,蘑菇在碗碟中生香;白昼缩短,夜幕骤降,寒冬未曾来迟。”

在这个透明的舞台上,大自然正上演着精彩的剧目,聚光灯下晴雨风雪来去变幻。无论谁住在这里,都会与这布景融为一体,为之增添生气,并体验个中惊奇。他的样子会更像是剧中的演员,而非台下之观众。

另一处房屋则是在海边,用著名作家Rudyard Kipling的话来说,他们在那里可以“感情浪头跌落时齐齐撕裂的声响;聆听风在开阔的海面呼啸而过,将青色的云影赶作一堆;欣赏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光芒万丈”。

Carlo Santambrogio继续介绍说:“海之屋临岬而建,若即若离,观之则如空中楼阁,整体结构与参差地形交相呼应。地板下方,海风游弋,带来海盐的气息,捎来海鸥的欢鸣。岩石突兀刚硬,如默默守护的武士。这片疆域是整个画面的主景,而大海则是无穷无尽的幕布。居于海之屋,就像在海港中休眠,无论是谁都会梦见再次扬帆起航。”

“那是因为呀,”Kipling又道,“卧榻和书架都是透明的,书涛翻滚,亦如波澜。即使是最木讷之人居于其间,也无法忽略大海的存在。”

林中屋带着阳光雨露的清新,通体剔透,从森林中拔地而起,直与古树高枝比肩。

海之屋取地貌为形,见证自然现象的起承转合,与自然变化交相呼应,将大自然的狂暴与平和融入清澈透爽之间。

上一篇:送孩子出国前,先谈谈性 下一篇:梦想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