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分层次学习小组模式的建构

时间:2022-10-16 03:58:01

高中生物分层次学习小组模式的建构

生物教学活动的组织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学生成功和满足的个人潜质通常在合作学习与小组活动中得以体现。这种“合作探究”的教学形式突出了教学双方的合作互动性,注重了教学思维过程的演变,突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一、分层次学习小组模式的作用和优势

1. 提供互相合作,互相学习的机会

要有效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孤军奋战是不可能的。在合作中,与他人不断交流、合作,进而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交往中,组员之间凭借团队的合作,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分享荣誉。学生知道学习是互相的、平等的,就可以克服不愿与比自己水平差的同学操练的心理,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尊重个体差异

班级形式对于基础较差、自卑心强、不重言谈的同学会有压力,能得到锻炼的只是一些表现欲强、学习较好的学生。而在小组活动中,羞怯的同学觉得有安全感,面对的是与自己平等亲密的同学,不会担心犯错会被同学嘲笑,对自信心的重新树立和培养非常有效。对少数较好的学生,可以向小组介绍自己的思维方法,提升概括能力和培养合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通过小组活动趣味性和实用性的设置,小组成员间合作交流,小组之间竞争切磋,使课堂告别“冷场”的现象,刮起思维的风暴。在小组活动时,学生采取多种形式的交流,使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话能说”“有话想说”,甚至非说不可, 进而使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学生也就会乐于学习,课堂教学目标也会顺利完成。

二、分层次学习小组模式建构中常见的问题

1. 交流展示参与不均衡

小组成员存在差异,优秀者唱独角戏,成绩差的学生成了旁听者或“看客”。教师不能让这类优秀学生独撑场面,应在保护优秀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引导他们把参与积极性辐射到其他组员,调动整个小组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2. 分层次学习流于形式

花哨的形式加上虚而不实的内容,会使课堂教学低效。片面追求小组合作形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进行认真设计。讨论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时间也没有保证,学生还没进入讨论状态,教师就要求结束。有时小组气氛看似活跃,其实思维含金量很低。这样的课堂,展现的是学生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是教师有价值的引导。

三、分层次学习小组的建构

1.构建合理的学习小组

(1) 优等生和学困生合理搭配 。

如果把全班六十人分成八个学习小组,要保证每个小组有两个学优的学生来带动其他组员,中等生和学困生应平均分配到每个学习小组,使小组间建立起势均力敌的竞争能力,提高组际间竞争意识。

(2)任命小组长。

每一组内培训一个善于协调,并有责任心的小组长,负责分配组员的任务和责任, 协调组员间的关系, 使得大家能很好地交流,检查和评价本组成员的合作学习情况,以保证小组活动卓有成效,同时向教师反馈本组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同时还要关心帮助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争取大家共同进步。

2.分层次学习在小组活动中的体现

(1) 互动探究—小组辩论赛。

教师把教学任务设置成辩论赛,让小组之间展开辩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学习《人与环境》时,安排小组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辩论,并做正反方陈述,学生的参与度很高,课堂效果明显。

(2) 交流展示—师生角色反串。

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等,可以尝试让小组成员当小老师,操作课堂某一个教学环节。教师成为学生,提出指导性的问题,正确引导学生的“授课”方向。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体现了教学民主,又能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3.建立科学的学习小组评价机制

(1)设计评价表格。

教师可以设计好各项评价表格,记录组员情况。

(2)评选优秀小组。

要定期评出学习任务完成得好,团结合作﹑参与度高的小组,树立榜样,使各组相互赶超。

4.准确定位教师的角色

(1)充当引导者和咨询者。

开展小组活动时,教师要观察他们的合作情况,如果他们的讨论偏离学习任务,教师要及时引导指正。如果学生对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教师要及时向学生说明。

(2) 充当参与者和促进者。

教师要融入合作学习小组,做一名特殊的组员。当学生的语言不规范、语言表达错误时,教师要指出并更正。对那些不发言的学生和动不起来的小组,教师可以主动与他们交流对话,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完成。

上一篇:医院编外人员规范管理探析 下一篇:电力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