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理――成功人生的第一步

时间:2022-10-16 08:26:25

自理――成功人生的第一步

幼儿时期养成的自理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可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使他们逐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会做的事情经常做。生活自理能力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是孩子走向社会的必备能力。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自理能力

在生活自理过程中,应培养孩子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克服困难完成一定的事情。培养孩子自理,不只是一种态度、一种习惯,更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孩子只有从小学会自理,热爱劳动,才能学会照顾自己,帮助别人,增强社会的责任感,长大成为生活的强者,成为事业的成功者。

1.从小培养孩子自理能力。新生儿吃喝拉撒睡都需要大人的护理,随着年龄的增大,生活经验的丰富,孩子产生强烈的“我自己来”的愿望,他们试图摆脱大人的帮助,反对大人对他们的干涉,迫切要求表现自己,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是孩子生理、心理发展的一大进步。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仅符合孩子好动、好模仿的特点,而且对他们意志的磨炼、情绪的陶冶、品格的塑造和身心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生活实践是培养自理能力的有效途径。幼儿的自理能力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也获得自身的发展。我们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时一定要重视“做”的过程,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让幼儿做一些小事,为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孩子的自理,需要双手双脚和大脑的协调活动,活动既是孩子身体内部的需要,也是外界对其感官刺激的结果。手是思维的老师,孩子的智慧就在他们的手指上,孩子的思维活动离不开实践活动,让孩子多动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能使他们手巧心灵,拓展思维,促进智慧的提高。

3.培养自理技能,增强责任感。世界上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包括我们同我们的孩子都不一样。虽然我们经常说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但是如果我们一直照顾孩子,把我们的生存方式强加在孩子身上,那孩子就真的成了我们的延续,他自己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等有一天我们老去了,我们发现我们已经没有能力为孩子打算了,可是,我们的孩子还没学会独立,没学会自己做主,那时,我们会非常痛心。

二、家长是孩子自理的关键

很多家长剥夺了孩子独立的机会,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爱,认为爱能让孩子有安全感。家长没有干涉孩子的大事,但却在尽心尽力地照顾他们。最好的方法是放手让孩子自立,独立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1.耐心传授孩子自理技能。孩子要学会自理,但不是一学就成的,父母一定要耐心。我们可以用念儿歌的方法教孩子学习自理,培养习惯。如教孩子自己吃饭,我们要让孩子一手扶碗,一手拿勺,一口一口吃干净。在幼儿园老师将这些要求编成儿歌,小朋友在吃饭前和老师一起念。吃饭:吃饭时不讲话,安安静静快坐下,细细嚼慢慢咽,不把饭粒菜汤撒。在吃饭的过程中他们就会吃得很干净。在喝水时按要求,喝水:手拿小水杯,大家排队来喝水。一个一个不拥挤,能喝多少打多少,一口一口慢慢喝,全部喝完不浪费。父母可以借助儿歌可以使孩子理解吃饭、喝水、刷牙、洗脸和穿衣等生活自理的内容和技巧,并尝试学习让孩子逐步掌握自理的技能。对比较复杂的技能,父母要亲自示范讲解,如让孩子学习扣纽扣,由于孩子经验少,扣不整齐,父母可以教孩子,将纽扣从最后一颗开始对齐了再扣,这样让孩子既能学会扣纽扣的技能,又能把纽扣扣整齐。孩子做得好,父母要及时表扬、鼓励。如孩子没有掌握,父母要宽容、耐心地等待,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操作逐步掌握自理的技能。

2.激发孩子的劳动兴趣。凡是有利于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事,我们都应该让孩子自己动手做,以帮助他们积累生活自理的经验。对孩子进行早期劳动教育,主要有三个方面:自我服务、劳动服务和公益服务。具体来说,自我服务是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大人,如穿脱衣服、吃饭、洗手、洗脸、收拾图书和玩具等;劳动服务是让孩子参与简单的家庭生活服务,如帮助爸爸妈妈拿拖鞋、拿报纸、拿碗筷、搬凳子、扫地、剥蒜皮等;公益服务是让孩子参与幼儿园或社区的简单劳动,如在草地上拾落叶,帮助班里擦桌子、椅子,整理图书等。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寓教于乐,通过游戏使幼儿自己组织并展开游戏,让孩子给娃娃洗手,喂娃娃吃饭等,在活动中激发孩子自理的兴趣,养成自己做事的好习惯,积累生活自理的经验,让孩子感受自己的成长,树立自立意识。

3.为孩子做出榜样。父母劳动态度的好坏,将对孩子产生直接的影响。有些父母在家里过着一台电脑一瓶饮料,看看电视吃吃零食的日子,终日不做事情,家务劳动都让老人去做。这样家庭的孩子也会很懒,不肯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父母首先要做到勤快,要言传身教,为孩子作出爱劳动的好榜样。孩子在学习自理的过程中,家长要持之以恒,坚持一贯要求,教他们方法,给他们鼓励,让他们练习,给予他们帮助。总之,凡是孩子自己会做的事,家长要让他们去尝试,当孩子学会自理,就会照顾自己,具备了自理能力,他们就会产生自信,别人能做到的,自己也会做到。自信,是成功的起点,是前进的力量。

学会自理,不仅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而且对孩子责任心、自尊心的培养都有帮助,这是孩子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上一篇:浅议背景音乐与学习效率 下一篇:如何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