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师变更的信息披露研究

时间:2022-10-16 04:41:33

审计师变更的信息披露研究

摘要:审计市场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师提供的会计信息会对投资者和其他信息的使用者的投资决策和业绩评价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审计市场的研究对整个证券市场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研究审计师变更的信息披露,从而发现其不足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审计市场;审计师变更;信息披露

中图分类号:F23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1

引言

委托关系的存在,使得人和信息使用者之间产生了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大部分会计信息可以通过审计市场传递给信息的使用者,从而使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对审计市场上审计各方的行为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将对审计师变更的信息披露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对我国审计市场发展做出贡献。

一、审计师变更的概念

审计上市公司的会计师事务所发生了变更的行为称为审计师变更,即连续两年执行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同,则认为发生了审计师变更。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必须按照要求对审计师变更进行披露。

在我国,审计活动包括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和发行审计,相对应的审计师变更也分为年报审计和发行审计变更。发行审计变更是指首次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的审计师选择问题,实际上并不存在审计师变更行为;通常审计师变更是指增资扩股的上市公司的审计师变更行为。

二、审计师变更的分类

通常,审计师变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自愿性审计师变更。在我国,《公司法》明确规定,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具有聘任、解聘审计师、决定审计师报酬的权利。上市公司可以因审计师的某些行为特征与自身利益不相符向审计师提出解聘,从而终止合作关系。这类由上市公司解聘引起的审计师变更称为自愿性审计师变更。

(二)审计师辞聘。审计师也可以由于上市公司的某些特征与自身利益不符向上市公司提出辞呈以终止合作关系。这一类审计师变更称为“辞聘”。

(三)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审计师变更。由于一些不可控制的因素,导致上市公司被强制性的(即不是由双方主动引起的)与审计师终止关系,被称为“监管诱致性变更”。这一类变更主要是审计师自身的原因引起的,如审计师合并、吊销从业资格或是政府行为等。

三、我国审计师变更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证监会以及注册会计师协会都对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的披露做出了规定,但是,这些规定并没有得到全面的执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问题仍然非常严重。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上市公司自身内部治理结构问题。我国的上市公司,往往存在着严重的内部治理结构缺陷问题。《公司法》以及证监会的文件中都明文规定:由股东大会决定上市公司审计师的聘任和解聘。而目前多数上市公司中审计师的聘用、解聘却由管理层操控,使得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程序出现混乱。另外,上市公司的审计师变更应先提交股东大会,经股东大会审批后,再由董事会和管理当局按决议执行。但是现实中,往往是先执行后报告,使得管理出现混乱。这样,管理当局就有可能利用审计师变更对其经营管理业绩进行操纵或对其自身不利的因素进行掩盖,损害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二)信息披露的时间不及时。注册会计师协会要求上市公司发生更换审计师的行为时,应及时在相关报纸期刊上予以公布,并向证监会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提交审计师变更的相关资料用以备案。但是从年报审计情况快报的显示结果看,几乎没有上市公司及时主动的向证监会和注册会计师协会上报。

(三)披露的内容缺乏实质性。尽管证券监管部门对审计师变更问题不断地做出规定,但是上市公司对于审计师变更的披露仍然不充分。如有的上市公司只是提及到改聘了审计师,而对其变更原因的说明却不甚明了。

(四)前后任审计师以及证监会之间缺乏沟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2号——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其明文规定后任注册会计师在接受委托时,应当向前任注册会计师询问被审计单位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并关注前任注册会计师与管理当局在重大会计、审计等问题上可能存在的意见分歧。但是在实务中,前后任审计师之间的沟通却较少。另外,虽然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要求前后任审计师就变更事项向其汇报,但是并没有明确规定同时也必须对证监会报告。这样,审计师与证监会之间就缺乏沟通,不利于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全面监管。

四、解决我国审计师变更信息披露问题的建议

为解决我国审计师变更信息披露问题,促进审计市场发展,解决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完善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可以有效的制约审计师变更的信息披露,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权利的制衡促使公司披露的相关信息准确、及时、完整,保证信息披露的质量。

(二)及时披露审计师变更信息。对于我国审计市场来说,抑制公司管理当局对审计师变更的影响能力和保证信息的及时、充分披露是监管的重点。目前,确保前任审计师与公司股东、与监管部门、与后任审计师、乃至与社会公众在实质性信息方面的充分、及时披露是政策制定者的首要任务。

(三)加强实质性信息披露。披露的实质性信息应包括审计师变更的发起方,变更前最近两个会计年度与前任审计师存在的意见分歧、意见分歧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前任审计师对变更事实的说明或意见申述以及上市公司与后任审计师的咨询洽谈情况等。

(四)进一步加强前后任审计师以及监管各方的沟通。首先,加强审计师与监管部门的沟通,以防止公司管理当局利用审计师变更掩藏某些损害股东及公众利益的内幕信息。其次,加强前任审计师与后任审计师之间的必要沟通,以防止管理当局向后任审计师掩藏某些不利信息。

参考文献:

[1]李爽,吴溪.审计师变更—来自证券市场的初步数据[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23-45.

[2]陈武朝,张泓.盈余管理、审计师变更与审计独立性[J].会计研究,2004(08):81-86.

[3]陆正飞,童盼.审计意见、审计师变更与监管政策[J].审计研究,2003(03):11-15.

[4]余玉苗.我国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关系研究[J].审计研究,2000(05):1-6.

[5]陈娟茹.我国审计师变更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09.

[6]张亚南,任金政.公司治理对上市公司审计师变更影响的实证分析[J].技术经济,2012:124-129.

上一篇: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结构和课程设置初探 下一篇:医院人事制度与人事科工作效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