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电力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策略

时间:2022-10-16 07:41:48

探讨电力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策略

摘要:电力工程造价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投资的回报和电力企业的综合效益。近年来,电力建设发展迅猛,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因种种原因,电力工程造价上涨很快,影响了电力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有效地控制电力工程造价,可以充分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同时也是电力企业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和竞争力的需要。本文对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策略。

关键词:电力工程造价 管理 控制

一、影响电力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一)项目建设规模

近年来,为了满足地区经济发展和用电负荷日益增长的需要,电源项目大多采用大容量、高参数、超高压,超高压项目。这样运行经济性好,而小容量机组只适用于热电联产、能源综合利用或燃油调峰项目,优点是一次性投资低,环保和社会效益好,运行经济且能满足电网调峰需要。确定电源项目建设规模时,不仅要考虑建设成本,而且要考虑运行成本;既要考虑社会效益,又要考虑企业长远效益。

(二)项目建设水平

装备项目的建设水平主要指建设规模、建筑标准、技术装备、配套工程等方面的标准。建设标准是编制、评估项目可行性研究和投资估算的重要依据。建设标准是否合理,对控制工程造价有很大影响。建设标准应根据技术进步和投资者的实际情况制订,标准订得过高,只能无谓地增加造价,浪费投资;标准订得过低,达不到先进适用、高效运行、安全可靠的技术标准,不利于技术进步。因此,现阶段大多数建设项目应采用中等适用、适当超前、安全可靠、运行经济的标准,既要考虑现时投入,又要考虑长远效益。

(三)项目建设地点

选择合理的项目建设地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的命运、工程造价的高低和今后的经营状况。建设地点的选择,主要考虑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地区经济发展、项目的特点和需要,以及气象、地质、水文等建厂自然条件,遵守工业项目和其他相关项目比较集中的原则。

(四)可行性研究及投资估算

可行性研究是项目的决策依据,投资估算确定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总投资的限额。可行性研究不仅要分析评价项目是否可行,更重要的是对方案进行优化论证,并要有一定的深度和细度。投资估算必须准确、且能满足限额设计和控制概算的要求。初步设计概算是项目投资的最高限额,必须控制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范围内。项目收口总概算突破可研估算,可行性研究必须重新修改报批。

二、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多头管理,项目审批不完善

工程造价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都有直接关系。在现阶段有的建设项目批钱与给钱不是一个单位,用钱与还钱不是一个单位。而工程造价的高低与这些单位利益挂钩的程度不同,因此这些与造价相关的单位对造价高低反映不同。目前基本建设中没有一个有权威的部门来管理基础投资,在实际工程中是谁都管,但到关键时刻又谁都管不了,所以工程造价管理长期以来处于实报实销状况。除此,审批项目的漏洞也是投资失控原因之一。

(二)入世后与国外管理依然存在很大差距

目前,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还未建立起来,电力工程建设造价领域的从业人员对国际市场的管理模式非常生疏,仍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方式,因此国外工程造价一般都是委托咨询服务机构来完成。他们熟悉国际惯例,深受外商和合资方的信任。而今我国电力工程造价机构的服务内容仅停留在工程概预算的编制、结算审查上,还只是按国家、地方、行业的规定审查考核定额、计算工程量等,不了解国际惯例,无力承担市场经济中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工作,服务范围要比境外机构小、服务内容少。入世后,如不加快改变这种局面,将会拱手让出这个市场。

三、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对策

(一)合理确定电力工程建设规模和成本

在电力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建设工程造价和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有决定性的影响。在前期工作中,项目法人要深入细致地搞好调查研究工作,搞清影响造价较大的外部因素,充分考虑工程项目对社会和周边环境的影响。可行性研究报告要进行多个厂址建设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建设方案。投资估算要全面准确,既要算足投资,又要避免高估冒算,为电力工程建设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有关资料表明,在投资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达到80%~90%;在初步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75%~95%;在技术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35%~75%;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25%~35%;而到了施工阶段,影响的可能性只有10%。

(二)加强项目设计阶段的控制

工程设计是实现技术与经济对立统一的过程。项目一经决策,设计就成了工程建设和控制造价的关键。初步设计决定工程建设的规模、产品方案、结构形式和建筑标准及使用功能,形成设计概算,确定投资的最高限额。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就能准确地计算出工程造价。设计质量和功能是否满足使用要求,不仅关系到建设项目的一次性投资,而且影响到建成后的使用效益。先进的技术、合理的设计,不仅能使项目建设缩短工期、节省投资,而且能降低今后的生产成本、经营费用,提高长远效益。据有关资料分析,设计费一般只占建设工程全部费用的1%,但影响工程造价却高达75%以上。一个建设项目或一个单项工程,可有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案。通过优化设计、方案比较、技术经济分析,选用先进适用、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方案。

(三)严格施工程序,依法严密控制

严格按基建程序办事,加强电力建设工程的合同管理。首先,要加强开工前的准备工作,项目法人应严格按基建程序办事,选择适当的工程开工时机,以利于建设资金的合理安排和工程的顺利进行。工程开工时,应确保建设项目法人及开工报告已经批准、项目已纳入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年度投资计划资金已落实、建设场地“四通一平”工作已完成,主要设备和施工队伍已经选定,供货和施工合同已签订,施工组织设计已审定,图纸已会审并进行了设计交底。其次,在签订执行合同时,要在工程承包合同中明确约定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工程项目造价影响的变动因素进行详细而周到的约定,在合同中事先考虑造价变动因素和变动量,对设计变更和索赔的结算处理有明确的说明,避免合同执行中出现纠纷,结算时发生问题。

(四)推行项目法人制,加强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管理

在计划经济时期,造价管理从初步设计审查,施工图和施工中的重大设计修改,直至调概,凡属大中型工程,统一由中央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单位进行控制。目前的调概方法往往是将合理的物价上涨与不合理的超标建设、浪费,甚至违法乱纪等问题混在一起处理,漏洞很多。要避免集权过多产生的,必须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由责、权、利统一的项目法人,从工程前期到后期进行全过程管理。不仅要努力提高相关人员控制造价的自觉性,还必须建立一整套的约束机制,包括政策控制,董事长、总经理资格控制,决算审计,纪律监察及造价控制等。

总之,电力建设项目由于投资大、工期长、影响因素多,控制投资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在电力建设的过程中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才能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最大程度的获取投资效益。此外,在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中,还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要加快造价信息化的发展步伐,努力建设为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提供快捷、高效信息服务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要通过上网电价的竞争来控制工程造价,形成电力工业商业化运营的良性循环;要加大造价工程师的培养和考核力度,为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提供优秀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陈建虹.电力工业基本建设预算管理制度[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2]张翔.浅谈电力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J].福建建筑,2009年06期

上一篇:提高军队财务预算监控管理的对策 下一篇:提升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核心竞争力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