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现状及改进

时间:2022-10-16 03:41:56

探讨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现状及改进

【摘 要】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依然存在较多不足之处。本文阐述了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改进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策略。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现状;改进

一、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地位

水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而它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中的利用是社会进步阶段性产物。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实际应用中,施工技术是根本,只有技术作为保障才能在艰巨而的重大的工程中完成工程建筑的施工。在社会建设中,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直接影响着水电水利的效益和产生。将先进的施工技术应用到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中,才能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真正发挥其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二、我国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施工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施工关键技术上取得了新的突破,通过大容量、高效率的配套施工机械装备更新改建,我国大型水利工程施工速度和规模有了很大提高。但目前,我国的水利水电施工技术还不够完善,还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水利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不健全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水利施工技术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水利施工工程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因为企业是水利施工技术的第一线和大本营,如果水利施工企业自身机制不健全,不适应市场经济下的冲击和要求,必然阻碍水利施工技术的发展。

(二)缺乏先进技术,专业含量低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水利施工技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同时却停滞不前,错过了大好时机,这里面有其本身特性的原因。

(三)设备老化,引进更新先进设备升级缓慢

设备的更新及引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项技术的发展路径。目前,我国大部分水利水电工程中所使用的设备老化问题严重,部分机械施工设备长期闲置,未及时养护和检修。受企业规模、资金等因素的影响,先进设备的更新速度较慢。

三、改进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具体措施

(一)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优化管理模式

1、加大科技投入。水利施工技术企业积累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并从中设立创新奖励基金。

2、加强技术及材料的研究。结合施工项目具体特点,安排必要经费,进行技术攻关和专题科研,力求与项目技术措施计划同步实施。加强与学校、科研院所合作,组织新技术培训,吸收院所科技人才,共同开展施工工艺开发和新材料、新机具应用研究。

3、优化管理模式。优化现代管理技术、方法和手段。学习同行业先进经验,开创研究合适的管理模式。应不断总结过去行之有效的管理经济,引进国内外先进管理办法,加强企业管理改革,探索出适应企业本身特点的管理新模式,促进技术快速发展创实效。

(二)引进先进技术人才,培养技术骨干

水利施工技术创新的关键是人才,要把市场实现程度作为人才激励的重要依据,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建立吸引、培养和使用人才的新机制。要提高水利施工技术,就必须大力引进科技人才,建立健全挖掘、鉴别、评价、选拔与使用人才等一整套管理制度,运用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骨干作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此外,应加强人才培养,制订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多渠道、全力位地加快人才培养和知识更新的节奏。在引进新型人才的同时精心培育自己的本土骨干,形成一支技术过硬、综合素质高、创新意识强的技术队伍。

(三)加强技术管理

1、建立健全技术组织管理制度。相关项目负责人应建立厂站、车间、班组三级技术管理工作网,实行分级负责管理,责任到人。建立技术信息的收集,事故及故障分析、整理、反馈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技术经验交流,工作总结,技术革新及合理化建议等活动。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活动成果进行分析、归类并进行技术攻关。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强技术管理对设备的运行状况、检修及事故或故障等进行统计分析,有利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设备损坏率,起到增收节支的作用。

2、加强运行管理,完善管理制度。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程,结合实际,制定相关管理制度,以适应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生产过程中,应做好设备运行记录,改正不良的习惯操作行为。并应建立运行分析制度,即对运行中通过仪表指示、运行纪录、设备巡检和操作等反映的各种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及时找出产生各种问题和现象的原因、规律,并采取相应措施及对策。

3、加强维护检修管理,加强技术监督。应在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同时,结合工程和企业实际加强维护检修管理,加强技术监督。运用各种科学试验方法进行技术监督,对各种设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验和检测,了解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及在运用中的变化规律,保证设备有良好的技术状况。技术监督还是一个薄弱环节,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四)加强质量控制,提高工程质量

1、加强施工人员综合素质教育,提高专业技能。(1)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应牢固树立工程质量第一的意识,在保证工程质量前提下考虑经济效益;(2)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施工人员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敬业精神;健全岗位责任制,建立激励制度,增强责任心,发挥创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3)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操作人员操作水平;制定操作程序避免发生意外事故;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严禁无基本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人员无证上岗。

2、严格工程质量检查、评定与验收。为保证工程质量,在科学管理手段外,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检验工具,如水准仪、经纬仪、塔尺、钢卷尺、线锤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工程质量检验和评定,并参照有关新规范内容进行调整。

3、加大工程质量监督力度。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除了要建立完善的工序质量控制体系外,还要及时收集整理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控制图表、审核变更设计及其修改的图纸。对正在进行的施工作业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并建立质量信息反馈体系,并定期或不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水利工程从施工开始就应落实质量监督责任制,以实现从日常的监督中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4、把握好进工地的材料关。工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首要因素。为此,要求质检员要严把质量关,对每一批进场材料都要遵循严格的报检制度,抽样送检,合格后才允许使用;对关系到结构安全和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关键材料,必须采取抽检和普检相结合的原则,确保用材质量。

四、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通过各种合理的方式提高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及其质量管理,从而全面发挥水利水电工程的作用,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工程质量,从而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赵祥.水利施工技术新发展问题研究[J].中华民居,2012,(5):932-933.

[2]张振中.浅谈水利水电施工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1,18(4):49-50.

上一篇:浅谈油气田地面工程造价管理及控制 下一篇:论述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