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调整我国林业经济结构的思考

时间:2022-10-16 03:37:01

关于如何调整我国林业经济结构的思考

摘 要:随着我国林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传统的林业经济结构已不能够很好地满足现行的林业经济发展,必须对我国林业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使其符合当代林业经济发展。为此,对目前我国林业经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整方法。

关键词:林业经济;结构调整;思考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5-0031-02

林业经济是我国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多年来积累下来的林业经济结构失衡、经济效益差等深层次矛盾,如今林业经济已体现不出往日的辉煌,转而步入了迟缓期。主要表现在森林资源结构上、林业产业结构上以及林业产品结构上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这必将逐渐导致森林涵养水源功能降低、生物多样性丧失、森林病虫害的自然控制能力下降,影响到林业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的发挥。所以,如何适应当前的市场需要,做出符合自然的规律的林业经济结构调整,使得我国林业事业更好更快更稳定地发展,才是我们林业工作者们应着重研究的问题。

一、我国林业经济结构中的问题

1.在森林资源结构上。主要表现在林种结构方面,当代人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在营林造林时往往多考虑用材林的营建,致使林分结构中用材林比重偏大,公益林、防护林等具有很高生态价值的林分比重偏小;在树种组成方面,由于天然林的不断减少,现存的多是人工林以及人工次生林,这种人工林树种极其单一,往往是一片林分一种树种,并且针叶林多、阔叶林少。这种树种组成单一、林分结构简单,没有中间过渡层及林下植被覆盖的林分,其抗逆性极差,很容易因火灾、虫灾的爆发而造成林分大面积死亡,甚至全林死亡。在用材林龄组结构方面,由于原始天然林损失殆尽,我国现有的林分其林龄组成中幼龄林多,近成过熟林比例较少。

2.在林业产业结构上。随着多年来的森林经营,大量采伐迹地没有及时更新造林作为基础产业的营林业与林业工业的发展不协调状况未能够全完扭转,森林“ 赤字” 问题仍有待从根本上予以解决。我国形成了一种不合理的“独木舟”式的两头窄、中间宽的林业内部结构,存在投入大、产出低、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同时,以第一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粗放式规模扩张,导致森林资源质量和效益呈下降趋势。因为林业投资不足,但是又必须要加快造林绿化,所以出现了大量人工林,而长期的人工林存在会引起土壤退化,造成地力严重衰退,破坏森林的生态结构。与此相对的,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以森林旅游为形式的第三产业,由于经济效益体现时间较长,见效慢,其巨大的潜在价值被人类所忽视。近年来采育比例失调严重,更新跟不上采伐。

3.在林业产品结构上。原木生产与木材综合利用产品结构不协调,多年来,大多森工企业采用的均是以原木生产为中心单一的生产品结构,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改革,虽然销售方式有所改变,但还没有能从根本上调整过来。其具体表现为,林产品结构不够合理、整体质量不高,不少地方在发展林业基地的政策导向上,重发展规模,轻质量效益,产品趋同化现象严重。还有林特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受市场经济、科研投入、政策导向等因素影响,科研的短期行为和急功近利现象日趋严重,良种选育、新品种引进和产品贮藏保鲜加工等技术储备严重不足。

二、调整我国林业经济结构的方法

1.调整森林结构,改变林种组成。为了使森林能够持续的发挥多种用途,达到永续利用,能持久地产生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需要在林种结构上应做相应的调整。应改变林种结构简单的人工林,逐步改建成为人工混交林,应把比较单纯的偏重用材林的结构的林分,调整为以用材林和防护林为主的各林类按比例的多种林份的结构。在今后营造新林工作中,应将较大精力投入的营建具有高生态价值的防护林、释济林和薪炭林上面。在少林缺柴地区,应大力营造薪炭林,以解决烧柴的问题;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多营造防护林。同时,加强对天然林的保护工作,以及对中幼龄林的及时抚育工作,保证合理的林分结构,增加林分产量。

2.按照市场需求,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对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制订出合理的利用方案,调整生产布局,调动森工企业力量。要将林业经济从“独木支撑”的局面中拉回来,调整为第一产业、第三产业齐头并进发展。在稳步提高第一产业产量,增加市场供给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需求的变化,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增加并终将会上升到主导地位。着眼于未来,我们应该大力发展林业第三产业,开发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森林旅游业以及能够实现快速收益的木竹加工业、林副食品加工业、贮藏保鲜业、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业等第三产业。

3.对林业产品结构的进行调整。改变原来以单一的原木为中心的产品结构,加大开发新产品的力度,从林副产品、森林动物养殖等方面入手,使林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多元化共同发展的方式。同时,应加快新技术的研发,加大林业产品的科技含量,自主创新,做好新技术的应用,从而做好林业产品的改革,利用技术的革新做好林业产品的深加工,更好地增加其附加值。重要的是做好林业产品不同的出口类型的调整工作,打破中国没有高档的林业产品的出口的情况,保证中国林业产品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有远见认知的产业是可以长足发展的,林业产业也不例外。林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是需要从长远打算的,只有林业的发展适合时代的发展,它才可以有立足之地,才可以更好地发展。所以,林业经济结构的调整是必然的也是重要的,只有适应当前的市场需要,进行符合自然规律的调整,才可以更好更快更稳定地做好林业事业发展的不断提升工作。

参考文献:

[1] 程鹏,马永春.林业产业经济结构调整重点的探讨[J].经济管理,2002,(1):57-59.

[2] 翁逸锋,蒋敏,胡亚芬.林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途径与发展对策探讨[J].华东森林经理,2001,(2):15-18.

上一篇:民间资本投入养老服务市场的困境与对策 下一篇:产业政策与企业流动性管理:影响与对策