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听力3祸首

时间:2022-10-16 06:58:07

“爱耳”6原则

·计划怀孕、保证孕期身体健康

·孕期用药谨慎、确保安全有效

·合理给宝宝哺乳,减少吐奶

·让宝宝远离噪声与意外伤害

·按时预防接种、防止传染病

·宝宝患病在医师指导下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

今年3月3日为第15个“全国爱耳日”。资料显示:我国有听力语言障碍的残疾人2057万,其中7岁以下聋儿达80万;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环境噪声污染、意外事故等原因,每年约新生聋儿3万余名。

其实,有的听力障碍是可以避免的,妈妈们需要多学习这些知识并采取保护宝宝顺利成长的措施。

第1号祸首:药物

孕期误吃致聋药物

引起耳聋的原因多种多样,约50%为先天性因素。怀孕前,准妈妈宜调整身体、承受养育胎儿的重任。若一直采取口服避孕,建议怀孕前6个月停用避孕药,停药期间采用其他方法避孕,这样就能安全排除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孕前因各种原因服药时,也要特别注意是否影响胎儿。有一些药在体内停留和起效时间比较长,特别在怀孕前3个月服药更应当慎重,如抗组胺剂、解热镇痛药物不宜久用。治疗贫血而服用铁剂时,宜咨询医生是否会对胎儿产生致畸、致聋影响。

若孕期不慎感染需要合理治疗用药时,应选用安全有效的品种,禁用耳毒性药物。研究发现,使用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素等耳毒性药物都会影响胎儿的听觉发育。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用药不当导致耳聋的现象比较多,其中药物致聋的占30%左右。

目前临床上已知的耳毒性药物已达到100多种,针对宝宝而言引起耳聋最多的是滥用抗生素,日常容易接触到的有以下致聋药物: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氯霉素、紫霉素、红霉素;消炎解热药,如阿司匹林、非那西汀、保泰松等。

第2号祸首:疾病

孕期疾病影响胎儿

怀孕头3个月是胎儿生长的关键期,许多感染都会导致宝宝听力异常。如风疹、流感、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都可致宝宝感音神经性耳聋。梅毒螺旋体和淋病双球菌也会通过胎盘使胎儿耳聋。避免宫内感染,可以减少宝宝的听力损伤。

孕期的准妈妈需要适当工作与运动,选择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预防病毒、细菌等感染,避免接触铅、砷、汞、铊、镉、苯、甲醛、放射线等有害物质。

宝宝患中耳炎等疾病

中耳炎是儿童耳聋的最大杀手。耳朵有一条通往鼻咽部的细管,称耳咽管,鼻子和咽部的细菌很容易侵入。当宝宝吐奶或呛奶时,细菌容易从耳咽管进入到中耳。因此,给宝宝哺乳宜取半卧位,吃完奶把宝宝抱起来轻轻拍背,使胃里的空气及时排除,避免吐奶。此外,宝宝洗头洗澡或游泳时,应防止污水进入耳道;若不慎有水进入,教宝宝把头偏向该侧、小心牵扯耳廓让水流出来。

俗话说五官息息相通 ,耳朵还常常受到“ 左邻右舍 ”的影响, 如鼻子和咽喉的毛病常会并发中耳炎。由于婴儿免疫功能发育不健全,所以要按时预防接种,防止感染传染病。

第3号祸首:不当生活方式

避免意外伤害

教育宝宝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别用发夹、耳勺、火柴棍等掏耳朵。一旦发生豆类、小珠子等塞入耳内的意外时,家长切不可随意掏取,最好请医生帮忙,以防进一步伤害。应避免体罚宝宝,如扇耳光,可能导致鼓膜穿孔影响听力哦。

防止噪声污染

悄悄话声为30分贝,一般交流为40多分贝,80分贝噪声会感到吵闹难受。耳朵越灵越容易受到噪声的危害。迪斯科、摇滚乐等高音量快节奏的音乐,长期聆听也会导致听力下降,甚至耳聋。

少戴耳机

现代生活多姿多彩,一些宝宝喜欢模仿大人戴耳机听音乐,长时间就导致听力受损了,所以建议宝宝少用耳机。如果确实喜欢使用耳机,一要控制音量,大小在40 ~ 60分贝;二要掌握时间,每次听一小时就休息一刻钟。

学会擤鼻涕

教给宝宝正确的擤鼻方法:将头稍稍偏向一边,按住一侧鼻孔,轻轻擤鼻,将鼻部分泌物往外擤出(千万不要同时捏两个鼻孔用力擤)。

4个信号提示宝宝需要去医院检查听力

1.呼唤宝宝时,宝宝无反应或反应迟钝。

2.宝宝对声源的位置判别能力差。

3.宝宝发音不准,讲话含糊不清。

4.宝宝看电视时喜欢将声音开得很大。

上一篇:有助提升免疫力的春季菜肴 下一篇:2岁,秩序敏感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